陶勇給醫學生的就業建議:不要指望一次就選對,為何選錯是常態?

陶勇給醫學生的就業建議:不要指望一次就選對,為何選錯是常態?

在一檔“畢業建議訪談”節目開始前,陶勇醫生在面對寫著“醫學生畢業後,應該如何選擇城市、醫院和科室?”的提問板上,揮筆寫下“不要指望一次就選對”的答案,並且他還強調“如果你指望別人替你做出選擇,那你一定是不夠自信的那個人”。

在一定程度上,陶勇醫生給出的“就業建議答案”,更多在於選擇的態度,而非是怎麼選的問題。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這般帶有不確定性的答案卻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因為當一個人不知道怎麼選更好的時候,就算有“更好的答案”也並不意味著就是“最好的答案”。

就如陶勇醫生的說法“你總會後悔,所以要拋下一個執念,不要指望一次就選得絕對正確”。在這樣的語境背後,自然就是人生有無限可能的釋出。只可惜在現實主義風頭正勁當下,這般坦然不見得會被待見。

所以出現“選擇大於努力的號子”也就不足為奇,當然更為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的是,人們總是在否定過去自己的抉擇,以至於在更需要堅守的時刻再次錯過最好的時機。從這個層面上講,“陶勇給醫學生的就業建議”其實適用於所有專業的畢業生。

說到底想過多的未來沒太多好處,把握當下給自己找一個出口,人生的無限可能才會走向理想主義。因為指望有經驗的師長去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終究還是停留在經驗之談,並不能成為必然的好選擇。

畢竟對於好選擇的前提,不僅只是怎麼選擇的問題,還包括自身所擁有的條件是否正好匹配。並且很多時候,外部條件是不斷在變化的,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必然遵循著“當下怎麼做的問題”,而非是“未來怎麼樣的追問”。

要知道絕大多數人都是被動生活著,所以出現“完美人生”的追逐也就不足為奇。可事實上,“完美人生”只是世俗標準,而回到人生的定義上,我們更需要直面的是豐富性。從這個層面來看,“完美人生”更多也只是執念而已,所以我們唯一可掌控的是如何更好地認識自己,然後做自己的主人。

也就是“自我”不再是一個自足的概念,而是一個可以檢驗的命題。這就如同在密林中取水,在直覺中反省直覺,在變化中確認相對的不變。從根本上講,建議性的答案更多是幻象的存在,而“自己的方法”才是帶有勇氣的,不一定要遵守那麼多慣例,不一定要聽所謂的主流意見,想做的事兒不一定做成,同行的人不一定會掉隊。

因此在看待“選擇的焦灼”上,就更應該冷卻處理為好。就如許子東那句戳心之言:“人生有什麼想不通的,到墓地看看。”這番話咋看起來有點槓精的味道,但是當我們把生活的選擇和生死的審視放在一起談論時,可能總會有豁然開朗的瞬間撲面而來。

另外“選錯是人生常態”,這主要基於世俗的考量。比如“熱門專業”的說法其實就很不靠譜,它本質上過度依賴行業風口,這使得個人努力在行業內部很容易被忽視掉,所以行業內部但凡出現震盪,很容易摧毀一個人之於現實的基本認知。

實際上各行各業都可以出精英,都可以造富已經是無需爭辯的事實。但是現實的尷尬在於,多數人始終無法安心地堅守自己的選擇,以至於“選擇學”反而比“努力學”受到更多追捧。只是對於個人來講,真正起作用的往往還是努力的部分,而選擇的部分多數時候只能歸於命運,它本身的秩序感並不存在。

可即便如此,那些兜售成功學的人,還是能收穫很多信徒,以至於在畢業季這種兵荒馬亂的時節,總會有人渴望“就業建議”可以成為救命稻草。但是用不了多久,他(她)們總還是會幡然醒悟,除卻看到被糊弄的一面,也會看到更為殘酷的一面。

美國文學批評家埃德蒙·威爾遜22歲時就驕傲而自以為是地說:“我應該幹文學這一行。”老實說,一個人能在年輕時就清晰地意識到未來,這確實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可對於很多人來講,這種幸福卻是可遇不可求的。

從這個層面審視陶勇醫生的建議答案,可能更有感觸。也就是我們既然不能指望一次就選對,那麼也就不要對當下的抉擇抱有太多的期待。因為對於認真對待當下的人,總會收到不太差的未來,這既是浪漫的說辭,也是現實的邏輯。

就比如我們原以為童年是乏味的,沒有太多趣味的,非常希望長大,渴望成年。但是當你真正長大後才發現,那些原初的存在,總是能燃起你人生的火焰。所以即便當下的努力和堅持是乏味的、孤獨的,但是總有一天它會被全數顯現出來,成為人生最算數的組成部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