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了“久”一點有多拼?

“食色性也”,食與色是人類最主要的兩種需求和慾望。食有“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鮮”一說,至於性,更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一千古名句。但從古自今亦有不少男人在那方面是不行的,那怎麼風流呢?於是就有了壯陽藥。

古人為了“久”一點有多拼?

點選載入圖片

在古代,壯陽藥也被稱為“春藥”、“媚藥”。考察西方性藥方面歷史,英文“春藥”一詞是由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阿芙洛狄特的名字深化而來。

壯陽藥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一樣的配方、別稱和功效。西漢時期《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了很多改善性功能的藥物,《養生方》也有一類被稱為“內加”的藥方:有食物和藥物、內服,多為滋補強壯之品。

古人為了“久”一點有多拼?

點選載入圖片

最初在兩漢魏晉時,有術士以丹砂、雄黃、雲母、石英、石鐘乳5種礦石製成“五石散”。因服此藥後,使人體內大熱,需穿薄衣、喝冷水、吃冷食,故又稱“寒食散”也叫“服食”、“服石”。張仲景初用五石散治傷寒。三國時,魏國尚書何晏服後覺有健身奇效,遂廣為流傳,最後竟成為壯腎春藥。

古人為了“久”一點有多拼?

點選載入圖片

再後來,民間出現了一種名為“秋石”的土製偉哥。用大火把童尿熬成鹽狀,就提煉出一種混合了性激素、尿酸鈣、磷酸鈣的結晶體,傳說服用可治陽痿,甚至可以久經不衰。要補虛的男人需服童女尿提取的秋石,要補虛的女人則服食童男尿提煉的秋石。作為中藥的童子尿,確有治療作用,但以秋石作為主要壯陽藥,似乎有點誇張。

古人為了“久”一點有多拼?

點選載入圖片

到了宋代,人們更希望得到健康的配方,反而沉迷上了純天然的中草藥配方以及大山裡跑動的奇珍異獸。那時候古人的熱情絕不亞於今天的保溫瓶裡泡枸杞。

老祖先遺留下來的“以形補形,吃啥補啥”的道理就體驗在這方面上。當時有一種動物名為“山獺”,據聞“生性淫毒”,只要它在山中活動,附近的雌性動物都害怕得退避三舍,(估計跟今天的泰日天差不多吧),後來流行成為人們餐桌上的一種野味,古人竟然毫不猶豫把它燉了,用以彌補房中精力不足。

古人為了“久”一點有多拼?

點選載入圖片

當時還有一種奇物叫做“龍鹽”,兜售藥方的江湖郎中說它是龍遺留下的精液,服用後可勇猛精進:“治虛敗,有益幃簿之事。”這話直到明朝才有人敢戳破,那不過是西部邊疆出產的紫梢花罷了,純植物配方。

後來到了明清年間,以嘉靖皇帝尤其突出。最著名的莫過於用少女經血製成的“紅鉛”,傳聞服用後一夜可與10名宮妃交歡,金槍不倒,越戰越勇。但紅鉛丸的製作手段尤其殘忍,所以只能供給當時的皇族享用。

古人為了“久”一點有多拼?

點選載入圖片

事已至今,男人在如何“經久不衰”這件事上依然是經久不衰。從歷史上可以看出,男人為了“那些事”真的什麼都做得出來(除了數學題),知道這些歷史真相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