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不是“鬼節”的節日,卻為何變成了“鬼節”

眾所周知,農曆的七月,共有兩個傳統節日,一個是“七夕”,一個是“中元節”。

“七夕”事關愛情,而“中元節”則與死亡有關;一個說的是花朵,一個說的是墳墓;一個變成了愛的節日,一個則變成了“鬼節”。

就在同一個月份之中,由愛情而走向死亡,由花朵而變成墳墓,這難道不是一種巧合嗎?

或者,另有深意?

中元節:不是“鬼節”的節日,卻為何變成了“鬼節”

有沒有深意,我們不管,我們只把它當做玩笑。

而說起巧合,事實上,在“七夕”與“中元節”的背後,還隱藏著一種更大的巧合——兩個節日,都改變了味道!

“七夕”,本來與愛情無關,最初,它只是一個祭祀的日子。牛郎織女的傳說出現之後,“七夕”就搖身一變,開始與愛情扯上了關係。

“中元節”,也一樣。

“中元節”本來也是一個祭祀的日子,它的主題是——敬祖盡孝。

無論是敬祖,又或者是盡孝,似乎都與“鬼節”無甚關聯,然而事實上,如今我們所熟知的中元節,就是“鬼節”,這又是何故呢?

中元節:不是“鬼節”的節日,卻為何變成了“鬼節”

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早在“中元節”出現之前,農曆的“七月半”,也就是七月十五,其實早被佛教所徵用。

事實上,佛教眼中的七月,是一個歡喜的月份。既然是歡喜之月,又豈會是什麼“鬼節”呢?

佛家眼中的“七月半”,當然不是“鬼節”,而是“盂蘭盆節”。

“盂蘭盆”這三個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譯,意為“倒懸之苦”,說白了,就是要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

說到這裡,“盂蘭盆”似乎就有那麼一點兒“鬼節”的意思了。

然而事實上,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來,一直持續到兩宋時期,在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盂蘭盆節”都不是“鬼節”,而只是用來供奉佛祖的。

中元節:不是“鬼節”的節日,卻為何變成了“鬼節”

直到宋朝,“盂蘭盆節”才發生了變化,從而與“鬼節”走到了一起。

然而更巧的是,這與道教的“中元節”不謀而合。不但它們所設定的節日時間相同,就連節日的主題,也基本一致。

不過,道教的“中元節”,在一開始,也只是為了祭祖,為了表達孝心,還不能稱之為“鬼節”。

當道教敬祖盡孝的“中元節”,遇到了變化之後的“盂蘭盆節”,於是,二者便漸行漸近了。

佛教講究因果報應、六道輪迴,而道教則更是信仰鬼神,就這樣,“盂蘭盆節”與“中元節”,竟漸漸地糅合在了一起,從而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鬼節”了。

中元節:不是“鬼節”的節日,卻為何變成了“鬼節”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向來都有著“三教(儒釋道)九流”、“三教合一”等說法,而我們今天所聊的“中元節”,其實就是道教與佛教“合一”例證。如果再加上其中的孝文化,那可真是名副其實的“三教合一”了。

歡迎關注

一家爭鳴

,專注傳統文化知識分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