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古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及其講究孝道的國家,在封建社會講究以“孝”治天下,因此古人經常去寺廟祈福以求“多子多福”,若沒有後代(指男性)將被認為“大不孝”甚至上升到“愧對列祖列宗”的程度。因此在古代後代子嗣是至關重要的。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在人間”,聽到這句話我們都能想到一個人,北宋時期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因為他的鐵面無私,他的故事流傳至今,這個人就是包拯,就是這樣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怎麼在60大壽的時候膝下竟無一子呢?兒媳婦卻告訴他還有一個兒子。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01包青天-包拯

包拯以斷案著稱聞名,更有“開封有個包青天”的美贊。在朝堂上,面對層層複雜的案件,他不畏強權,英明決斷。無論對方是皇親國戚還是窮苦百姓,在他的面前,一律平等,都以發現真相,為受害者查明冤屈為第一要位,所以在百姓中深受愛戴。

包拯除了忠貞愛國之外,還非常的孝敬父母。在28歲時,他就考中進士,有機會入朝為官,但是由於父母的身體不好,在忠孝之間,他選擇了在家照顧父母,直到父母逝世才入朝為官。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古代人認為沒有後代就是最大的不孝,包拯對父母的孝順也體現在傳遞香火上。但是這位極盡孝道的包大人,卻險些無後,沒人來盡孝。原來這位極受愛戴的包大人,一共有兩位妻子。第一任妻子李氏去世較早,並沒有給包拯留下子嗣。

據史料記載,李氏是一個非常溫柔端莊的人,若沒有早早去世的話,包拯很有可能和他白頭到老。包拯的第二任妻子董氏,這也是包拯相伴一生的人。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02 包拯之妻-董氏

董氏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知書達理,是個千金小姐,和包拯有很多的共同語言。二人琴瑟和鳴,生活的非常幸福。在生活上,她盡心照顧包拯的日常起居,是個難得的賢妻良母。在精神層面上,她和包拯在文學上的見解上總是不謀而合,可謂是靈魂伴侶。

雖然他們十分恩愛,但是子女緣分卻十分淺薄,直到包拯35歲,他們才有了第一個兒子-包繶。在古代結婚普遍比較早的情況下,35歲算是老來得子,因為這個孩子來的太不容易,加上包繶聰明可愛,因此深受夫妻倆的寵愛。一家三口度過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時光。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包繶19歲時,憑藉著包拯的名望和家世,他娶了崔氏為妻。崔氏的家庭背景十分雄厚,她的祖父是三朝宰相,在朝廷中有很強的影響。在婚後生下了一個兒子起名為包文輔,婚姻生活看起來十分的幸福,一家人享受著天倫之樂。

可惜的是,事情往往禍不單行,在婚後不久包繶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崔氏母子相依為命。包拯十分傷心,眼看著唯一的兒子死了,這也意味著包家唯一的香火斷了,但因為還有包文輔,所以包拯將自己的全部心思寄託在包文輔身上。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可是天公不作美,包文輔在五歲時也因病離開了。兒子和孫子的接連去世,使得包拯備受打擊。這時恰逢包拯的六十大壽壽宴,正如古話所說“不到甲子不慶壽”,包拯一生都清正廉潔,一心為民,府裡上上下下的忙活為包拯慶壽。

03包拯過壽

生日宴當天,宴請了很多親戚朋友,府中也來了很多陌生面孔,有官員也有老百姓,都是誠心誠意為包拯祝壽的。一時間,包拯的府上十分熱鬧,而包拯看上去也十分開心。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然而,在壽宴接近尾聲時,此刻的包拯卻有一絲愁容。原來是在自己如此重要的60大壽上,由於兒子的早早離世,膝下並沒有孩子來為自己行跪拜禮。包拯不經感慨,自己這一生雖然過得輝煌,但是最後卻沒有兒子來盡孝,不能享受天倫之樂,不禁悲從中來,十分的遺憾。

沒有後代,這在重視子嗣的古代著實是一種遺憾。想到這裡,包拯覺得日後無顏面對九泉之下的父母。可是就在包拯感傷的時候,他的兒媳婦崔氏突然告訴包拯他其實還有個兒子。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04孩子從何而來?

原來是因為在自己的長子和孫子接連去世之後,為了延續包家的香火,包拯又想要再生一個孩子,但是他的妻和妾一點動靜都沒有。眼看著包拯到了59歲,包拯覺得延續香火沒希望了,這時孫氏也因為犯錯被趕回了孃家。

而孫氏剛回到孃家,身體就出現了反常。由於崔氏懷過孕,知道一個孕婦懷孕有哪些反應,所以她請大夫來問診,經診脈證實後,發現孫氏果然懷孕了。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不過由於當時不知道包拯心中有何心思,也為了讓孫氏能夠安心養胎,避免公婆空歡喜一場,崔氏並沒有將孫氏有孕的訊息告訴公婆,而是暗中偷偷寄錢給孫氏,直到孫氏平安的將這個孩子生下來。

兒媳婦的這個訊息可把包拯驚呆了,本來以為膝下無子,無臉面對列祖列宗,結果突然冒出一個兒子,這是何等的喜悅。於是包拯給這個次子起名為包綖,後改名為包綬,在包拯去世之後,長嫂崔氏一直照顧包綬,教他學道理,長知識,教導他做一個正直的人。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崔氏一直希望包綬能夠成為一個清正廉潔的清官,像他的父親包拯一樣,保護一方百姓,為民伸冤。幸運的是,包綬也並沒有辜負期望,成為了一代清官。可惜的是,在包綬5歲,包拯65歲時他就去世了,不過在去世前延續香火的願望已經實現,也算沒有遺憾了。

而在崔氏的教育下,包綖也長成為一個眾人矚目的人。他認真努力,孜孜不倦,艱苦樸素,與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如出一轍。在官期間,為官清廉,奉公守法,深受百姓的愛戴。之後更是屢獲升遷,為官同僚和百姓都對他讚不絕口,說他沒有辱沒他父親的名聲。

包拯六十大壽悲嘆老來無後,守寡兒媳突然下跪,其實您還有一兒子

與此同時,崔氏對於包家的付出可謂是盡心盡力,可以說,包家的發展,崔氏的功勞是第一位的,後世對她的奉獻也十分褒揚。因為她的一系列貢獻,皇帝也因此而感動,授予她永嘉郡主稱號,這是當時女性得到的最大的認可。

05總結

古時候,不孝子孫,無後為大,包拯這樣一個清正廉明的人肯定不願意背上不孝的罪名。所幸的是,包拯還有一個次子可以延續香火。古時候,沒有後代是大不孝,甚至是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直到近代,這一思想才有所改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