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做了件大善事,大家紛紛稱讚,孔子卻看出了其中的“內卷”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門下弟子眾多,他也十分善於教育人,為後世留下很多美談。在他的眾多弟子中,子貢、子路、顏回、曾參都青史留名,尤其是子貢,作為“孔門十哲”之一,他曾官至魯國丞相,又在魯國危難之時,遊說於齊國、吳國、越國之間,全憑自己一張嘴,讓魯國存活下來。

而子貢不光是儒家代表人物,還被稱為“儒商鼻祖”,因為他經商所得甚多,所以家境也十分殷實。但這個家境好,也讓子貢做了一些別人做不到或者不會做的事情,接下來要講的事,跟他家境好多少有些關係。

子貢做了件大善事,大家紛紛稱讚,孔子卻看出了其中的“內卷”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在《呂氏春秋》中有記載,魯國曾有一條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其他諸侯那裡,發現其他魯國人做奴隸,可以出錢贖回,這贖金國家也不讓你白出,你去官府報備,可以報銷相應的贖金。這本是一個十分人性化的條例,可子貢卻沒有執行。

有一次,子貢外出時遇到一個魯國人做奴隸,就出錢幫他贖回了自由身。可能由於贖金不多,也可能由於子貢家境太好了,他認為這點錢犯不上跑去官府那裡報銷,就沒有去要這筆錢。大家聽說子貢做了這件大善事,卻分文不取,都誇讚他的德行很高,紛紛表揚他。唯有孔子知道後很不高興,眾人十分不解。

孔子這樣解釋道:“子貢這件事做錯了啊,從今以後,只怕魯國人不會再做贖人的事了。這個錢拿了並不會有損德行,但是開了不要錢的頭,只怕就沒人再去贖人了!”孔子這番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有益於德行的事,為何要批評子貢呢?這裡我們就要提出兩個概念,“公德”和“私德”。

子貢做了件大善事,大家紛紛稱讚,孔子卻看出了其中的“內卷”

公德與私德是有區別的

所謂“公德”是大家約定俗成,一起遵守的道德層面的行為,但因為要大家都遵守,所以前提是大家基本都能做得到,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扶老奶奶過馬路,拾金不昧,愛護幼小等等。

而“私德”從結果上講,也是做了好事,符合道德標準,也值得讚揚。可區別就在於,“私德”受個人的出身、地位、家境等差異化的事情影響,並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比如說“捐款”是一個“公德”,但捐1百元還是1萬元就是“私德”。不能說一個上頓不接下頓的人,捐1百元太少,也不能說一個年入百萬的人,捐1萬元就是多。

這是因為,如果我們將某些“私德”上升到“公德”層面的話,就會出現“內卷”,而這種新的“公德”門檻太高了,反而讓一些原本有能力做“公德”的人,望而卻步,做了沒人表揚,甚至還會受到冷言冷語。

我們再說回子貢這件事,他因為做善事不受贖金,無形中就把“贖人”這個“公德”的門檻提高了,那麼這個贖金對於子貢來說是無所謂的,是他“私德”能承受的範圍內的,但他把自己的標準加到了“公德”上面,今後其他人想做這件善事的時候,就會生出很多顧慮。要贖金會讓人覺得沒“公德”,不要贖金又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因此就不會去做好事了。

子貢做了件大善事,大家紛紛稱讚,孔子卻看出了其中的“內卷”

孔子的擔心不無道理

因此,孔子所擔心的也正是這一點,子貢的行為屬於他的“私德”,停留在他個人層面還好,如果魯國的君主大肆嘉獎、宣傳,甚至以他為“標杆”,那隻會換來虛假的道德水平提升,背後卻埋下“公德”標準被提高的種子,進而讓大家都不去做好事了。

所以,聖人之所以是聖人,因為他們看問題深刻,思考全面,又能為蒼生考慮。孔子做到了這一點,不可謂不高也。孔子的思想以及對弟子的教育,無時無刻不在透過他的一言一行滲透著,而孔子身上發生的很多故事都發人深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一下,下方連結就有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