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無疑是三國時代一流名將,五次北伐每一次都是戰略目標選得當

諸葛亮無疑是三國時代一流名將,五次北伐每一次都是戰略目標清晰、戰術選擇得當。

文/彭治宇

諸葛亮“六出祁山”是《三國演義》的重頭戲,作者用大量篇幅渲染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在相關章節中,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玩弄魏將曹真、司馬懿於股掌之上,僅僅因為壽命限制而未能消滅曹魏、北定中原。真實歷史上,諸葛亮對陣曹真、司馬懿並無太大的優勢。許多人看過《三國志》後,對諸葛亮的軍事成就產生了落差感,覺得不過爾爾,極端者甚至認為還不及司馬懿。這一褒一貶的兩種看法,與歷史事實都有一定距離。

“六出祁山”是小說對史實進行過藝術加工以後的說法。諸葛亮時代,蜀漢與曹魏確實有六次大戰,其中只有一次是曹魏攻蜀,另外五次是蜀漢攻魏。這五次之中,諸葛亮從祁山出兵只有兩次,“六出祁山”實際上指的是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那麼,諸葛亮北伐在軍事上的含金量究竟如何?

與《三國演義》的描寫不同,諸葛亮自從獻上“隆中對”、為劉備效力開始,直到劉備去世,在軍事上的作為都不多。“火燒博望坡”其實是劉備的傑作,“火燒新野”完全是編造,《三國演義》著重渲染的“火燒赤壁”則跟諸葛亮關係不大。雖然如此,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作用依然無法取代,他的主要作為集中在內政和外交兩方面。內政上團結荊州名士,外交上促成孫劉聯盟,這都是劉備政權得以生存的前提條件,所以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依然很高。

劉備政權的軍事方面,前期主要靠劉備自己,後來奪取益州的謀主是龐統,奪取漢中的謀主則是法正。可以說,劉備在世時,諸葛亮只有率張飛、趙雲增援益州等屈指可數的軍事經歷。劉備伐吳不帶上諸葛亮,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益州後方需要諸葛亮鎮守,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認為諸葛亮作戰經驗較少,對作戰沒太大幫助。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在內政外交之外還接管了軍事,他首先南征反叛的西南夷,進行了大兵團協同作戰的演習,此後就發動了對曹魏的五次北伐。北伐之初,諸葛亮在軍事上雖不能說全無經驗,但也絕非嫻於軍旅,因此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時仍在積累經驗,用兵上難免有不夠圓熟之處。從第三次北伐開始,諸葛亮就越打越好,無愧於三國時代一流的軍事統帥了。

一場大地震令諸葛亮北伐艱難

要深入理解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必須瞭解秦嶺周邊的軍事地理。中國西部最重要的三個軍事單元即漢中、關中、隴右,都分佈在秦嶺周邊,對應今天的陝西南部、陝西中部、甘肅南部,三者被連綿不絕的秦嶺隔離開來。蜀漢自從奪取漢中後就用心經營,北伐多以漢中為根據地,而要從漢中進攻關中或者隴右,只能穿越秦嶺穀道。

秦嶺綿延極長,其中有數不清的穀道,但是適合大部隊行軍的就少之又少了。從東往西,總共只有如下五條:子午道(子谷與午谷)、儻駱道(儻谷與駱谷)、褒斜道(褒谷與斜谷)、陳倉故道、祁山道。其中前四條的出口是關中,祁山道的出口是隴右,五條道路各有優劣。

子午道在關中方向的出口就在長安附近,從子午谷可以奇襲長安,魏延因此提出了“子午谷奇謀”。但子午道里程最長,而且很不好走,要是奇襲不成,大軍難以平安撤回,這是諸葛亮拒絕“子午谷奇謀”的重要原因。

儻駱道最短,但路況最差。日後曹爽興兵伐蜀,全軍從儻駱道殺向漢中,結果被蜀漢據險擊退,就是儻駱道險峻的明證。諸葛亮對這條路沒有興趣。

褒斜道設施最好,也有存放軍糧的倉庫,但走褒斜道也沒什麼突然性,算是無功無過的一條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走的就是褒斜道。

陳倉故道與祁山道雖然出口不一樣,但是應該放在一起說,這兩條路原來是一條,後來被地震給震成了兩條。西漢之前,漢水的流向跟今天不一樣。古漢水從今陝西寶雞之南發源,沿今日的陝西省西界流到略陽的“天池大澤”後,分為兩條:一條向南流入四川,在重慶注入長江;另一條向東流入漢中,然後進入湖北,在武漢注入長江。西漢初年的武都大地震把天池大澤震塌,古漢水的河道斷開。兩條支流逐漸分離,南流的一支是今天的嘉陵江,而東流的一支就是今天的漢江。

所以在西漢以前,從漢中可以坐船沿古漢水河道直達今日的陝西寶雞,也就是關中平原的西界。水路運兵可以避免走險峻山路,行軍和後勤都比陸路便捷得多。楚漢戰爭中,韓信之所以能夠“明出子午,暗度陳倉”,也是因為走這條道路足夠快,出兵具有突然性。武都大地震之後,陳倉故道就很難走了,諸葛亮只在第二次北伐時試走了一次,後來就再也沒考慮過了。

陳倉故道雖然廢了,但從漢中到略陽的前半段還比較方便通行,到略陽後,向北走就是陳倉故道,向西走則是另一條道路祁山道。透過祁山道,可以從今陝西南部(漢中)快速進入甘肅南部(隴右),直達今日的甘肅天水。“六出祁山”的祁山,就大致在這條道路的中點,是魏軍的一個重要據點。諸葛亮對這條道路非常上心,第一次、第四次北伐都走祁山道,第三次北伐雖然沒走完祁山道,但也在這個方向活動。

可以發現,諸葛亮北伐最熱衷於從祁山道出兵,進攻隴右,而這跟他“隆中對”的構想不合。隆中對的說法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主要目標是關中。而諸葛亮放著東邊幾條通向關中的穀道不走,卻去攻擊西部更偏遠的隴右地區,無怪乎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會認為“諸葛亮出師以北伐,攻也,特以為守焉耳,以攻為守”。後人如他認為,諸葛亮北伐不過是為了拓展蜀漢的生存空間和防禦縱深。

這種看法並沒有錯誤,但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部分。在“隆中對”之後,其實蜀漢還有一個傑出的戰略規劃“漢中策”,是“隆中對”的重要補充。“漢中策”是法正的傑作,法正出身扶風法氏,原是關中人士,後來為避涼州兵亂才入蜀,對於關中、隴右、巴蜀的軍事地理都很瞭解。劉備按照“隆中對”的規劃,奪取荊州、益州後,接下來應該兩路出兵進攻宛洛和關中、消滅曹操,但諸葛亮沒有細化具體怎樣出兵,最終由法正對此加以完善。

諸葛亮用法正之策北伐

法正的“漢中策”主張拼盡全力奪取漢中,之後就“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可以靈活地選擇戰略了。其中的上策是按“隆中對”的規劃,與荊州方面配合攻取漢朝舊都長安、洛陽,北定中原;中策是奪取雍州、涼州(分別對應漢代涼州的河西、隴右,即今日之甘肅),然後從四川和甘肅兩路夾擊,奪取關中;下策則是指扼守秦嶺,保障四川的安全。具體採用哪個策略,則應視敵我實力對比而定。

劉備與曹操漢中決戰勝利後,法正的戰略最終得以實施。雖然關羽敗亡和荊州易手令上策無法實行,但基於自身實力在中策和下策之間切換,則成為蜀漢後期的總戰略。

蜀漢如果奪取隴右,不但能夠與巴蜀夾擊關中,而且成功的希望也很大。蜀漢離甘肅其實比曹魏更近,原來的古漢水雖然被武都大地震震斷,但祁山道的前半段仍可走水路運兵,後半段也比較平坦。曹魏的戰略是防守,聽到蜀漢進攻隴右的訊息後才能從關中出兵救援,從關中到隴右的直線距離看似不長,但渭水湍急到不能逆流而上運兵,陸路則被隴山隔斷。魏軍從長安出發,必須穿過整個關中平原,繞道關隴大道,從街亭隘口穿過隴山,再折向西南,才能到達隴右,路途相當遙遠。蜀漢如果動作夠快,完全有可能在曹魏援軍趕到前奪取隴右。

蜀漢如果不顧隴右,直取關中,則容易受到曹魏隴右、關中、中原三方面兵力的夾擊,風險較大。不如先取隴右,再從隴右、巴蜀兩面出兵,夾擊關中,要穩健得多。所以諸葛亮北伐出祁山道攻打隴右的次數最多,以至於被《三國演義》訛傳為“六出祁山”。所以諸葛亮北伐並不僅僅是王夫之說的“以攻為守”,而是試圖奪取隴右之後,視實際情況選擇攻與守。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此時蜀漢已經七年沒有對外用兵,曹魏方面全無準備,因此是歷次北伐中條件最好、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諸葛亮派趙雲、鄧芝率軍作為疑兵,假意從軍事設施最完善的斜谷出兵,絆住本來就準備不足的關中魏軍,自己則率軍走祁山道奪取隴右。

隴右河西一帶在漢末爆發了韓遂、馬騰領頭的羌漢聯合叛亂,曹操、夏侯淵經多次戰鬥才平定隴右。河西直到曹丕即位後才收入囊中,曹魏在此地的統治並不穩固。因為諸葛亮出兵突然,祁山要塞快速失守,諸葛亮大軍進入隴右後,安定、南安、天水三郡迅速投降,只剩廣魏、隴西二郡仍在抵抗。諸葛亮從容圍攻二郡,眼見隴右就要落入諸葛亮之手。

隴右一旦失守,更不穩固的河西也將易手,蜀漢將會控制絲綢之路,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成為曹魏的心腹大患。曹魏“朝野震動”,但魏明帝曹睿也非庸手,他深知其中利害,火急救援西線。曹睿親自坐鎮長安,命曹真防禦趙雲、鄧芝的疑兵,張郃率軍救援隴右。

此時戰略態勢對蜀漢十分有利。雖然隴右危急,但曹魏並沒有搞清楚趙雲只是一支疑兵,仍然留下大量部隊應付趙雲,張郃增援隴右的部隊數量因此受到了影響。曹魏大軍要進入隴西,必須穿越隴山中的街亭隘。蜀軍若能守住街亭,將張郃的魏軍拒之門外,諸葛亮就能完全平定隴右,反客為主使隴右成為蜀漢的主場。屆時魏軍若不退走,進行決戰也對蜀軍有利。

只可惜,諸葛亮在守街亭的人選上犯下大錯,派出擅長參謀而缺少實戰經驗的馬謖。結果,馬謖不出意料敗在名將張郃之手,街亭也未能守住,魏軍源源不斷進入隴右。諸葛亮若繼續留在隴右,就要在堅城未破的情況下與魏軍決戰,這對蜀軍十分不利。蜀漢國弱兵少,諸葛亮也不敢冒這個險,只能撤兵。

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出兵突然,進攻神速,幾乎奪取整個隴右,戰果豐碩。趙雲那一路疑兵的佈置,也確實迷惑、遲滯了魏軍的行動。可以說戰略戰術上都相當漂亮,只可惜在緊要關頭用人不當,錯失了最好機會。此後,曹魏大大加強了關隴的防禦,北伐的難度大增。

同年冬天,諸葛亮發動了第二次北伐。這次北伐的起因,是這一年八月東吳用詐降之計誘騙曹魏東線主帥曹休孤軍深入,在石亭之戰中大破曹休,魏軍注意力被吸引到東面,關中空虛。這一次,諸葛亮沒有出祁山道包抄隴右,而是從陳倉故道直插關中,試圖透過“閃電戰”奪取關中。

不過,此時曹魏已經全面強化了關中防禦,魏將郝昭在陳倉城裡進行周密的守城準備。諸葛亮這次出兵屬於倉促決定,攻城武器等裝備準備得不夠周全,短期內攻陳倉城不下。而陳倉故道自從武都大地震後非常難走,糧食補給也跟不上。“閃電戰”失效後,蜀軍繼續消耗下去已無意義。聽聞魏軍援軍將至,諸葛亮決定退兵,在撤退中設伏殺死了追擊的魏將王雙。

第二次北伐出兵倉促,諸葛亮“閃電戰”的意圖沒能實現,但蜀軍並未戰敗。此戰之後,諸葛亮深切認識了關中谷道的艱難,將戰略重心重新放回了隴右。

漸入佳境的北伐大業

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諸葛亮發動第三次北伐。這次,諸葛亮的意圖是加強對祁山道的控制,奪取祁山道側翼曹魏治下的武都、陰平二郡,實質是為之後的北伐做準備,所以規模不大。

諸葛亮派蜀將陳式進攻武都、陰平,自己率軍作為後援。魏將郭淮本欲率隴右之兵救援二郡,但發現諸葛亮的援軍後害怕墜入圈套而退走,武都、陰平二郡被蜀漢奪取。

武都、陰平二郡雖然人口稀少,但意義不小。有了這兩郡之後,蜀軍從祁山道出兵隴右更加安全,而且離隴右距離更近,進攻時可以更具突然性,還可以延長使用古漢水。武都、陰平二郡內的古漢水離渭水只有百里,蜀軍從漢中到隴右只要走百里陸路就可以了,其他地方都可以坐船。蜀軍行軍比以往要便捷太多,日後姜維常從此地走水路出兵伐魏,與魏國從陸路到達隴右的援軍相比有勞逸之別。陰平更是蜀漢防守的要路,從陰平道可以繞過漢中、劍閣等雄關直插成都,鄧艾日後就是走這條路去消滅蜀漢。此外,從這條路向西還可以招撫氐、羌等少數民族,利用他們的力量。

第三次北伐的戰鬥規模不大,但奪取武都、陰平二郡體現了諸葛亮出眾的戰略眼光。次年七月,魏軍大舉攻蜀,因天降大雨,未發生大戰就原路撤回。諸葛亮沒有單純防守,而是派魏延、吳懿從武都、陰平西出招撫羌人。魏將費瑤、郭淮前來干涉,但蜀漢已經走便捷的武都、陰平水路率先到達,利用時間差安撫了羌人。羌地成為蜀軍主場,魏延、吳懿得以大破魏軍。

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蜀漢經過數年休養,在武都、陰平入手後經營祁山道,故而諸葛亮此次志在必得,出兵規模極大,在後勤、外交等方面也做了多手準備。為了保障糧食運輸,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來提高運輸效率,同時還招誘鮮卑軻比能南下夾擊曹魏。

曹魏大將曹真病重,曹睿以司馬懿為帥對抗諸葛亮,這也是歷史上司馬懿與諸葛亮第一次交鋒。《三國演義》裡面寫到,司馬懿在第一、二、三次北伐和魏軍攻蜀諸戰中,就與諸葛亮鬥智,純屬虛構。第四、五次北伐,才真正可以檢驗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含金量。

諸葛亮留王平圍攻祁山堡,自己率軍進入隴右上邽,破壞上邽的麥田,並擊敗了前來干預的魏將郭淮。軍事新貴司馬懿率軍來援時,與西線宿將的矛盾爆發。西線名將張郃挑戰司馬懿的權威,想與司馬懿分兵,遭到否決。但司馬懿率大軍趕到上邽後,卻因為對自己不自信,不敢與蜀軍交戰,只敢在蜀軍附近維持存在,僅僅妨礙蜀軍行動,令西線諸將十分不滿。

諸葛亮見狀,決定後退以調動魏軍,尋求戰機。司馬懿果然追來,但仍然不敢與蜀軍交戰,以保持軍事存在、妨礙蜀軍行動、避免出大錯為方針。張郃建議出奇兵截斷蜀軍後路,也因司馬懿嫉賢妒能而遭否決。隨著蜀軍在外逍遙日久,魏軍諸將嘲笑司馬懿“畏蜀如虎”,軍心不穩,司馬懿不得已出戰,結果被諸葛亮打得大敗而歸。

《晉書》載此戰司馬懿大破諸葛亮,而《三國志》對此事全無提及。若是事實,入晉後的陳壽豈敢不錄此事,抹煞司馬懿的大功?《漢晉春秋》卻記載諸葛亮大破司馬懿。從這個角度看,《三國志》不提正是為了給司馬懿遮羞。陳壽這麼做只是為了避免迫害,卻也不肯昧著良心為司馬懿貼金說謊,只好完全不提。

第四次北伐是第一次北伐之後機會最好的一次,諸葛亮的準備既充足,戰場上也表現出色,但蜀漢負責運糧的李嚴與諸葛亮內鬥,以“糧草不濟”為由讓諸葛亮撤軍。雖然諸葛亮在撤軍途中設伏殺死了被司馬懿逼迫追擊的曹魏名將張郃,但也錯過了奪取隴右的最後機會。戰後,諸葛亮廢黜李嚴,鎮住了朝堂上的暗流,繼續準備北伐。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發動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後一次北伐。此時諸葛亮身體狀況已經很不樂觀,沒有時間再繞道隴右、徐圖關中,所以選擇從褒斜道出兵,以正兵直插關中。為了保證勝利,諸葛亮向東吳求援,孫權發兵十餘萬分三路伐魏。同時,諸葛亮因糧運艱難,佈置士兵就地屯田,以便久戰。

司馬懿兵多於諸葛亮,仍然只敢防守,不敢進攻。魏蜀兩軍相持百餘日,只發生了幾次零星的遭遇戰,未能更動大局。最終孫權大軍被曹睿擊退,諸葛亮失望之下病死五丈原,蜀軍撤回,最後一次北伐結束。

綜觀

諸葛亮五次北伐,每一次都是戰略目標清晰,戰術選擇得當。雖然第一、二次北伐戰績不佳,但曹魏損失仍然大於蜀漢。此後,諸葛亮越打越好,司馬懿坐擁大軍卻只敢防守,將略比之曹真尚有不及,遑論與諸葛亮相比了。日後司馬懿平定遼東表現出色,全因與諸葛亮交戰得到歷練之故。綜合來看,諸葛亮無疑是三國時代的一流名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