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9000年前的中國,人們在神聖的儀式上飲用米酒

一組研究人員在中國中南部的一處古代墓葬遺址進行挖掘,發現了9000年前人們在那裡喝米酒的證據。這種飲酒不是娛樂性的,而是作為紀念死者的儀式慶典的一部分。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因為其他發現表明,直到很久以後,酒精的製造和消費才在中國普及。

該研究團隊包括來自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的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他們在中國浙江省橋頭墓地的一個高架土堆中挖掘時,出土了20個古代陶瓷罐。詳細的化學測試表明,這些罐子裡仍然含有微量的酒精相關物質,這表明它們在很久以前就被灌滿了酒精。

專家:在9000年前的中國,人們在神聖的儀式上飲用米酒

食環署檢獲米酒殘餘物

“透過對橋頭陶器的殘留物分析,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陶器是用來盛放米酒的,從最普遍的意義上說,是一種由大米、一種叫做約伯之淚的穀物和不明塊莖製成的發酵飲料,”人類學家和研究報告合著者王嘉靖在達特茅斯學院的新聞釋出會上解釋道這種古老的米酒不會像我們今天喝的IPA(印度淡啤酒)。相反,它可能是一種輕微發酵的甜飲料,顏色可能是渾濁的。”

分析還發現殘留的稻殼、黴菌和其他植物與酒精殘留物混合在一起。這些物質可能被用作大米酒生產過程中的發酵劑。

專家:在9000年前的中國,人們在神聖的儀式上飲用米酒

為逝者舉杯

橋頭的高架土堆被一條巨大的溝渠所包圍,溝渠深度在1。5至2米之間,寬度在10至15米之間。當研究人員挖掘出兩具人類骨骼的遺骸時,確認了它的墓穴身份。考慮到他們努力將墳墓與該地區的任何其他墓葬分開,這兩具骨骼可能是強大或受人尊敬的個體。

專家:在9000年前的中國,人們在神聖的儀式上飲用米酒

在許多古代社會,在社群慶祝活動、儀式宴會和紀念新近去世的人時使用酒精是很常見的。在橋頭,紀念這兩個人逝世的儀式上使用的酒器與他們一起埋葬,留下了清晰的證據供未來考古學家發現。

達特茅斯研究人員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解釋了他們的發現,他們寫道:“這些背景表明,米啤酒對葬禮儀式至關重要。”。他們注意到:

橋頭的米酒很可能是在葬禮上供應的,以紀念死者的安葬。儀式化飲酒可能在維持社會關係方面發揮了綜合作用,為四千年後複雜農業社會的崛起鋪平了道路。”至於陶器本身,它顯然是為其預期目的定製的。

米酒用具

專家:在9000年前的中國,人們在神聖的儀式上飲用米酒

有幾件陶器很小,形狀可以用作手持酒杯。這20件中有7件是壺壺,這是一種專門的器皿,人們知道在後來的幾年裡,胡壺被用來飲酒。這些更大的壺有窄頸、球狀的壺身和喇叭口的壺邊,可以在儀式上由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

陶器上繪有白泥(一種粘土泥漿),並裝飾有各種抽象圖案。研究人員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一篇文章中說,這使它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彩陶之一,並代表了在9000年前的遺址上首次發現這樣的陶器。

人們非常關注這些精美的物品,讓研究人員有更多的理由相信它們是為一個非常特殊的目的而創造的。

發黴的習慣慢慢完善

在化學分析過程中,研究人員在陶器內部發現了黴菌殘留物。這本來是用來促進發酵過程的主要物質。橋頭罐中發現的黴菌與現代東亞用來製作清酒(米酒)和其他發酵米酒飲料的一種真菌曲中發現的黴菌型別相似。

這種黴菌是一個特別有趣的發現,因為之前的研究表明,黴菌在中國僅從8000年前開始用於發酵。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橋頭的啤酒製造商是如何比其他地方的酒類生產商更早地發現黴菌的效用的?

“如果人們吃了一些剩下的米飯,米粒發黴了,他們可能會注意到米粒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更甜、更含酒精,”王嘉靖推測雖然人們可能不知道與發黴穀物相關的生物化學,但他們可能觀察了發酵過程,並透過反覆試驗加以利用。”

專家:在9000年前的中國,人們在神聖的儀式上飲用米酒

如果這是他們發現的途徑,他們可能最初依靠發酵來增加大米的甜味,後來才發現大米也可以用來製作可口的飲料。

橋頭米酒廠:一個稀有品種?

有理由得出這樣的結論:9000年前,關於大米發酵和酒精釀造的知識在中國可能並不普遍。在中國肥沃的長江流域,水稻的馴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始於公元前8000年左右,並持續了至少4000年。在公元前7000年,水稻馴化仍然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做法,許多正在種植水稻的社群沒有時間去了解水稻可以用來製造什麼。

在這個時候,狩獵採集的生活方式在中國仍然占主導地位。水稻作物本來是作為補充食物來源種植的,而不是作為中國古代飲食的主食。稻米的收割和加工通常是高度勞動密集型的做法,如果涉及酒精生產,則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勞動時間和勞力,否則可能會花費在更傳統的食品收集活動上。

因此,橋頭制米酒可能是一項專門活動,只有少數人兼職從事,目的是為重要的宗教儀式生產神聖飲料。這是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但如果該地區的進一步挖掘能證明酒精消費更為普遍,他們願意改變主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