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僅三天可見」的人嗎?”

前天剛加上一個同事的微信。

日常見到他,你會覺得,

這是一個極為有意思的人

穿衣服從來沒重樣過,而且都是你沒有見過的款式,新潮明亮富有設計感。

他桌子上放了一排奇奇怪怪的裝飾品和手辦,還有一盆長的奇形怪狀的仙人掌。

每到下班,第一個消失在公司裡,並且帶著一種復得返自然的愉悅。

在工作之外,他一定有著另一番色彩斑斕的生活,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有著精彩而不凡的別樣天地。

所以加上之後,我滿懷期待地點開了他的朋友圈。

只看到一條橫線,和一行“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又是一個“僅三天可見”。

“你是個「僅三天可見」的人嗎?”

以前上學的時候,最愛乾的事兒是QQ考古。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棄用QQ多年之後,專門回去刪除那些非主流的文字和殺馬特的自拍。

畢竟那個年代,在空間裡用剪刀手配上“心裡有座墳,住著未亡人”,還顯得有些明媚的小憂傷,跟自己那45°的斜劉海相得益彰。

可成年後,這些東西,就成了壓艙底的黑料了。

一旦某天被人挖出來,並且當眾展示,那真的就只有唱一首“再見了媽媽,今晚我就要遠航。”

畢竟那玩意兒,

見證過你最sb的青蔥歲月

人不輕狂枉少年嘛,但大部分人的輕狂,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蠢。

畢竟“

我們是糖,甜到悲傷

”和“愛我,你怕了嗎?”再配上花裡胡哨的大頭貼,足以將你的青春釘在人生的恥辱柱上。

所以當微信流行起來之後,大家發現,可以設定朋友圈許可權了。

那些曾經被QQ空間支配的恐懼湧上心頭,然後果斷地設定了“僅三天可見”。

不管曾經多沙雕,在這三天裡,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紫藤蘿。

“你是個「僅三天可見」的人嗎?”

我們忙著給自己的狀態設定“僅三天可見”,卻會在加上別人微信的第一時間,去翻看他的朋友圈。

一個僅三天可見的人,自然什麼也看不出來。

只有在你們加上好友之後的時間裡,你才能透過他傳送的一條兩條朋友圈,不那麼全面地瞭解一個人。

但大部分時候點開,那裡都只有一條橫線。

這條橫線,彷彿是人與人之間的那道壁壘,你想要跨越,就只有等時間將它風化。

而且隨著年齡變大,除了那些有業務需求的人我朋友圈裡好多人,發動態越來越少了。

那種一天發好幾條,有啥事兒都往朋友圈裡說的人,變得彌足珍貴。

表達欲這個東西,似乎跟經歷成反比。

經歷越多,表達欲就越少。

畢竟見的多了,這世界無非就是一句“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而那些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情感,就更不願意讓別人知道了。

與其說是保護自己,不如說是隱藏自己。

畢竟成年人,

不就是要不動聲色的嗎。

“你是個「僅三天可見」的人嗎?”

但據我觀察,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的人,往往在現實裡,都有點兒社交牛逼症。

反而是那些朋友圈一發好幾條,並且從來不做遮蔽的人,線上下見面的時候,會有不同程度的社恐。

我算是個輕微社恐。

平時在生活裡跟人說話,往往是斟酌再斟酌,謹慎再謹慎,生怕哪一句話說的不對。

尤其是在“大概”“也許”“好像”“似乎”“可能”這種詞彙的運用上,可以說是爐火純青。

不說讓所有的人如沐春風,但也讓你挑不出來刺。

但這樣說話,就是有一個特點。

心累。

說一句話的功夫,心思拐了三個彎,能不累嗎。

所以現實裡,我都儘量減少跟人打交道。

朋友圈就不一樣了,那算是一個生活的出口,我既不用跟人打交道,又能記錄和表達自己的生活。

或者說,展示自己的生活。

那可能是我,

最後僅剩的精彩了

“你是個「僅三天可見」的人嗎?”

朋友圈還有一種人,就是在“僅三天可見”“僅一個月可見”“僅半年可見”……等等中間反覆橫跳。

可能前兩天朋友圈還能看到去年,琳琅滿目啥都有。

今天再點進去,就是一條橫線加上“僅三天可見”

可能他經歷了生活中的某次社死,決定構建自己的隱私高地。

可能有人從他朋友圈拿了什麼東西,給他帶來了什麼麻煩。

也可能是他開啟了一段新的生活狀態,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之前的樣子。

“僅三天可見”,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告訴那些窺探你的人:

你所能看到的我,僅僅是這三天的

我。

三天前,就不足為外人道也了。

當我們“僅三天可見”的時候,人就成了冰山。

展現在水面上的百分之一,和水下的百分之九十九。

那百分之九十九,不輕易示人,卻能在暗處,給你無窮無盡的力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