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制表人辦的醫藥公司,營收竟然是非上市公司的110!| 大公司

1000億的營收

,這個營收數額如果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當中選擇,

您會覺得是哪種公司有這種實力

,可能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一定是

上市公司的成績

,但事實卻正好相反,

這不僅是非上市公司的成績,還是一個製表人辦的醫藥公司的成績。

天氣變化總是和身體健康有關係,所以為了預防感冒發燒這種常見症狀,家裡面總會準備板藍根和感冒藥用來做好防護,藥店裡最常見的板藍根牽扯著一家非上市公司的盈利,

這家公司雖然沒有上市,但是卻做到了1000億的營收。

製表人做醫藥

這個沒有上市但是做到1000億營收的醫藥公司名叫揚子江藥業,公司的創辦經歷可大有故事

。揚子江藥業最開始還不是這個名字,創始人徐鏡人定下了“

口岸工農製藥廠

”。當時外界正準備看藥廠的笑話,一個製表人創辦的藥廠能有什麼來頭,所有人都準備看徐鏡人灰頭土臉地把廠子關閉。

這個徐鏡人到底是什麼來頭,明明沒有任何關於醫藥的經歷就敢開藥廠。

徐鏡人早年在部隊裡面參軍,退伍回來以後被安排在製表廠工作,

製表廠的五年時間讓徐鏡人覺得十分無聊

,辭職以後的徐鏡人懷揣幾千塊和幾個工人就跑去建立藥廠,

這個藥廠的主要產品就是板藍根。

儘管大家都沒什麼經驗,但是都出奇地在乎質量,

藥廠生產的板藍根得到好評,銷量情況十分大好,一切都步入正軌。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藥廠本身的運作十分穩定,但是當時的經濟受到政府的影響十分嚴重,

政策要求當地的藥廠只能保留一個,其他的都要被撤掉。

徐鏡人的廠子雖然不錯,但是隻生產板藍根的話實在太單調。毫無意外,徐鏡人的廠子在淘汰的範圍之內,徐鏡人自然不會視若無睹,

從最開始的區級負責人溝通一直跑到市區,為的就是能夠挽救自己的廠子。

慶幸的是,藥廠生產的板藍根得到了賞識,徐鏡人成功保下了自己的藥廠,併為自己的藥廠改名為“

泰興製藥廠口岸分廠”

,一場風波結束以後,藥廠的運作進入到了發展期,

第一次高光時刻是在80年代,在人均工資只有幾十塊的時代,徐鏡人的工廠營收就超過了1000萬,

可見這家藥廠在徐鏡人的經營下多麼出色。

跌入低谷

藥廠再次跌入低谷的時候,徐鏡人卻不能像上次一樣繼續幹預。

過高的收益使得有人眼紅,年代之下的機制讓藥廠的名譽被牽扯,徐鏡人當然清楚這一切的背後不過是為了讓藥廠停止運作的目的,

因此為了不讓藥廠立馬被關閉,他這個主持人必須要脫離嫌疑才能堵得住悠悠眾口。

果不其然,離開徐鏡人的帶領以後,藥廠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沉寂下去,兩年的時間就能讓這個原本風光無二的藥廠落到只能勉強維持運作的境地。徐鏡人再回來的時候,

藥廠已經不是當年的盛世,留下的是樹倒人散的空殼,爛攤子該怎麼收拾?

徐鏡人知道問題出在了製藥的科研人員,沒有這些人的存在,藥廠永遠不可能再恢復。

他不辭辛苦,厚著臉皮敲開了他能夠接觸到的醫藥博士,也許這樣的辛勤之人確實不應該被辜負,

終於,徐鏡人找到了自己的幫手。

從有了起色到恢復盛況再到超越自我,

當年的“泰興製藥廠口岸分廠”已經是如今的“揚子江藥業”。

徐鏡人帶領著揚子江藥廠走向了卓越企業的巔峰,

470億的身家也說明了揚子江藥業的實力和徐鏡人的能力,

對於企業來說,上不上市成了揚子江藥企要面對的選擇。

不上市

如今的揚子江企業已經是首屈一指的藥企,據說許多人對揚子江藥企的總部感興趣,

這裡甚至可以被當作一個景點來觀看,類似皇宮的建設是平常揚子江工作人員上班的地方,平常在這裡上班,閒暇的時候不知道工作人員會不會恍惚之間有穿越的感覺。

據說在揚子江企業工作的人員在結婚的時候會選擇到公司取景

,估計徐鏡人在建設企業總部的時候也沒想到有這個用處。徐鏡人的商業頭腦值得認可,不過對於如今還不明確的上市問題,

外界還是非常好奇揚子江藥企的未來走向。

揚子江藥企的成功讓許多人都來建議徐鏡人上市,如果上市成功的話,企業的價值會在市場上擴大價值

,投資者的接盤也會使得運作企業的資金鍊更加雄厚,當然這也意味著揚子江企業的運作就不是徐鏡人能夠左右的。

對於這一點,徐鏡人心中的排斥從他立下的三條規則就能夠看得出來

:一、不參與自己不熟悉的行業;二、不搞兼併聯合;三、不搞盲目上市。三條原則當中明確指出自己對上市的態度,

但是也有人認為這並不能說明徐鏡人排斥上市。

徐鏡人確實沒有上市,但是在第三條規則當中,與其說徐鏡人不願意上市,不如說徐鏡人認為上市需要謹慎對待

。目前揚子江的產業已經達到完整的狀態,對於

76歲高齡

的徐鏡人來說還處於可掌控的狀態,但是一旦上市的話,那就意味著

徐鏡人就要面對新的情況。

上市之後的公司發展,徐鏡人能夠左右的可能性會減少,那麼對一些新鮮問題的處理方面來說,它是否能夠達到徐鏡人的標準還是一個問號,問題的出現還要分程度,

在控制範圍內的問題自然不算是徐鏡人的擔憂之內,但是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故,徐鏡人很有可能已經無力招架了。

在此基礎之上,

外界猜測徐鏡人實際上是在為兒子能夠上市做準備

,目前來說還是想留給兒子一個比較容易掌控的生產環境。

當然這些都是徐鏡人的思考範圍內,我們也只能作為看客在一旁觀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