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殊”村落, 處於三國交界, 被洪水衝成飛地, 現已迴歸祖國

在我大中國的遼闊北方地區,有一個地理位置很是特殊的小村落。它地理位置正好處於中國、朝鮮、俄羅斯的三國的交界處,在這個小村莊,稍微站得高一點,便可以看到三個國家的土地。

小村落通往臨近鄉鎮的路只有一條小河堤,嚴格意義上都不能稱之為路。有歷史資料顯示,這裡發生過洪水,這條河堤路也不幸被洪水淹沒,因此與我國的土地不再連線著,成了一塊獨立的飛地。

這個“特殊”村落, 處於三國交界, 被洪水衝成飛地, 現已迴歸祖國

當地的人民進入村莊還要從鄰國借道,但鄰國以邊防安全問題刁難當地人民,使得進出很是不便,這個村就是位於吉林琿春市敬信鎮的防川村。

防川村乘船向東行駛大約15海里便能到達日本海了。唐代時期,我國是盛世天國,其他很多國家都與我國來往密切,其中日本與我國的商貿往來就很頻繁,這個小村落就是當時的中日來往的必經之地。

這個“特殊”村落, 處於三國交界, 被洪水衝成飛地, 現已迴歸祖國

很遺憾的是,在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內憂外患,我國的實力慢慢落後於其他國家,在侵略戰爭中戰敗,強迫清政府割讓了很多土地,還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其中圖們江口的四十多萬平方公里的黑土地基本上都割讓給了沙俄,這也就相當於我們失去了通往日本海的出海口。

這個“特殊”村落, 處於三國交界, 被洪水衝成飛地, 現已迴歸祖國

誰知,簽訂《北京條約》以後,沙俄的慾望越發膨脹,想要佔領更多我國土地的想法更是不言而喻。在清王朝按照條約割讓土地並樹立邊界碑時,沙俄秉著能不立碑就不立碑的原則,想方設法得把界碑往中國方向遷移,企圖透過這種下作的手段來侵佔我國的土地。

好在清政府也不是全都是軟骨頭的庸人,朝廷察覺沙俄的陰謀後。便特派了邊務大臣吳大澂前往處理此事。吳大澂可不是什麼貪生怕死之人,他可是參加過抵制日本對朝鮮侵略活動的人,對於這些事,他有經驗。

這個“特殊”村落, 處於三國交界, 被洪水衝成飛地, 現已迴歸祖國

吳大澂對沙俄提出抗議的同時,也根據條約內容據理力爭,再三辯駁,終於取得重新豎立界碑的機會。吳大澂不但在沙俄手中奪回敬信鎮,而且還把圖們江的出海口的出海權拿回來了。

在1938年,蘇聯和日本發動戰爭,他們的戰爭點就是在防川村。打不過蘇俄的日本士兵很是憤怒。但因為打不過蘇軍,就把怒火遷怒於防川村的村民身上。

這個“特殊”村落, 處於三國交界, 被洪水衝成飛地, 現已迴歸祖國

使用暴力手段強制讓村民全部離開村落,於是,這片土地變成了一個空村。同時,蘇聯也要把控制線往我國土地方向推進,這樣就導致防川村與縣城之間的通道只剩下小10米米的江堤。

直到二戰結束後,中國才把防川村收復回來。之後我國政府想要改善防川村,便排了黨員家庭前往防川村定居。本想著可以發展村莊了,但不幸的是,在1957年發生了洪災,洋館坪路堤被淹沒,此後,村民進出都得經過蘇聯。

這個“特殊”村落, 處於三國交界, 被洪水衝成飛地, 現已迴歸祖國

本來中蘇保持著友好的兄弟情誼,借道都不存在什麼大問題,後來因為蘇聯的自大沙文主義,中蘇關係慢慢惡化,村民出行也變得困難了。

直到蘇聯新總統戈爾巴喬夫上任後,原本交惡的中蘇關係再次逐漸得到緩和,這個出行問題才得以解決,江堤才得以修復。蘇聯解體後,我國在1992年投入大量財力對江堤進行了全面的修復,把它修建成一條國防公路,此後徹底解決了防川村通行自由的困難了。

這個“特殊”村落, 處於三國交界, 被洪水衝成飛地, 現已迴歸祖國

現在的防川村已經被打造成擁有美麗獨特景觀的村莊了,每年前往防川村旅遊的人也是數不勝數。大家都好奇這個處於三國間的小村莊到底是怎麼樣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