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 油價迎來“四連漲”, 調價機制為何漲多跌少呢?

2022年僅僅只過去了兩個月,一共才出現4次汽油和柴油的調價視窗,結果已經漲了三次了。按照調價機制,在本週四,也就是3月3日,油價第四次調價繼續上漲。92號汽油已經由元旦前的6元多上升到了近8元。在西南地區和廣東地區的加油站,預計92號汽油價格全部會突破8元。未來有可能會漲,今年汽油柴油價格可絕對不會便宜啊。

3月3日, 油價迎來“四連漲”, 調價機制為何漲多跌少呢?

我國的油價調整機制是如何的?設定的調價上下限依據是啥呢?

我國的汽油和柴油價格,確實是同國際油價這變化有著相關,但是我們也有著特殊的管理機制。這就是發改委最終在2013年制定的油價調整機制,最核心的安排,那就是針對油價的上漲和下跌設定了“地板價和天花板價”,在這種情況下保證了國內油價既不會太便宜,也不會貴到離譜。

同時,發改委增加了油品消費稅,按照所有的成本安排制定了一個基準價,之後再盯住國際石油價格的變化,進行向上或者向下的調整安排。當國際原油價格跌破40美元時,國內油價不再下調;當國際油價升破130美元時,國內油價不再上調。調整週期,在最早的時候是每22天調價一次,之後發改委又優化了調價週期,改為每10天一次,一直沿用到現在。

大家都知道,我國石油產量不是很多,不屬於富油國,自己出產石油,但是我們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我國石油儲備不是很多,原油的開採難度也高。最終測算下來,我國開採石油的成本一直在45美元到53美元之間。所以基準價格定在40美元的底線,也能保護我國石油開採企業的正常執行。

同樣,我國自從改革消費稅之後。進口原油的各項稅負其實是比較高的。一噸進口原油加上各類的稅負(消費稅增值稅附加稅及其他費用),大約每噸要在3200元到3300元之間。當全部加上的時候,其實最少都在每升5元以上。這就決定了我國汽油和柴油的價格,遠要比國際原油折算價要高。

3月3日, 油價迎來“四連漲”, 調價機制為何漲多跌少呢?

我國成品油調價機制為何總是“漲多跌少”呢?未來會改變嗎?

按照成品油的定價機制,下限地板價是40美元,上限天花板價是130美元,如果國際原油價格相對穩定,那麼國內油價不會發生大的變化。這種調價機制保證了國內零售油價在一個箱體內執行,不至於出現特別大的動盪,影響個人和家庭的生活和生產穩定。曾經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這個調整機制也確實達到了穩定的效果。

但是從2020年開始,我們看到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際經濟形勢有著比較大的動盪。在2020年時,國際原油出現過負價格,還有一段時間,就在20美元到40美元之間浮動。但是隨著2021年開始,國際油價又開始了向上的大幅波動。尤其是在近幾個月,隨著俄烏衝突的加劇,國際油價已經暴漲到100美元一桶了,未來還有可能會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審視調價機制,就發現了需要完善之處。

例如在低油價的2020年,國內油價仍然是“8漲5跌12擱淺”,民眾享受低油價的日期可是遠遠小於油價上調的時間,國內車主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實惠。到了2021年全年,國內油價那更是“14漲7跌4擱淺”。進入到2022年,至今只出現了4次調價視窗,全部都在上調油價。這明顯暴露出我們的調價機制是“易漲不易跌”。

3月3日, 油價迎來“四連漲”, 調價機制為何漲多跌少呢?

仔細究其原因,只要發現兩點問題,那就是成品油價調整機制其實容易發生上調,主要在於:

1。油價的天花板價格上限定得太高,讓民眾根本無法達到那個高油價能給予的不再上調的福利。國際油價達到每桶130美元,就不再上漲國內的汽油柴油價格了。但是縱觀歷史,國際原油價格達到這麼高的次數極少,極罕見,即使達到了,也無法停留太久。其實國際原油價格當超過100美元以上,全球就已經覺得油價非常高了。

2。油價地板價格下限也是定得太高,讓民眾無法享受到低油價的福利。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就再也不往下調了,回看2020年那一年,那麼低的油價,民眾享受的時間太短了。

現在也有一定的呼聲,建議調整定價機制,定下一個原油的基準價格,按照國際原油價格進行浮動,這個機制其實是沒錯的,但是上下限的油價金額要調整。例如上限調到90美元,下限調到20美元,國內油價就不再調整了。其實現在很多生產要素都已經市場化了,那麼國內油價也可以更開放,更加市場化一些,可以讓車主分享價格紅利。這樣更好地刺激國內消費增加,刺激民眾多去做投資,加快國內大迴圈旺盛發展,從而帶來的綜合經濟意義會更大。

2022年,也將是汽油和柴油價格比較高的一年,民眾選擇新車採購時,可以考慮新能源汽車,同時也可以做好出行的替代方案,汽車出行的成本越來越高了。記得是3月3日晚上12點開始調價,預計每噸成品油價格上漲150元,汽油有可能上漲0。11元,柴油上漲0。15元。記得將自己的油箱加滿哦。

3月3日, 油價迎來“四連漲”, 調價機制為何漲多跌少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