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晶片和AI,硬科技資本為什麼越來越“硬核”?

有壓力才有動力,或許是基於這種原因,“卡脖子”,一度是國內硬科技領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最直觀的領域,就是半導體晶片、工業軟體、動力材料等等。為了攻克技術、專利壁壘,改善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不足的情況,一大批創業公司拔地而起,創投機構也蜂擁而至。

這個階段,硬科技投資的特徵之一是“激發性投資”,資本看到的是國產替代的星辰大海。這些領域的技術路線雖然有很多壁壘,但經驗和思路也更多,市場確定性很高。而現在,“探索性投資”正在積極抬頭,資本流向了一些短期內很難產生直接成果的領域。

硬科技正在“上天”“入微”

2021年4月修訂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把科創板的科技產業描述為以下幾種: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同時,金融科技、模式創新被排除在外。

從實際的投資潮流看,晶片、半導體材料、AI、自動駕駛、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等領域,熱度始終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有國產替代需求的特定產業。而創投機構,包括騰訊、阿里、美團等產業投資者,也十分青睞這些硬科技賽道。

對比之下,宇宙賽道、核能源賽道屬於“硬核中的硬核”。也許是過於科幻,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領域的投資乏善可陳——案例雖然不少,但大多數投資者存有的,是對先進技術及其發展過程中商業化成果的興趣。至於最終的目標,反而因為實現難度過大而獲得了幾分寬容。

硬科技投資正在比以往更加硬核,既“上天”,也“入微”。

近日,商業可控核聚變能開發企業星環聚能完成數億元天使輪融資;商業航天公司眾星志連科技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提供廣域綜合感知服務的通導遙一體化衛星綜合服務商橢圓時空宣佈已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超越晶片和AI,硬科技資本為什麼越來越“硬核”?

6月2日,吉利未來出行星座首軌九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發射,基於未來出行星座建設,加速構建天地一體化高精時空資訊系統。

但同時,這些超硬核領域的發展難度也同樣巨大。5月13日,民營火箭公司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火箭連續第三次發射失敗,導致箭上攜帶的衛星全部損失。中核集團核聚變堆技術領域首席專家段旭如在今年“兩會”相關採訪中表示,到2050年左右, 人類才有可能使用上核聚變能源。

星環聚能CEO陳銳指出,隨著實驗裝置建成,其本身可以作為聚變中子研發與應用平臺進行商業化轉化,同時其研發過程中附帶的前沿新材料等等技術都是潛在的商業化果實。

所以,這種

“埋頭趕路、順路摘花”

的發展模式,才是克服尖端技術“時間壁壘”的最好方法。

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安全和氚應用研究(STAR)設施的首席科學家島田大志曾講過一個笑話,在他從業早期,外界說核聚變是“未來的能量,永遠是未來的能量”,除了從事可控核聚變研究研究的人和公司,沒有人相信這個故事可以成真。

但當一波又一波的資金湧入到核聚變領域,工業擴張的序幕自然也就拉開了。而越是硬核的領域,商業就越是和學術產生共鳴。

學術背景+創投機構是第一推動力

星環聚能的技術源自在球形託卡馬克領域擁有20年經驗的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能所聚變團隊;橢圓時空由原國家重大航天工程專家聯合創立,並擁有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太空數字技術研發中心的學術支撐。

眾星志連孵化自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創始人金仲和教授曾主持研製完成中國首顆公斤級衛星——“皮星一號A”衛星。他現任信電系微電子與光電子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主任,總裝備部“微米/奈米技術專業組”專家、863-801專題專家。

過去的商業創新史上,學術領導人唱主角的情況並不常見。一方面是關於學術商業化的討論始終十分激烈,另一方面是學術成果轉化為商業成果的過程時有艱難,其效益不被看好。

但當硬科技深入發展到一定階段,更多機構願意為之做長期付出後,大環境開始好起來了。

資本不是直接生產力,但能幫助科學技術更好發揮“第一推動力”的作用。

星環聚能背後站著順為資本、聯想之星、紅杉種子基金等十幾家王牌機構,眾星志連收穫了普華資本的獨家投資。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在6月10日的全球創投風投大會上表示,截至5月底,95%的科創板公司上市企業獲得了創投機構的投資,平均每家公司獲投8億元。2021年我國資訊科技、醫療健康、半導體領域股權投資金額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較科創板推出前大幅增長。

資本從來都是“挑戰者”,敢於攜手產業開闢曾經被定義為“不可能”的世界:

·

2022年2月,中國公司能量奇點完成近4億元人民幣融資,由米哈遊和蔚來資本共同領投。

·

2021年12月,加拿大核聚變技術研發商General Fusion完成1。3億美元E輪融資;

·

其融資之後一天,美國核聚變技術研發商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完成超18億美元B輪融資,創造該領域融資紀錄。

這既可以稱為活力,也可以稱為勇氣。但最關鍵的是,

在挑戰尖端技術時,最強大的技術力量和最穩固的資本支撐可以共同發力。

有了這個基礎條件,攻克現存的難題才更有可能實現。

攻克新風口的“智子難題”

美團創始人王興十分推崇索羅斯對投資的看法:“重要的不是做出正確判斷的頻度,而是做出的正確判斷的量級。”

對更多投資機構而言,現在的各種超硬核領域,正在成為一個值得高量級投入的新風口。

而同樣明確的是,這些領域之所以曾經沒有爆發,在硬科技首度成為焦點時也沒有異軍突起,顯然並不只是它們的市場缺乏“卡脖子”式的確定性。

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構建了一種鎖死人類基礎科學中高能粒子物理分支的物質——智子。這種具有超級計算能力卻又十分微小的質子,透過阻礙人類高能物理研究,卡死了人類的技術進步。

在眾多高階領域,“智子”式的陰影長期籠罩著技術產業化的程序。

比如在可控核聚變領域,“氚”是當前第一代核聚變技術不可或缺的原料。可惜,這種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半衰期太短,只有12。43年,在自然界中會迅速衰變為其它物質。而人類目前能夠自主合成製造氚的技術,成本都過於高昂,需要“用能源換能源”。目前,這個問題並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這種基礎性技術的桎梏,大量存在於各種超硬核領域,並阻礙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導致一些領域出現先發展、再擇機獲取可用成果的現象。

可以說,這種奇妙的“寬容”感,會給尖端技術的發展賦予更自由的色彩。而資本越是深入超硬核領域,就越是能精進對它們的理解。

從長期來看,這種理解才會帶來最有效的支援。假設資本僅僅專注於短期回報,反而不利於硬核科技的發展。

攻克新風口的“智子難題”不急於一時,也不太可能由一家公司單獨完成,重要的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有實際的進步。

當然,如果能產生材料、產品等方面的商業性成果,自然是更好的。

軟銀中國合夥人周曄曾在“科創中國與硬科技投資邏輯”圓桌會上表示,對硬科技的投入增加,反向促使機構招募、引進有技術背景、產業背景的人加入投資團隊。由此,他們會更多地關注到超硬核科技的發展態勢。

可以肯定的是,整個硬科技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了三個“階梯”:

第一階梯,是已經有自主可控產出的領域

,比如部分車載晶片、半導體材料、民營衛星;

第二階梯,是正在攻關,並有極大可能成功的領域

,比如CPU、GPU、先進醫療機器人;

第三階梯,則是有技術儲備,但從全球範圍來看都需要時間醞釀成果的領域

,比如可控核聚變。

硬科技發展的趨勢也足以給人信心。創業者素質越來越高,政策關注度和支援力度越來越明顯,資本的“陪跑”意願越來越強。

硬科技就像一顆大樹,頂天立地不是唯一終點,開枝散葉也能形成別樣的生命力。今天主導人類資訊化發展的計算機,最初是用於軍事上槍炮的彈道計算和火力表的測試。既然如此,我們又何愁硬科技需要的發展時間太長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