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萬:從合同關係等維度科學判斷直播打賞法律效力

中新經緯8月10日電 (王玉玲)近日,由中國政法大學文化娛樂法治研究中心主辦的直播打賞的性質與規範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在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平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熊丙萬認為,需要從合同關係、效力瑕疵、瑕疵區分三個維度考慮直播打賞問題。

熊丙萬:從合同關係等維度科學判斷直播打賞法律效力

在直播打賞商業模式當中,合同關係如何界定?是兩維還是三維?怎麼看待平臺、主播、使用者之間的合作關係?

關於合同關係的性質,我認為直播打賞合同關係更接近於服務合同關係,與贈與合同的性質差異較大。

至於使用者、主播與平臺三方當事人之間,到底有幾個維度的合同關係,首先需要看當事人的合同約定,然後再看有沒有正當的法律依據去幹預當事人自主安排的合同條款,特別是格式條款。

實踐中,有的平臺設計的格式條款建立的是三維合同關係,即使用者與平臺、主播與平臺、使用者與主播之間分別存在三個合同關係。也有法院不認可這種關係,直接認為使用者是與平臺訂立的直播打賞合同關係。這種做法不妥當,因為,否定格式條款的效力,需要嚴格根據民法典關於合同格式條款的調整規則來處理,必須要找到充分正當理由才能否定格式條款效力。例如,當事人約定了三方格式條款,損失了一方權益,坑了一方當事人。

但在直播打賞合同中,無論是從主播的經濟能力和責任能力上看,還是從訴訟管轄法院的選擇便利上看,都沒有足夠充分的理由去否定當事人的三維合同安排。特別是,主播與平臺之間就是兩個商業主體,至少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沒有合理的理由。當然,如果平臺自己認為是兩方關係,願意買單,法院也應當尊重。

在三維合同關係當中,平臺與使用者之間是服務合同關係,使用者與主播之間是服務合同關係,而不是贈與合同。

第二,涉及到未成年人使用者,用別人的登入賬號或者支付賬號完成直播打賞時,這時候平臺、主播、使用者關係如何認定。

第三,確定好合同當事人,如果直播打賞合同中的充值合同或打賞合同,存在效力瑕疵的話,法律後果是什麼,如何進行區分。

熊丙萬認為,要區分充值和打賞環節當中使用者和主播之間的服務合同關係。在區分的基礎上,再分別分析合同瑕疵的原因。是因為充值額度太大,與打賞人的年齡不相適應,還是直播內容本身有瑕疵,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也不一樣。

“如果打賞環節存在效力瑕疵,並不必然影響充值環節的法律效力。比如充值環節沒有任何問題,但在打賞環節上,直播節目出現違背公序良俗的內容,而需要返還使用者打賞的賞物,返還的也只會是使用者贈送給主播的虛擬財產,不能要求平臺給使用者變現。”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絡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