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ICT解讀者(ID:Communication_xie)

,作者:老解1972,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華為的冬天又來了,在內網刊發的一篇最新講話紀要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針對公司“面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困難”,再一次發出了“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的警報。

在華為發展的歷史上,任正非曾經在2000年北美網際網路泡沫破裂、2004年資訊產品供應過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等時期,屢屢以“冬天”為題來告誡內部員工要保持危機意識,但那時的華為正處於高速發展期,任正非嘴裡的“冬天”更多是一種“居安思危”的反思。

而這一次任正非在2022年8月的高溫酷暑中再提“冬天的寒冷”時,相信每一個華為人都已無法忽視公司業績數字所滲透出的陣陣寒意及其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危機與壓力。

一、供應鏈危機

2019年5月開始,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域性

(BIS)

陸續將華為及其關聯公司列入實體清單,並不斷擴大出口管制範圍。由於無法從市場上獲得先進5G晶片的供應和使用谷歌的GMS生態,一度在全球市場排名前三的華為手機未能撐得住這次暴擊,在5G手機成為主流的市場上落入無貨可賣的境地。

一路高歌猛進成為華為明星業務的手機部門,無奈之下將榮耀業務清盤出售,由此導致終端業務

(原消費者業務)

收入在2021年被腰斬,從上一年度的4830億營收下滑到2434億,直接跌回五年前的水平。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晶片的供應危機同樣也影響到華為的運營商業務。美國除了以“安全”為名義、打著“清潔網路”的旗號給各國運營商施加壓力禁用華為5G網路之外,同樣也禁止向華為提供用於5G基站裝置的先進晶片,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海外運營商出於供應鏈安全的顧慮,而把華為排除在5G供應商之外。

根據Dell’Oro的報告,華為在除中國之外的無線裝置市場份額,自2019年開始逐步下滑至低於20%的水平。由此也導致在全球5G網路建設需求增長旺盛的2019至2021這三年間,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收入同比卻僅出現了3%和0。2%的微弱增長,並在2021年進一步下滑了7%。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華為的終端業務和運營商業務在公司收入佔比中超過八成,這兩大支柱業務的下滑導致2021年華為整體營收在近十年來首次出現了負增長,下滑幅度達到了29%,總體營收水平從2020年的8914億,下降到6368億,基本上回退到了2017年的收入規模。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雖然早在2016年中興遭遇美國禁令時,華為就已在任正非的帶領下居安思危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為公司的生存打造“備胎”;但對於華為龐大的業務體量和延長的產品線而言,完全靠國產替代來解決其全部生產元器件的供應問題,將是一個較為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所以,任正非在內部講話中將2023年和2024年定義為華為的“生命喘息期”,將“突圍”供應鏈封鎖的希望放在了2025年。

然而,市場會一直等華為到2025年嗎?

二、市場壓力

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和智慧終端提供商,華為的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海外市場營收佔比曾在2012年達到67%,規模為國內市場的近2倍,然而,從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的2019年開始,華為的海外市場營收開始逐年下滑,在整體營收中的佔比也在2021年回落到35%。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由於華為手機無法使用谷歌的GMS生態,在海外市場處於逐步退出狀態,所以其海外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運營商市場。根據Dell’Oro的報告,在美國打壓之下,華為在歐洲的無線市場不斷被競爭對手搬遷蠶食,其5G裝置銷售重心主要集中在中東、拉美、東南亞,以及未來的非洲市場。

但受制於當前經濟發展水平,及對未來經濟形勢較為悲觀的判斷,這些市場的運營商對於5G投資的熱情和投入遠不及歐美、日韓和中國,特別是市場體量較大的馬來西亞和印度的運營商,在5G採購中相繼將華為和中興排除在外,更進一步壓縮了華為在海外運營商市場的收入增長空間。

作為華為大本營的國內市場,情況亦不容樂觀。

根據工信部最新資料,截止到今年7月份我國已經建成5G基站196。8萬個,5G網路已覆蓋全部的地級市、超過98%的縣城城區和80%的鄉鎮鎮區。這也意味著國內的5G網路大規模建設已經基本告一段落,中國運營商市場的5G投資在2022年迎來了拐點,中國電信宣佈5G相關投資預計將同比減少10。5%,中國移動同比下降3。5%並且董事長楊傑宣佈將會開始逐年下降。由此,

全球5G投資的重心將從中國轉移到海外其他市場。

對於華為的運營商業務而言,這絕對不是一個好訊息。自2019年啟動5G網路建設至2021年底,三大運營商在5G上的固定資本支出總計達到了4015億,而華為以60%以上的5G中標份額受益其中,大大彌補了其在海外運營商市場的收入下滑,使得運營商業務整體上在2019年和2020年維持了3%和0。2%的增幅。

但隨著國內運營商逐步消減5G投資,全球5G投資的重心轉移到海外其他市場,對於華為而言,如果美國的瘋狂打壓繼續有增無減,則華為運營商業務收入在2021年7%的下滑,或許只是一個起點。

從華為10年間的運營商業務營收規模來看,由於運營商投資的總體規模和裝置商的競爭格局比較穩定,所以其整體營收水平基本維持在2千至3千億之間。隨著國內市場5G投資下滑和國外市場5G受限,華為的運營商業務收入在2023-2025年期間或將進一步萎縮至2000億至2500億人民幣的區間。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如果說2000億人民幣是華為運營商業務收入的底線,那麼2000億人民幣或許也將成為華為終端業務收入的高點。

為了彌補手機業務下滑的影響,華為將原消費者業務更名為華為終端業務,將面向政企的終端產品與服務也納入這一業務板塊,涵蓋“1+8+N”全場景智慧生態,但代表“1”的 手機業務當前仍是其營收的最大來源。雖然華為已經推出HMS服務生態並向全球開發者全面開放,以克服不能使用GMS生態的影響,但受美國禁令限制不能從公開市場獲得5G晶片才是制約華為手機業務發展的最大障礙。

根據中國信通院的報告,5G手機出貨量在國內手機市場的比例已經超過80%,但目前華為在產在售的只有4G手機,所以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佔有率處於持續下滑過程中。根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華為手機在2021年的市場份額已經由31%下降到10%,同比銳減了68%,

到今年二季度,其份額又進一步下滑到6。9%,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華為的終端業務收入在2021年同比下降50%的基礎上,在2022年上半年仍繼續下滑了25%。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華為官宣將在9月6日釋出最新的Mate50機型並對其銷售前景寄予厚望,雖然Mate50搭載了最新的鴻蒙3。0系統,並在功能上繼續創新,但一款不支援5G的高階智慧手機,能創造多少銷量來支撐終端業務上千億規模的體量呢?

按照中國信通院的報告,今年前6個月國內手機市場的4G手機出貨量僅有2607萬部,同比下降了42%。

毫無疑問,4G手機的市場空間已經越來越小,如果華為不能在這一兩年解決5G手機晶片的供應問題,或許2025年的手機市場將不再有華為的立足之地。那麼1+8+N全場景智慧生態裡剩下的平板電腦、PC,以及小眾的VR 裝置、可穿戴裝置、智慧屏、智慧音訊、智慧音箱等產品,如果能撐起1千億左右的收入規模,已屬難能可貴。

運營商業務向上有天花板,終端業務向下如無底洞,所以華為把增長的希望寄託在企業業務上。

隨著政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行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市場熱點,根據中國信通院報告,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在2021年達到37。1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這為華為企業業務的未來發展提供了足夠大的市場空間。所以,華為憑藉在ICT產品與解決方案上積累的技術優勢,將智慧城市、金融、能源、交通、製造等10餘個行業視為業務發展重點,並透過成立“軍團作戰”的模式擔負起為華為在行業市場上多打糧食的重任。

但與通訊裝置市場和手機市場主要由少數幾個大玩家形成競爭格局不同,企業業務市場規模更大、門類更多,在每一個細分行業都有大大小小的玩家盤踞其中;並且企業業務具有客戶分散、需求定製化等特徵,在收入上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但在投入上又需要大量的研發、銷售和服務資源的消耗;因此

企業業務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也很難形成贏家通吃的格局

更為特殊的是,在企業業務市場上,華為除了要和IT網際網路廠商競爭,還要和自己在另一個市場上的客戶——三大運營商展開面對面的肉搏,因為雙方都將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業務機會作為增長的第二曲線,所以其競爭態勢既膠著又微妙。

僅以雲計算業務為例,華為CFO孟晚舟披露“2021年華為雲實現銷售收入201億,同比增長34%”,但作為其競爭對手的運營商增長勢頭更猛,中國移動的移動雲在2021年增長了114%實現收入242億,中國電信的天翼雲也同比增長了102%實現收入279億,均在營收規模上超過了華為。這樣的競爭態勢,也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華為在企業業務市場上的增長速度。

透過近10年時間的打拼,華為將企業業務營收規模從2012年的115億做到了2021年的1024億。在起初的跑馬圈地階段,華為企業業務的年度營收增幅一度達到40%以上,但隨著營收體量擴大到600億之後,每年的增長幅度已經放緩到20%左右,甚至在2021年只增長了2%。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因此,以2021年1000億的業務收入規模為基礎,華為的企業業務必須每年都要維持20%以上的增長幅度,才有可能在2025年達到2000億人民幣的收入規模,從而成為可以與運營商業務相比肩的支柱,共同撐起華為4000至5000億左右的營收體量。

4000至5000億人民幣的營收體量,從財務風險的角度看,或許就是衡量華為能不能“有質量的活下來”的重要指標。

三、財務風險

在今年3月的2021年年度報告發佈會上,華為以“財務穩健,整體經營結果符合預期”為題總結2021年的經營業績:在收入下滑了近29%的情況下,淨利潤同比增長了75。9%,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增長了69。4%。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由此表示:“我們的規模變小了,但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獲取能力都在增強,公司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從毛利率角度來看,華為的盈利能力確實在2021年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下表為華為在國內市場公開發債所提交的公司毛利率,這也是外界首次瞭解華為各事業部的毛利率構成情況。可以看到2021年華為48。5%的毛利率,比上一年度提升了10個百分點以上,其中運營商業務的毛利率高達56%,亦可見華為多年投資的5G業務利潤之豐厚,當然這也得益於國內運營商允許華為以高價中標最大5G份額的大力扶持。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但是僅10個百分點毛利率的提升,不可能幫助華為在2021年取得淨利潤75。9%的大幅攀升。對比分析華為2021年和2021年的利潤表就會發現,對於華為2021年1137億淨利潤做出最大貢獻的,其實是出售榮耀業務和超聚變所獲取的617億一次性投資收益。如果扣除這筆變賣業務資產的收益,華為在2021年的淨利潤只有520億,比2020年的646億淨利潤減少了126億,而淨利潤率也會由18%調降為8%左右。

一個正常經營的公司,當然不能總是依靠出售業務來提升盈利,所以華為“規模變小”之後影響盈利的最大問題,其實是期間費用的居高不下。

2021年華為收入大幅下滑近29%,但包括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在內的期間費用卻僅減少了3%,這導致華為2021年的期間費用率

(期間費用在銷售收入中的佔比)

高達38。8%,比2020年的28。6%高出了10。2個百分點,其中銷售管理費用率上升了3。7個百分點,研發費用率上升了6。5個百分點。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2021年,華為的研發費用率達到了史上最高的22。4%。在整體營收大幅下滑的情況下,華為仍然新增了2000名研發人員使其研發人員總數在2021年達到10。7萬人,由此其研發費用也增加了7。7億人民幣達到1427億。華為將其解釋為“堅持對雲、人工智慧、智慧汽車部件及軟體根技術等面向未來研究創新的投入,及保障業務連續性等方面的投入”。

但在“面向未來研究創新”轉換為新增的業務收入之前,華為需要考慮的是如果其營收規模在供應鏈危機和市場壓力的雙重影響下持續縮減,及至上文分析的4千至5千億的水平時,華為還能在多長時間裡維持住10萬研發人員的體量?

華為的銷售管理人員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2021年華為包括研發人員和銷售管理人員等在內的員工總數仍然維持了19萬以上規模,相較2020年只減少了2000名員工。但幾乎同等規模的員工,在2020年實現的銷售收入是8914億,在2021年則只有6368億;華為上一次實現6千億的銷售收入是在2017年,當年的收入為6036億,但員工規模為17。8萬,其中研發人員只有8萬,均比2021年少了約2萬人。

19。5萬的員工規模,對應的是包括工資、獎金、福利等在內的1645億僱員費用。銷售收入下降導致華為從銷售商品及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裡收到的現金大大減少,而支付給僱員的現金則保持不變,這必然會對華為的現金流產生巨大的影響:

華為在2021年收到的來自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的現金為7089億,同比減少了28%,而支付給供應商及僱員的現金為7014億,所剩餘額僅為75億人民幣,只是加上出售榮耀等其他經營活動的521億淨現金流量後,才最終實現了597億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

華為新一輪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雖然597億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2020年增長了69。5%,但綜合其投資和籌資活動使用的現金流量淨額之後,華為在2021年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還是減少了400億

(2020年是淨增加了60億)

;再考慮匯率變動的影響,華為在2021年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年末餘額為1284億,同比2020年下降了26%。

現金流是一個企業的生命線,1284億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雖堪稱雄厚,但不要忘了華為19。5萬員工的僱員費用每年就要需要1645億。所以任正非在最新講話中要求“財務要做好現金流的規劃,危難時期主要是要造血”。

為了“保障公司面向未來研究與創新的持續壓強投入,以及業務連續性等的投入”,華為2021年底的長短期借款餘額較年初增加了333億人民幣;但資金都是有成本的,華為在2021年共產生了61億的借款利息,同比增加了27%。

進入2022年後,華為的現金流壓力在進一步增大,從1月初到8月初的7個月時間華為密集地在國內債券市場上進行了7次發債,募集資金240億,為2021年全年的3倍,這也反映出體量龐大的華為當下對於資金輸血的渴求程度。

綜合華為所面臨的上述供應鏈危機、市場壓力和財務風險來看,任正非這次在華為內部再提“華為的冬天”的預警,顯然已經不再是居安思危,而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美國對於華為的外部打壓依然沒有緩解的跡象,國內運營商的5G投資高峰已過,經濟下行帶來終端和企業市場的需求走弱,華為的整體營收規模持續走低已是大機率事件。所以任正非才在內部講話中強調“華為對未來過於樂觀的預期情緒要降下來,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活下來,有質量地活下來”。

為了“有質量地活下來”,任正非強調“華為生存基點要調整到以現金流和真實利潤為中心,不能再僅以銷售收入為目標”,可見面對供應鏈危機和市場壓力,任正非對於華為銷售收入的繼續下滑已經有了戰略預期。

“以現金流和利潤為中心”來確保公司健康的活下來,華為或許需要按照4000億至5000億的營收規模來匹配相應的人力資源和研發投入,才能實現運營成本和費用的大幅度降低。

所以,任正非給華為提出的要求是“縮減“和“收縮”:“未來幾年內不能產生價值和利潤的業務應該縮減或關閉”“做不好的資源消耗巨大的業務不如關閉以後開放讓別人去做”“我們要在市場結構上調整,研究一下哪些地方可以做,哪些地方應該放棄”“堅持實事求是,在市場上的收縮要堅決”“很多業績差的邊緣業務一定要砍掉”“不能創造價值的業務就是很低的獎金,甚至沒有,逼這個業務自殺,把寒氣傳遞下去”…… 肅殺之氣溢於言表,每一句都在傳遞著“寒氣”,而寒意凜然的刀鋒所指,是業務,亦是業務背後的人。

由於所處行業和自身境況的不同,外界無需對任正非“全球經濟衰退”的冬天論做擴大性的解讀,但對於華為19。5萬名員工以及華為相關業務的供應商、合作伙伴而言,儘早尋找棉被和棉襖為華為這一輪前所未有的“寒冬”做好準備,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ICT解讀者(ID:Communication_xie)

,作者:老解1972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