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私域,逃不開“加個微信”

開啟抖音、美團、淘寶等App,你會發現許多帶交易屬性的平臺,都在做私域管理的功能。而反觀大家社交常用到的微信,私域管理功能做的並不如其他平臺全面。但賣家和大V們,依舊樂於加粉絲和消費者的微信,這是什麼原因?歡迎閱讀本期每週精選,和你一同探討~

做私域,逃不開“加個微信”

點個外賣,不知不覺加入了外賣門店的粉絲福利群;

買完衣服,都確認收貨了熱心的商家客服依舊不停地給你推送本季新品上季折扣;

刷刷影片,點個關注馬上出現了粉絲群的引導,一想到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漂亮小姐姐更新的動態,手比腦子還快,點了加入。

做私域,逃不開“加個微信”

左:美團 | 中:淘寶 | 右:抖音

這是不是你的日常?作為網際網路老玩家,面對這些明晃晃寫著“私域”兩個字的操作,大抵已經見怪不怪。

私域,大家的共識是私域能夠多次觸達粉絲/客戶,從而達到更好的轉化或復購效果。即便知道被拉入私域流量池的自己,在賣家和博主眼裡,是一顆茁壯成長的韭菜,但基於“有羊毛不能不薅”、“有折扣不能不享”、“有好處不能不賺”的原則,使用者往往抱著“說不定哪一天自己就剛好需要“的想法,並不介意各大App的聯絡列表裡再多一個社群。

而對商家和博主來說,用好了私域,百利而無一弊。所以無論是什麼平臺,只要有交易,多少都會往“私域管理功能”這塊下些功夫,或者是計劃下功夫。

但一個奇怪的現狀是:其他App積極地引導賣家和博主做私域,相反,微信的私域則是極其剋制。基於此,賣家和博主竟依舊覺得“加到微信”才是最香的。

為什麼其他App設計了很多幫創作者管理私域的功能,而微信不做?為什麼做私域,又逃不開“加個微信”?我們和天天問小夥伴討論了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天天問每週精選第202期:為什麼抖音設計了很多幫創作者管理私域的功能,而微信不做?

文章內容部分來源於@半壇老蔡 @大魚燉海棠 @蝸牛 @產品經Lee @阿啵呲嘚 的精彩回答。

一、為什麼各平臺都積極幫使用者管理私域?

各個平臺在私域上面花的力氣可不少,許多微信不能做的事,但其他平臺可以。如短影片平臺,抖音的創作者在私信模組,會按照粉絲的行為給粉絲自動打上標籤,如:最近下單的、鐵粉、普通粉絲等等標籤;可以設定對使用者的關鍵詞進行自動回覆等等。

做私域,逃不開“加個微信”

抖音App:私信自動回覆功能宣導

為什麼電商、外賣、短影片等等平臺,都在積極幫助使用者管理私域?這就得從平臺和賣家/創作者的關係說起。

平臺的私域管理工具,多是面向企業或大V群體,目的是為了幫助企業、大V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粉絲客戶,帶來經濟收益,如產生轉化和復購,如產生互動和評論。只有企業、大V的利益得到保障,平臺才能更好地實現商業化,帶動更多的生意。

還是拿抖音來舉例,使用者進入到粉絲群后,創作者在釋出作品或開直播後,會第一時間在群內更新,加強觸達。

對創作者而言

,就有以下好處:

1. 能夠節省分發的精力。

如創作者小A有50000個粉絲,其中互相關注了200人,將最新的作品分發給200人,需要轉發200次,但如果這200人都在群裡,則只需要轉發一次,一對多的群營銷大大節省了創作者分發的精力。

2. 為作品推薦打下資料基礎。

抖音的演算法,是基於冷啟動流量池內的完播率、點贊、關注、評論等資料,將資料表現良好的作品推向下一個流量池,讓更多的使用者看見。

當釋出作品後,創作者將作品分發到粉絲群,就能夠在第一時間觸達到關注自己,對自己有認可度的粉絲。這樣一來,冷啟動就能在短時間內將資料提升上去,便於演算法加大推薦的力度。

而對抖音來說

,幫助使用者管理私域的好處也顯而易見:

1. 提升創作者的使用者體驗。

由於私域管理工具面向的是創作者,因此普通使用者用不上,而且不影響它的產品體驗和定位。但有利於創作者管理自己的粉絲,以實現更好的影片資料、轉化資料,總體而言是更有利於使用者體驗的功能。

2. 拓寬抖音商業版圖。

抖音做私域不僅是利好創作者,也能夠起到反向的促進作用,私域裡面的粉絲產生購買和復購,也可以藉助跟粉絲的互動和分享,反向影響到公域跟商域流量的效率,帶動更多的生意。

二、為什麼做私域逃不開“加個微信”?

那為什麼在各平臺裡做私域已經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創作者和賣家們還是想要“加個微信”?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1. 微信的使用者黏性更高。

對於很多人來說,微信相比其他應用的開啟頻次及使用時長,都要更高。畢竟可以一天不買衣服、不點外賣、不看短影片,但一天都不回工作訊息,啊不,是一天都不和朋友吹水聊天。

所以相比起微信,其他的應用有點像是“工具”,去消遣、去購物、去打發時間,用完就走。加了微信後,發的訊息、朋友圈、公眾號、影片號等等,都有更大的機會被潛在客戶看見。

2. 營銷規則寬鬆

其他平臺基於商業化性質,多少會有些營銷規則的限制。如聊天中不能用一些敏感詞、違規詞,否則可能會受到處罰、封號,哪怕你說的敏感詞僅僅只是提到了平臺的競品名稱。但微信發言只要遵紀守法就行,在營銷方面的限制並不多。

3. 便於將流量私有化

如果不小心觸碰了平臺的紅線,很可能被封號或關閉店鋪,粉絲一夜清零。將使用者匯入到微信不失為是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決策,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三、為什麼微信不過多幹涉私域?

如果說其他平臺為了做私域各出奇招,想盡辦法把創作者、賣家、使用者都圈在平臺內,那微信的態度更像是一個旁觀者:標籤你自己建,社群你自己管。它做了,但做的沒有那麼全面,做的很剋制。

在私域流量這個概念最早興起的時候,在狹義上,指的就是基於微信生態搭建的私域流量體系。我們想想看:

個人號可以對聯絡人設定備註、標籤;

朋友圈可以設定展示時長、向指定使用者開放;

社群200人以下可以直接掃碼入群;

小程式可以自登陸

……

這些其實都是現在很多私域流量的玩法,只是放在微信生態內,我們對很多功能已經習慣了,當成一個基本的社交屬性,而沒有去考慮私域的價值。

從另一個角度,微信除了個人號以外,還包括公眾號、小程式、社群、微店、影片號以及企業微訊號;在微信生態內,這些流量載體都是可以無障礙進行相互引流、多方位觸達使用者。

為什麼微信要用其他流量載體承接私域,而不是用微信個人號本身來干涉私域?使用者@半壇老蔡 說:

這與微信的產品哲學有關。

微信本身沒有所謂的加粉、關注這些概念,它只有一種關係:朋友。無論你倆是陌生人,還是長輩晚輩,加了微信,就是朋友關係。這是一種雙向平等的關係。

正是因為這種關係的存在,所以微信一直在維護這種氛圍和調性,防止過度商業化,包括它後來的小程式,也是隨用隨走的邏輯。他本身不過度運營使用者,也限制使用者過度運營“朋友”。雖然你可以用微信做很多事,比如社群運營,但它本身並不提供引導,也不提供運營工具。

它把加粉、關注、帶貨這些事,留給了企業微信、公眾號、影片號、小程式。

四、結語

其他平臺費盡心思做私域運營工具,希望B端帶C端,更好地商業化。

創作者和賣家費盡心思把粉絲匯入微信,希望加強觸達,提升轉化。

微信堅守社交定位,避免微信淪為少數人打擾大部分人的商業工具。

啊,這是什麼“我愛你,你愛她,她誰都不愛”的狗血劇情!

關於“為什麼抖音設計了很多幫創作者管理私域的功能,而微信不做?”,你有什麼看法?點選下面的連結,一起來聊聊吧~

#天天問神回覆#

「天天神回覆」是天天問的一個新欄目,致力於發現天天問小夥伴的精彩語錄。抖機靈,大夥兒也是認真的!如果喜歡,記得點選問題連結,和TA一起互動吧,我們也在這裡期待你的發言喲~

@韓世雯:作為產品經理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是怎麼去“說服”,而是“他為什麼反對吧”?

@孫楊才是90後創業:你沒做過餐飲,裝包是流水習慣,你不用餐具,我得習慣性放筷子後再拿出來,而不是不放,非常強迫症快瘋了。

@五十:股票程式碼放在右上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