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的優勢到底在哪裡,實在智慧的優勢就在哪裡

RPA作為一種新的技術,其目標還是為了促進工作的執行。與傳統的“加人”、“上系統”相比,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首先,成本上:對開發人員能力背景的要求並不是很高,有計算機背景最好,即便是其他專業的也能學會,基本上可以稱得上零基礎要求。

RPA相關開發工具授權費用與傳統軟體相比不算高,而且隨著這個市場上產品的不斷豐富,有大量的開源免費軟體提供出來,對於應用規模不大的企業已經能夠滿足需要。RPA完全可以部署在普通PC機上,使用企業內閒置的PC機就可以,硬體投入極少。RPA與其他系統互動的時候是模擬使用者原來的操作行為,不需要其他系統配合開發介面,節省一筆開發費用。

其次,效率上:RPA開發入門很快的,普通的初級程式設計師能夠做到一週入門,一個月開始有產出。RPA開發速度快,大量的行為已經被標準化、模組化,開發者不再需要對功能編寫程式碼,而是變成了找到動作,拼到適當的位置。因為不需要和其他系統對接,因此減少大量的商務、溝通、介面開發、聯調測試的時間。

最後,質量上:在一些大量重複的業務操作上,人為因素引起的差錯總是在所難免,但是RPA是依據規則開展的,能夠避免“粗心大意”的錯誤。但是我們需要看到,這種優勢不是壓倒性的。在成本上,塞點活兒,也未必需要再招人,“加班不加人”的現象無處不在。而在效率和質量上,RPA與設計執行良好的資訊系統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

RPA的優勢到底在哪裡,實在智慧的優勢就在哪裡

我認為,理解RPA的優勢或許不能侷限在技術層面上,RPA有幾個特質最為吸引人。一個是它的低侵入性,模擬操作不做介面除了節省費用、提高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方案推行的難度。以報稅機器人為例,和各地政府系統對接原本幾乎不可能實現,但是透過RPA,就變成了了可能。這一點在處理和外界(政府、客戶、供應商、第三方)的流程過程中將發揮傳統資訊系統很難實現的作用。業務流程將從企業內拓展到企業外,從而真正能實現端到端流程的打通。一個是它的敏捷性,因為它開發、測試、部署上快,因此RPA對一些需求就能夠快速響應,而且因為變更的成本足夠低,因此對外界環境、需求變更就能夠充分響應。

最後是它的低門檻性,原本需求掌握在業務方,技術掌握在IT部門,需求從發現到設計到開發到最後真正交付,每一個階段都經歷著漏斗,IT真正實現的只是業務需求中的一小部門,大量的需求是藏在海面下面的。但是因為RPA的低門檻性,業務人員將有可能實現自己的需求,尤其是個人任務方面的自動化需求,“未來人人都是程式設計師”也許就是不再是個夢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