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作為資產,如何產生價值 | 2022全球數字價值峰會

9月27日-28日,由鈦媒體與ITValue共同主辦的2022全球數字價值峰會深圳站在深圳星河·領創天下舉行。此次峰會以“復甦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聚焦“資料”議題,在數字化經濟大潮下,從資料驅動業務轉型、資料交易、資料營銷、產融結合、供應鏈創新等多個維度,探討“資料掘金”的新突破口。

在大會第二日的圓桌討論中,鈦媒體集團聯合創始人、ITValue發起理事劉湘明對話華潤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解決方案部總經理賈宏松,以及深圳資料交易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王冠,一起探討資料作為資產,如何產生價值?

華潤集團2021年11月底成立了華潤數科。華潤數科作為華潤集團重點培育的數字科技業務單元,是華潤集團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者與數字產業化核心平臺。在此之前華潤數科是服務於華潤集團內部的數字化和資訊化建設團隊。

談及到內部資料工作,賈宏松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制約要素就是整個資料治理長週期的資金投入。這應該是目前所有企業面臨的問題。

同時,她還表示,全面提升業務數智化水平是華潤集團十四五期間的七大戰略舉措之一,內部的資料策略遵循兩個方針。

一是“以用促治,場景驅動”。希望業務單元等各級主體,首先要把資料用起來,要有落地場景,能賦能業務,在使用資料的過程中,我們對資料質量、對資料治理的訴求自然發生。

二是“夯基治數,上雲入行”。“上雲”是指所有的系統資料需要上到內部華潤雲平臺,“入行”是指資料銀行,讓資料成為資產。華潤集團參照了深圳市釋出的資料交易政策,制定了內部對資料治理的管理辦法。在華潤集團內部,“上雲入行”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從有資料,到資料治理可用,再到發揮資料價值,這是三步走策略。

王冠從資料交易所的角度來看,認為資料確權相關立法有待進一步完善。因為資料交易涉及到多方市場參與主體,如何去構建可持續的產業生態,最重要的是明確權益分配機制,所以資料確權在裡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希望資料確權相關的立法儘快完善。

以深圳資料交易所為例,目前已引入全國348家交易主體參與市場,其中資料商74家,資料提供方85家,資料需求方189家。資料交易市場供需不太平衡,供給方相對較少,需求方較多,同時第三方服務機構和資料商的數量也不豐富,深圳資料交易前幾年的工作重點都不是提高交易額,而是培育市場生態。

此外深數交也在幫助企業治理資料資產。“我們現在接觸到大部分的企業,目前的資料流和業務流還沒有完全拆分,企業把資料和IT放在一起管理,沒有意識到資料其實和IT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邏輯,所以我們在推動一些企業進行內部的數字化轉型時,先推動他們對資料價值的理解,讓他們把資料流、業務流、技術流跟資訊流拆分,最後才能做資料資產價值挖掘和變現的事情。”王冠表示。

以下為現場實錄,經鈦媒體編輯:

劉湘明:第一個問題,我想請問幾位嘉賓,你們覺得在現在需要挖掘資料的價值,還有哪些懸而未決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

賈宏松:

華潤集團2021年11月底成立了華潤數科,在此之前華潤數科是服務於華潤集團內部的數字化和資訊化建設的團隊。

從我們的切身的體會來講,做內部資料的工作,非常重要的制約要素就是整個資料治理長週期的資金投入,這應該是目前所有企業面臨的問題。

華潤集團做資料工作在央企裡面算走在前面的。我們從2010年左右年開始做主資料,包括資料平臺的建設和梳理,但即使到今天,我們自己覺得在資料層面還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王冠:

資料交易所和企業的關注點不太一樣,

我們認為資料確權相關立法有待進一步完善。因為資料交易涉及到多方市場參與主體,如何去構建可持續的產業生態,最重要的是明確權益分配機制,所以資料確權在裡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希望資料確權相關的立法儘快完善。

從市場參與主體來看,目前深圳資料交易市場無論是在交易額,還是在交易活躍度上,已經領跑全國。目前已引入全國348家交易參與主體,其中資料商74家,資料提供方85家,資料需求方189家。大家可以看到供需有一點不太平衡,供給方相對比較少,需求方又很多,同時第三方服務機構和資料商的數量也不豐富。深圳資料交易前幾年的工作重點都不是提高交易額,而是培育市場生態,需要更多的市場主體能參與到市場裡來,才能真正把整個市場的活躍度提升上去。

我們關注國家法規對資料交易所在資料交易市場裡的功能和定位。據我所知,深圳市的資料交易相關管理辦法正在編制和完善過程中,未來,將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保證資料合規流轉。同時,我們瞭解到,今年中央也出臺了中央企業資料合規相關管理辦法,要求央企國企都要設立首席合規官。因為資料應用與流轉涉及到諸多合規的問題,所以希望透過法規儘快地明確資料交易市場參與主體及其職能,包括資料交易平臺等行業基礎設施需要承載的功能和定位。

劉湘明:王總,請教您一個問題,數交所對大部分企業來說是比較神秘的,如果一家企業想參與到資料交易,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參與交易呢?

王冠:

我們現在正在打造一個高效、可信、安全的新型資料交易資訊化平臺,這個交易平臺將於不久後正式上線。我們瞭解到,很多資料交易場所目前都是在內網和專網執行的,沒有公開面向市場上所有的機構,所以首先第一步應該是到資料交易所去註冊會員,你得有一個市場參與身份,類似於使用者名稱和登入密碼才可以參與市場交易。但市場還是有相當的准入門檻,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參與到資料交易市場中來。

從合規

維度

來說,首先

我們

比較關注公司本身的資質

,包括註冊資本金、法人結構治理是否合理等,另外企業本身有沒有誠信或者合規問題,包括之前有沒有失信被執行、被行政處罰的情況,這些都是會重點觀察的。同時還有社會評價,比如說輿情,是否有特別明顯的負面新聞,這些問題都會導致整個公司的治理結構不穩定,會影響參與資料交易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另外

我們會更關注公司本身的資料治理能力和資料安全能力

這些國家已經在出臺相應的標準,例如工信部目前在推的DCMM資料相關治理規範。我們瞭解到,工商銀行、南方電網在DCMM的評級等級非常高,我們在和南方電網共同建立資料交易專區,把電力資料應用到徵信和金融風控的場景,這是前期做的一些探索。

後續隨著國家資料要素基礎制度、地方法律法規陸續出臺,會明確資料交易市場參與者的角色,是資料提供方還是資料需求方,還是資料商、基礎設施提供方,當中每個角色的要求都不一樣。

在資料商培育方面,

我們更關注

其資料治理能力,以及給資料產品增值的能力

;而第三方服務機構,我們更關注他們在細分領域比如法律、合規、資料合規審計、資料資產評估方面的專業能力;像基礎設施提供方,我們更關注股東背景和服務能力,比如說他的儲存能力、機房情況以及地理位置等。我們對每一方的考察維度都不一樣,指標也不一樣,對於資料提供方和數商來說,目前是要求最高的,因為要求其本身有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相關的資料來源要有明確的授權,而資料確權本身就是行業最大的難題之一。

我剛剛也提到了目前深圳資料交易市場入場交易的主體裡,資料提供方相對比較少,也是因為對於他們資料管理和獲取資料授權的能力要求比較高。

劉湘明:如果要確定資料提供方的資質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王冠:一個月左右,我們以後會對來源看得比較重,因為涉及到很多法律合規的問題,包括安全性問題,對賣方的稽核就沒有那麼嚴格,因為資料買方也會有一些安全、資料使用、能力評估,不會嚴格要求他要證明自己為什麼買,但還是有要求的,

畢竟市場還在培育初期,一開始如果門檻很低,什麼樣的機構都可以參與,很容易把市場做亂,我們一開始是希望把頭部機構拉進來,後續再慢慢培育市場、孵化市場,然後再降低門檻。

劉湘明:賈總您剛剛提到了非常實際的問題,資金投入的問題,這個問題能不能再展開講講,到底有多難?

賈宏松:

我們是消費方以及資料提供方。對於華潤集團來講,我們在戰略定位和在資料上的投入都非常高,華潤集團在十四五期間智數化戰略的“五化”之一就是資料要素化。

華潤集團整體的業態從消費端到生產端都存在。我們內部想做一個數據交易的小市場。華潤集團2010年前後開始做資料,至今有近10年的歷史了。在實操過程中,我們想獲取下屬上市主體的資料也本身面臨著一些風險和問題。

從企業內部單一主體來看,我們內部的策略是兩大點:

一是“以用促治,場景驅動”。希望業務單元等各級主體,首先要把資料用起來,要有落地場景,能賦能業務,在使用資料的過程中,我們對資料質量、對資料治理的訴求自然發生。

二是“夯基治數,上雲入行”。“上雲”是指所有的系統資料需要上到內部華潤雲平臺,“入行”是指資料銀行,讓資料成為資產。華潤集團參照了深圳市釋出的資料交易政策,制定了內部對資料治理的管理辦法。在華潤集團內部,“上雲入行”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從有資料,到資料治理可用,再到發揮資料價值,這是三步走策略。

基於三步走的策略,華潤集團在資料層面上未來五年內聚焦主要目標是,希望這個資料平臺的基礎工作覆蓋到華潤集團近2000家實體企業。

對於多元化集團而言,數字化建設面臨的困境以及管理能力的發揮,我個人感受比單一的產業集團難度大很多。由於業務單元的水平不同,我們在集團內部做了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也就是把所有集團在資料層面上的成熟度、水平做了一次評價。整個集團是屬於穩健級的資料治理水平,實際上很多業務單元水平跟整個集團的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麼,如何把資料的質量治理抓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做一些資料交易?華潤數科旗下子公司華潤網路,專門做會員體系的打通。華潤網路的主要目標就是把華潤集團下屬所有產業2C端的會員資料打通,會員積分能夠自由交易。這是屬於資料交易的細分場景。

華潤集團的業務涵蓋大消費、綜合能源、城市建設運營、大健康、產業金融、科技及新興產業6大領域。在大消費、大健康領域,華潤集團擁有豐富的2C端會員。2C端會員是華潤體系的重要資產。毫無疑問,會員資產的打通是最能夠帶來直接收益的資料應用場景。

華潤集團在進行集團數字化戰略討論時,認為會員是集團在資料上非常重要的發力點,所以早在2016年專門成立了華潤網路,目前是華潤數科旗下的子公司,主要做2C端會員的打通。

目前,華潤集團內部約1億多的會員基本都進入了華潤通會員體系。透過會員體系的打通,激活了消費品的會員活躍度。例如,太平洋的咖啡是華潤的品牌之一,會員在太平洋咖啡消費所產生的積分可以與華潤永珍城、華潤萬家的積分進行互換。華潤集團對會員資料的確權和定價也進行了場景探索。消費者花了幾百元購買了消費品,這個消費行為所產生的積分可不可以去太平洋買咖啡進行積分兌換?是否可以在永珍城消費停車的時候用積分抵用。其實,會員積分流通,本質上就是後臺財務的結算邏輯問題。這個打通工作也花了非常長的時間週期,目前我們也還在繼續探索中,從自己內部的角度,用一個小小的試點來做資料的探索。

劉湘明:昨天下午營銷論壇也是我主持的,很有意思,昨天我們討論的問題是關於私域流量的未來,原來是公域流量,鐘擺一直往私域流量擺,私域流量的終級狀態,鐘擺不可能轉圈擺,可能還會擺回來,我在想整個會員積分打通的邏輯,我覺得背後是重新把私域流量再打通一遍,再啟用一次,有一點像縮小版的公域流量。現在您覺得效果怎麼樣?

賈宏松:

我們在行業裡做私域流量運營是比較好的,華潤集團在數字化領域,在央企裡排名前列,我們曾經接待過很多地方性國有企業相關的同事,來華潤集團學習。

就我瞭解,在私域流量領域對會員的積分打通,華潤網路做得非常不錯。會員積分不僅可以消費集團內部的產品,也可以消費集團外部的產品。

換言之,華潤網路的積分商城裡有獨立的商城,會員除了可以在華潤內部可以使用,還可以在其他商業領域裡進行使用。所以,會員積分的打通已經形成了小的消費品私域流量的生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吃的苦流的淚大家很少能看到,能看到的只是運營的成果。

鈦媒體萬寧總的分享有一個觀點讓我印象很深刻: CEO抱怨說IT沒幹好,因為IT沒挖掘出業務價值。IT說我沒錢又沒人,我又不懂業務,我怎麼能把這個事情幹好?

我個人是學業務出身的,

但對於做IT這一行,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IT對於業務而言,現在是“戰略助手和業務夥伴”關係

。未來,我覺得IT這個事情本身不僅僅是IT部門的事情,也不僅僅是IT團隊的事情,而是戰略層面的事情,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能力、新引擎。

華潤集團十四五規劃,七大戰略舉措之一是全面提升業務數智化水平,賦能業務轉型升級,原因就是這個事情並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也不是CIO的事情,而是從上到下整個集團戰略的問題。當把數字化轉型提升到戰略層面的時候,大家面對同一個目標的時候,更多討論就聚焦在如何把數字化轉型這個事情做好。只有在文化認知上有提升和轉變,才有利於整體工作的推進。

劉湘明:我特別想了解一下在數交所達成交易最多的場景是什麼?大家會因為什麼場景去買資料?

王冠:

最多的應用場景還是金融,金融裡有幾個主要場景,營銷、風控和投研,金融場景的交易量佔了整體交易額將近50%。本身金融業在各個行業裡數字化的程度就比較靠前。剛剛您問什麼樣的機構可以賣資料,像這樣具備一定的資料治理能力,前期已經把資料作為資產來看待,並且基於資料流已經形成流程化的內部管理機制,他才能考慮資料價值變現這件事情。

我們現在接觸到大部分的企業

資料流和業務流還沒有完全拆分,他

把資料和IT放在一起

管理

沒有意識到資料其實和IT是完全不同的

個邏輯,所以我們在推動一些企業進行內部的數字化轉型時,先推動他們對資料價值的理解,讓他

把資料流、業務流、技術流跟資訊流拆分,最後才能做資料資產價值挖掘和變現的事情。

前期我們也做了大量的調研,資料交易所通常把自己定位成交易平臺,而我們更往前走了一步,深數交正在推動與產業園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共建資料合規工作站,工作站主要的作用就是為企業提供資料服務和諮詢,幫助他們理解怎麼把資料流從資訊流裡拆出來,所以現在有這麼一類渠道,把資料合規工作站作為我們的業務服務觸角往前伸,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我們現在也在做一些資料

的分級分類

工作,比如我們會把資料商分為生態

、認證

、戰略

。生態級作為生態基礎,與交易所共同培育資料市場生態繁榮,而認證級與交易所合作共贏,一起探索資料產品價值如何提升,還有戰略級將突出其標杆引領作用,與交易所共同帶動資料市場快速發展。

在資料產品方面,如果單筆交易金額比較少,但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且交易比較頻繁,我們就把它作為流量型產品。我們還有價值型和示範型資料產品,如果在某些行業裡具備可以複製、可以拓展、可以複用的特質,又能夠把產品的經驗應用於其他行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把它作為一個價值型產品來看待。如果是一些在公益、民生、環保等重點領域具有戰略價值的示範型資料產品,我們可以圍繞這一類高頻的資料交易場景打造行業資料空間。資料空間也是歐盟一直在做的資料流通解決方案,我們現在也非常關注資料空間在中國的落地情況。但因為它是歐盟的標準,所以我們也想把這個標準變成中國自己的標準。因此深數交和華為、數鑫成立了國際資料空間創新實驗室,推進資料空間相關技術和場景的本土化。我們也在找一些重點行業進行場景實驗,看能不能結合資料空間的解決方案方案,比如說工業、醫療,他們都會涉及到資料流通,但對資料的傳輸安全性要求很高。

這就要提到隱私計算技術,這是一種實現資料可用不可見的技術手段。同時資料空間解決了可控可追溯的問題,多種技術手段共同往前走,看哪種方式真的能夠落地解決問題,但目前整體的資料交易市場還是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雖然已經從2015年發展到現在,資料流通方式已經從1。0到3。0,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資料市場還不成熟的問題。

企業還沒有把資料作為一種資產看待,沒有真正意識到資料的價值,

雖然工作很忙,但我們還是要出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就是因為市場仍待進一步培育和引導,要讓更多的企業意識到資料的價值,透過這些方式來尋找資料交易典型場景,同時把可以促進資料流通的技術應用到這些場景中,幫助資料交易更好地達成,包括資料提供方、需求方的價值定位,資料產品和資料商的分級分類,還有開源社群和資料合規工作站的打造,都是從各個維度來幫助資料更好地流通,現在我們還處於打基礎的階段。

昨天下午我去了深圳的文交所交流,大家知道目前中宣部在推文化強國的專案,今年全國文化大資料交易中心放在了深圳文交所,是全國唯一一個文化大資料的交易平臺,他們沒有競爭對手,連第二第三都沒有。文交所十幾年前剛剛成立,最高峰時期全國有四百家文化交易場所。現在,深圳文交所被中宣部選定成為全國文化大資料交易場所,並且是全國唯一一個透過證監會驗收的文化產權交易場所,是因為它連續七年盈利,運營情況良好。他們發展了十年,現在才能為我們勾勒出文化交易市場到底該怎麼發展的輪廓。

前期他們也做了大量市場培育工作,包括推動國家、地方層面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相關的基礎設施,包括文化大資料的基因庫、文化大資料的標本庫、文化大資料的專網。目前他們正在推動文化大資料貿易方面的工作,以及在海外部署相應的資料流通節點。相比他們來說,我們還處於發展的初期,我覺得五年到十年以後,這個市場才可以真正成形,目前只能基於前期的一些實踐探索分享一些經驗。

劉湘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資料,如果這個資料能變成資產,這意味著實現了很多人的夢想可以躺贏,我想請兩位真正參與了資料交易的人,你們覺得這樣的場景有多大可能會實現?另外你們覺得如果能實現需要多長時間?

賈宏松:

我的想法和感受是一定會實現,因為大家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底層的交易定價問題從技術層面上已經解決了,現在更多是應用層面上的阻礙,包括思想意識、立法上、場景上的。但是,具體的時間週期不好估量。

從我們的切身感受和經驗來說,一個場景在以往用小十年的時間,但我相信未來會加速。國家的導向、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技術的支援有利於縮短週期。目前,很多先進的研究單位提出了資料編織、資料AI應用這些新技術。

因為我們現在是屬於政府行為和企業行為,我相信五至十年將有個人的場景覆蓋到每個人。

王冠:

這個問題特別好,我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很高興和賈總的意見差不多,我們都認為這個事情肯定會實現,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隨著所有人的努力和投入,同時國家對資料要素市場的重視,資料交易市場肯定會加速發展。

您剛剛提到能不能躺著讓資料打工賺錢,這是肯定的。我們交易所的營業時間是7×24小時,而其他的交易所都有開市時間,收盤以後要盤點結算,週末可能還要系統維護,但我們和技術團隊討論完,大家認為可能不需要做收盤的時間點,隨時隨地資料都會被呼叫,而且有可能隨著以後人工智慧技術普及的加速,效率會更加提升,白天透過人力去調取資料,晚上人工智慧調取資料,這個事情將會徹底實現。

關於數字資產變現的問題,

我們現在鼓勵企業

資料

提取為

資產時,儘可能

尋找合適的場景,將資料

做成高頻

標準化的

資料

產品

包括

其實資料

交易所希望交易的主要標的也是高頻

標準化的產品,這個產品一旦標準化以後,投入資料治理上的成本會大幅度下降,因為產品

一旦形成

可以無限複用

隨著資料供給側的問題被解決,比如說資料在更新的頻率、更新的時間、傳輸的方式不同,可能會有一些形態上的變化。但總體來說,我們還是希望在交易所也能夠打造一些高頻標準化的資料使用場景,能夠時時刻刻提供交易和服務,這是我們目前的規劃。

根據國外的實踐來說,資料錢包是根據個人資訊可攜帶權進行的科技金融創新,當你把資料所有權的收益放進一個錢包,你把個人的資訊提供給其他人使用,每用一次都要給你付費,這個錢可能就透過某些渠道直接到了你的資料錢包裡,所以你真的可以躺著參與資料要素流通的價值分配,而且不單是企業,個人也可以。

我們主要從合規發展和探索市場的角度出發,目前的參與主體還是以企業為主。未來個人就可以作為資料的提供者或者使用者、購買者,都是有可能的,包括資料商,他也有可能是個人,只要這個人有想法和能力,資料交易所提供中央廚房,把不同種類的菜都切好,甚至準備好調料和餐具,他可以隨時隨地找到一口鍋,把菜放在一起炒好拿去賣,這是我們希望資料交易所最終能達成的社會效益。

劉湘明:我們的資料現在已經被大規模地無償使用,將來在這種特別典型的個人場景下,我們有沒有可能收錢呢?比如向頭條、淘寶收錢。

王冠:

我已經在國外看到了應用落地的可能性。深圳有一個特別好的基礎設施,就是鵬城雲腦,它解決了很多資料算力的問題,鵬城雲腦的算力是非常強的。從我們和鵬城實驗室的領導溝通來看,他們希望讓算力像電力一樣隨時可用,未來完全有可能實現支撐算力進入每一筆交易,但這肯定不是單一的技術應用,而是多技術的融合發展。

包括一直提到的區塊鏈,資料交易和流通諸多環節必須要可追溯,所以要上鍊,做成智慧合約的形式,多種技術都在逐漸走向成熟,我們離那一天已經不遠了。從技術成熟度曲線來看,現在所有技術成熟的時間越來越短,很多技術從誕生到成熟就是五到十年的時間,如果把所有支撐資料交易的技術參照該曲線來做量化評估,可能資料資產變現的事情還會繼續加速。

我們覺得這個事絕對有可能,另外深圳絕對

有潛力、有能力為全國打造先行示範的標杆

賈宏松:

我談一點感受,剛剛劉總也問得很直接,我們個人有沒有可能有錢包收這個錢,資料交易這個領域,剛剛有一張圖講得非常好,有一個政策的爆發期,市場的熱度,接下來就有一個冷靜期,再往下,我理解還有一個真正要和社會、經濟生活結合在一起的應用期,個人能收到這筆費用還有一定的週期。

但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機構可以實現,比如也有基金公司,銀行也會有理財產品,這是B2B交易過程中,中間有一個B端拓展到C端產生資料利潤分配的階段,這種方式在未來更容易真正讓資料對個人產生收益。

我理解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應該會有B2B2C的環節,最後到B2C的環節實現,因為從消費領域的發展來講也可以感受到,原來只能在商場買東西,後來可以在網上買,後來個人和個人可以交易,我個人感受未來在資料交易層面應該也有類似的路徑可以模仿或者追尋,然後把整個程序縮短。

我理解在行業發展過程中,應該會有B2B2C的環節,最後到B2C的環節實現,

因為從消費領域的發展來講也可以感受到,原來只能在商場買東西,後來可以在網上買,後來個人和個人可以交易,我個人感受未來在資料交易層面應該也有類似的路徑可以模仿或者追尋,然後把整個程序縮短。

劉湘明:好的,謝謝幾位嘉賓,謝謝各位嘉賓精彩的分享!這麼複雜的話題,講得這麼透徹,謝謝!上午的議程到這裡結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