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搭建會員體系?

會員,是透過會員權益激勵客戶行為,捆綁客戶持續使用產品和促進消費的一種運營方式。為什麼要搭建會員體系呢?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為什麼要搭建會員體系?

一、什麼是會員體系?

1. 什麼是會員

平臺為了吸引客戶成為會員,以及捆綁這些客戶後續的使用和消費行為,會為會員提供有一定價值的專享權益。

為什麼要搭建會員體系?

例如,成為會員後的消費可以積累積分,在後續的購物中,可以享受更多的優惠。

舉個例子:

小美經常會購買化妝品護膚品,有次逛街時,在絲芙蘭店裡購買了商品。

結賬時得知絲芙蘭會員消費可以積累積分兌換一些禮品或折扣權益,小美想著之後應該還會再來購物的,就辦理了會員。

因為絲芙蘭會員消費可以積累積分兌換優惠的。所以成為絲芙蘭會員後,小美在平時需要購買化妝品或護膚品時,就會優先去絲芙蘭看看。

由於小美的持續消費,會員等級不斷提升,可以享受的優惠力度也越來越大,小美漸漸地開始首選就是在絲芙蘭進行購物了。

這些成為絲芙蘭會員後可以獲得的會員專享權益,捆綁了小美后續的持續消費行為,讓小美在絲芙蘭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消費購買。

在客戶成為會員後,後續又產生相同需求時,平臺就會優先被考慮和選擇。從而,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獲得優勢,客戶在平臺中產生消費的機率也就會更大。

因為已經是會員的客戶,在做消費決策時,就會將消費後可以獲得的會員權益,也納入考慮範圍。

從而讓客戶感覺到在這裡消費,是價效比更高的。因為,相同的成本,可以收穫更多東西。

例如,購買一個產品,不同的平臺中可能價格相差不大。但在自己是會員的平臺中購買時,就可以積累會員積分,後續可以透過積累的會員積分,享受到會員權益所帶來的優惠與好處。

為什麼要搭建會員體系?

可以看到,在二次消費的場景下,會員系統能夠讓平臺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獲得被會員客戶優先考慮的優勢,從而提升客戶在平臺的消費可能性。

為了進一步提升會員客戶的消費行為,還可以為會員設定不同的等級,不同等級可以享有相應等級的特權。而會員等級越高,享有的特權往往價值也會更高。

會員客戶為了獲得和享受更多、更高價值的會員權益,需要進行等級升級,而等級升級又要求會員客戶產生一次又一次的消費行為。

為什麼要搭建會員體系?

從而,透過會員等級,提升了會員客戶在平臺下的持續消費行為。

2. 什麼是會員體系

平臺為了讓會員客戶持續不斷地產生希望客戶發生的行為。在會員的成長路徑中,會設立

會員等級

,制定一些希望客戶完成的

會員任務。

完成後,可以獲得

會員積分

和提升會員等級,從而獲得更多和價值更高的

會員權益

。在這些業務行為的背後,都對應著各自的一套管理系統。

1)任務系統

為了增加客戶在平臺中產生的沉沒成本。可以透過設定任務、完成後獲得積分的方式,引導客戶完成任務並不斷積累行為成本,從而增加客戶後續捨棄使用該平臺的成本。

這些希望會員完成的任務,透過

任務系統

進行設定和發放給會員,引導會員完成任務。例如,完成一次消費行為的任務,就可以獲得消費金額等比例的成長值和積分。

2)積分系統

可以看到,在完成任務到獲得權益,這中間還有

交換的媒介“成長值”或“積分”。

“成長值”和“積分”作為交換的媒介,可以直接使用分值去衡量任務價值,再透過分值去匹配權益價值。

例如:

完成一次簽到,行為價值較低,可以獲得5積分。

完成一次50元以上的消費,行為價值較高,可以獲得100積分。

100積分可以兌換一張10元優惠券。

現實世界中,平臺提供的權益價值基於現金衡量,因此權益價值的顆粒度與現金相同。例如人民幣的價值,最小單位是“分”,那麼權益價值的最小單位,也是“分”。

而客戶的某些單次行為,產生的價值其實是比較微妙的、很難衡量的。例如,簽到打卡行為,可能只是讓客戶對平臺產生了更多一點的使用習慣,甚至不一定會產生價值。

因此,

客戶單次的行為價值,可能是比權益價值的最小單位“分”還要更低的。

為什麼要搭建會員體系?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直接用權益價值的最小單位“分”作為行為價值的標尺。那麼,當平臺的使用者數量和使用者行為的量級逐步增加、日積月累時,對於那些低價值的使用者行為,平臺會不斷產生真實的成本付出,但是與之對應的卻是不確定價值的收益。

例如:

假設平臺平均每天有10w的使用者會產生5次低價值使用者行為,這些任務行為給到的權益價值最低為1分錢。

那麼,每天就會產生5000元的成本(100000*0。01*5)。但是這些行為對應能產生的價值,卻不一定有多少,甚至可能沒有產生什麼價值。

因此,可能帶來高達5000元的虧損。

另外,為了匹配行為價值的顆粒度,分值在與貨幣的換算機制中,最小單位的分值對應的實際價值往往是低於貨幣的。也就是1分錢能夠換算出大於1的分值數目,例如0。01元等價於10積分。

因此,對於同一個任務來說,使用分值和使用貨幣去描述這個行為任務完成後的價值時,分值的數字,總是會大於貨幣的數字。例如下述例子中的數字10、數字1和數字0。01。

例如:

平臺內的積分換算體系為,10積分=1分錢。當某個行為的價值為1分錢時,可以描述為“完成該任務可以獲得10積分”、“完成該任務可以獲得1分錢”或“完成該任務可以獲得0。01元”。

基於錨定效應,受第一眼直觀的影響,數字10和數字1還有數字0。01相比,顯然前者看起來大於後者。直觀感受上,“似乎”可以獲得更多價值。

因此,

透過分值去描述任務價值時,會對會員產生更大的吸引力。認為完成這個任務可以收穫更多的價值,產生更大的動機去完成會員任務。

由此,衍生出了“成長值”和“積分”,作為任務價值和權益價值的轉換器,透過分值換算匹配兩者的衡量顆粒度,從而進行價值匹配。

同時,使用分值對價值進行衡量和描述時,也能夠對會員客戶產生更大的吸引力。

“成長值”和“積分”,這些累計的分值作為完成任務到獲得權益的交換媒介,可以透過

積分系統

進行管理。

3)等級系統

為了吸引會員客戶持續地使用產品,我們可以再對會員進行成長階梯的設計。在平臺中劃分幾個會員等級,不同的等級配備對應的會員特權,等級越高,提供價值越高的權益。

在上文中已經介紹了,那些我們希望客戶在平臺裡產生的行為,會透過設定任務給到客戶。客戶完成後,可以獲得“成長值”或“積分”。

在客戶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成長任務後,成長值就會持續累計,越來越高。

那麼,既然已經有“成長值”作為客戶持續行為價值的累計方式和衡量標準了。

為什麼還要有“會員等級”呢?

因為在會員的成長過程中,隨著任務的完成,成長值會是一個一直在變化的數值。而當我們把成長值轉換成等級後,一個分數段對應一個等級,在成長值對應的分數段內,等級不會變化。

因此,會員客戶可以更好地記住自己當前的會員等級,以及等級背後對應的會員特權。

形成記憶後,客戶會記得自己在某個平臺中存在的會員身份以及所擁有的會員權益。並且為了升級到當前的會員等級,是透過持續的行為成本和消費成本的積累而來的。

那麼,在後續行為和消費過程中,會員客戶會因為自己在平臺中擁有的會員身份價值,以及切換使用新平臺的成本。

而更加傾向於在現在的平臺中產生行為和消費,提高了會員客戶持續使用當前產品的可能性。

在會員體系中,透過

等級系統

對會員進行等級的劃分,每個等級背後有對應的會員身份價值。

二、會員體系能帶來什麼價值?

客戶產生需求時,市場上有很多同類產品可以選擇。對於平臺來說,希望提高自己被客戶選擇的機率,從而提高客戶在平臺中消費的可能性。

那麼,會員體系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首先,讓客戶“想起來”有這麼一個平臺。

因為在這些自己是會員身份的平臺中,客戶在過去透過持續的行為積累不斷升級,才獲得自己的“會員身份”。

客戶對自己的會員身份形成了一定記憶,記得自己在某個平臺上的會員身份。

因此,客戶產生需求時,會透過自己的會員身份,優先聯想起那些自己是“會員身份”的平臺。

其次,讓客戶能夠決定在這個平臺上消費。

在會員體系中,平臺為了吸引會員,會給會員客戶提供一定價值的會員專享權益。例如消費折扣或消費後可以積累積分,積分累計後又可以兌換專屬禮品。

那麼客戶在做消費決策時,就會將會員帶來的附加收益也納入考慮範圍中。付出相同的成本,卻能有更多的收穫,這是一個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會員客戶也就更加願意在自己是“會員身份”的平臺中進行消費。

從而,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讓平臺被會員客戶優先考慮,願意在平臺上消費。

為什麼要搭建會員體系?

三、小結

會員,是透過會員權益激勵客戶行為,捆綁客戶持續使用產品和促進消費的一種運營方式。

在會員業務開展的過程中,會涉及設立會員等級、制定會員任務、累計會員積分、獲取會員權益,這一系列的業務行為。而在這些業務行為的背後,都對應著各自的一套管理系統,形成了會員體系。

運用會員體系後,當客戶產生需求時,能夠讓平臺在同類產品的競爭中,被會員客戶優先考慮,從而提高客戶在平臺上持續使用和消費的意願度。

以上,感謝閱讀~

本文由 @q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