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為什麼要反對《贅婿》中的秦相,反對的人不是劉伯溫而是他?

《贅婿》北征的天時地利人和,秦相、寧毅不都分析得很清楚了。三國割據的戰亂年代,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不然就只有做亡國奴的份了。而現在要兵力有兵力,要軍備有軍備,要時機有時機。那麼德高望重、計謀深遠的太師為什麼不惜冒亡國的風險也要搞秦嗣源,反對北征呢?

劉伯溫為什麼要反對《贅婿》中的秦相,反對的人不是劉伯溫而是他?

其實很簡單,站在他的角度。秦相是更大的敵人。如果朝堂裡只有秦相的聲音,那他就失勢了。作為一個醉心權力一人之下的人接受不了,在他認為就算破壞了北征。接下來也會和以前一樣上交歲布給金國而己,而不是亡國。

劉伯溫為什麼要反對《贅婿》中的秦相,反對的人不是劉伯溫而是他?

這個皇帝也醉心帝王平衡之術。一會支援秦相,一會支援太師,讓雙方都不做大。帝位就穩了。站在皇帝的角度,一個胸無大志偏安一隅的皇帝,根本不想打回丟失的國土,安安穩穩做他的皇帝不香嗎?出兵萬一敗了可能連皇帝都不能做了,每年花點錢進貢給敵國就能安穩了。太師估計也看出皇帝的心思,而且每年進貢的油水有多少啊,這萬一讓秦相出兵攪和了,權敗都丟了,他可不要玩手段阻止北征了。

劉伯溫為什麼要反對《贅婿》中的秦相,反對的人不是劉伯溫而是他?

他只是替皇帝說出來皇帝不能說的話。奸臣可怕,但忠臣也很可怕,首先你也看不出他是奸是忠,是不是忠臣上來都要架著你:“收復燕雲十六州啊。”“完成未竟的事業啊。”“成為不世明君啊。”所以太師就有了存在的意義:幫皇帝拿捏這些“忠臣”,幹髒活,同時又能保持皇帝的明君人設,貪了就貪了,最後實在不行,我把你一剁,我還是明君。

劉伯溫為什麼要反對《贅婿》中的秦相,反對的人不是劉伯溫而是他?

最後用寧毅的話說就是:你們這些廢物作好一件事不行,讓人作不好一件事可太行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