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空調和冰箱,古代人如何過夏!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首先,請祈禱不要落在1743年。因為那一年的7月25日,是我國曆史上最熱的一天。

根據《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記載,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整個華北地區異常炎熱。《東華續錄》中用“威暑”一詞來形容當時的高溫,即天氣熱得像發威要吃人的老虎一樣。

根據法國傳教士宋君榮在目擊報告中的描述可知,當時北京熱得讓人難以忍受,許多窮人和胖子都因炎熱而死亡(這個世界果然對窮人和胖子太不友好),他們的死引起了公眾的恐慌。宋君榮還援引了當時的官方統計稱:“7月14日到25日,北京城內和近郊已有11400人死於炎熱。”

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主任張德二的研究,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北京的氣溫均高於40℃。其中,7月25日的氣溫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這一極端高溫紀錄至今未被打破。1942年和1999年夏季,我國華北地區先後出現了2次極端高溫天氣,氣溫分別達到42。6℃和42。2℃,也都低於乾隆八年的44。4℃。

這麼熱的天,又沒有空調,古人是怎麼度過的呢?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冰冰冰……嗎

在沒有冰箱和冷櫃的古代,古人用冰窖來儲存冰塊。

一般來說,冬天人們會從結冰的河裡鑿取冰塊,然後儲藏於冰窖中。第二年夏天,便從冰窖中取出冰塊,擺放在居室當中。冰塊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其製冷效果絲毫不遜色於今天的空調,而且比現代製冷裝置更節能環保。據明末《帝京景物略》記載,明代每年到了立夏,朝廷便會賜冰給文武大臣。後來,這種用冰塊降溫的方法漸漸進入尋常百姓家。在清代,每到盛夏,官民都會大量用冰。

大明湖畔是古代製冰業發展比較早的地方,其實雖說是製冰,其實是“存冰”。每年冬天,在大明湖結冰的時候,附近幾個村的村民就會開始準備存冰。首先得選定存冰點,然後挖地窖,並在地上鋪上草苫。趁三九天,大明湖冰結得最厚的時候,到大明湖裡去切冰塊,然後一塊一塊從下往上摞起來放在地窖中。摞滿後再在上面蓋一層草苫,草苫上面再蓋一層厚厚的黃土,最後入口也要用土封起來,這樣一個冰窖就算完成了。

沒有空調和冰箱,古代人如何過夏!

冰箱的雛形

古代甚至出現了“冰箱”。這方面既有相關的文字記載,又有考古發現的實物證據。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冰鎮酒和食物的“冰鑑”。

比如,在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銅鑑就是代表物之一。這種“冰鑑”可以被看成是現代冰箱的雛形。當然,在古代只有高官顯貴才能使用這種奢侈的“冰箱”,普通百姓是無法享受的。

沒有空調和冰箱,古代人如何過夏!

升官發財的技能之一——做冷飲

都說“民以食為天”,炎炎夏日,古人要是不吃點冰涼之物,怎麼會舒服?其實,冷飲在古代就出現了。

大約在3000年前的商代,富貴人家就已經開始在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代設有專掌“冰權”的“凌人”。西周時期,“凌人”更上升為朝廷中的一個職位,從職者專門負責冷飲的製作。春秋末期,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用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的“挫糟凍飲,酎清涼些”,就是讚賞冰鎮過的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

沒有空調和冰箱,古代人如何過夏!

到了宋代,冷飲製作技術有了新突破。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對一種叫“冰酪”的冷飲大加讚賞,他在詩中寫道:“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馬可·波羅來中國時,受元世祖賞賜,也品嚐到了當時的皇家冷飲——由果汁、牛奶、冰塊等製成的冰酪。傳說,現在的冰激凌可能就是源自這種冰酪。

送一首“涼涼”,不如送一間涼屋

唐代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涼屋通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讓屋子裡涼快起來。

涼屋的建設在明代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明代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對此寫下了精彩描述:“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由此可見,古人已知道如何巧妙利用地理優勢,在夏日掘井納涼。

本文來自《科學畫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