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我們都知道,上個世紀60年代,第一位人類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沖出地球踏足宇宙,標誌著人類文明邁出進入宇宙時代的第一步。僅僅時隔8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在月球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這一步不僅實現了人類千萬年的夢想,同時也代表人類正式進入宇宙時代。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之下,科學家們對於宇宙中的規律、事物有著越來越深的瞭解,同時對於宇宙中的事物、規律,也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和客觀的理論體系。

雖然說宇宙中還有著許多神秘的現象和天體,比如黑洞、中子星、脈衝星等等,但是這些籠罩在“神秘”面紗之下的天體,在科學家們所建立的宇宙模型以及剖析計算之下,也變得沒有以前那麼神秘,甚至能夠被普通人所理解。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在整個宇宙理論體系中,如果要說人類對什麼研究的最為深入,那肯定要數“恆星-行星”體系了。因為我們人類就處於這樣一種宇宙體系中,所以對於這種體系的研究最為深入。

根據研究科學家們認為,恆星是由它所在區域的巨型分子云匯而成的。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宇宙中不是真空的嗎,哪來的巨型分子云呢?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其實宇宙中並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空”,也就是說並非絕對的“真空”,只是物質非常稀薄,根據測量,星系中沒有物質的區域,每立方厘米平均有0。1~1個原子的濃度。

而一些宇宙事件,比如說超星系爆發、鄰近大型天體引力擾動等等,都有可能導致某個區域的原子濃度大幅度增加,從而讓區域內的高濃度原子向巨型分子云轉變,當然了,這種轉換過程是極為漫長的。

當巨型分子云形成,它們會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圍繞著引力中心旋轉,這個時期的巨型分子云還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稱呼——宇宙塵埃。這些宇宙塵埃最終會在引力中心位置形成一顆恆星,而那些被遺留下來的“邊角料”則會成為恆星周圍的行星。

科學家正是依靠這些觀察到的恆星系共有特徵,才能對宇宙更深處的恆星系進行細緻研究,並且還能夠判斷出它們的細節狀況。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而就在科學家們使用這些已經趨於成熟,並且基本完善的理論研究宇宙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一顆奇怪的行星,這顆行星的發現打破了科學家用常規的理論研究宇宙的“穩定”局面,甚至還差一點顛覆了現有的宇宙理論。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科學家們在對距離地球約400光年的一個恆星進行研究的時候,注意到了一種異常的光線擾動。其實恆星出現光線擾動在宇宙中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能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說雙、三星系統、脈衝星的脈衝、大體積行星的遮擋、甚至是恆星自身亮度的週期性變化等。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但是這個恆星的光線擾動卻十分奇特,因為不論是哪一種可能性,都無法解釋這顆恆星的變化規律。假如它是因為自身變化導致的光線擾動,它的週期似乎短了一些;假如這種擾動來自多星系統的干擾,那麼其變化規律又有些太過於穩定;假如是行星遮擋,它被影響的程度又有些不符合常理。

就在科學界對此一籌莫展之際,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喬什·韋恩,提出了一種“不可能”的答案。他的推導過程有些像偵探推理,在排除掉所有可能的情況之後,剩下的結果,不論它看上去是否不可思議,但它可能就是唯一的答案。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所以喬什·韋恩認為,這顆恆星之所以出現如此異常的光線擾動現象,是因為有一顆行星距離它非常近,正是這顆行星圍繞著它高速公轉,才導致出現瞭如此異常的擾動現象。

在這個觀點剛被提出的時候,幾乎遭到了科學界的一致反對,因為如果這種假設成立的話,那麼這顆行星距離恆星的距離,必須在這顆恆星半徑的三倍之內。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要知道這種情況是極為不可思議的,因為處於這個位置的行星完全可以說是“緊貼著”恆星公轉了,且不說這顆行星公轉的速度就足以讓太陽系內的任何一個行星崩潰,只考慮這個距離上的潮汐力本身,就足以將任何一種行星撕得粉碎。

因此喬什·韋恩認為,這顆行星應該完全是由金屬構成的,這樣產生的引力才能讓它不被恆星撕碎。最主要的是,從恆星光線擾動的週期上看,這顆行星的公轉週期應該在8小時左右,也就意味著這顆行星一年只有8小時左右。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們,在對這顆星球進行一系列的觀察計算之後,發現得到的資料和觀察到的結果,都和喬什韋恩提出的觀點相符合,這個時候這顆行星的存在才被科學界普遍承認。科學家們將這顆不可能存在、甚至是不該的行星命名為“開普勒78b”。

為何說這顆行星不可能或者不該存在呢?因為根據現有的恆星演化理論和演化模型,在這種極端距離之下是不可能存在行星的,如果它在恆星形成過程中形成,那麼它將會被恆星吞噬;如果它在恆星穩定之後形成,那麼它就會和之前科學家認為的一樣,被恆星強大的引力撕成碎片。

科學家發現一顆“不該存在的星球”,顛覆現有理論認知

總的來說,在現有的理論體系下無論哪一種情況下,這顆行星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它偏偏真實存在,這種情況的出現可以說是一個極好的警示。

告訴了科學家們宇宙中還有許多顛覆人類認知的情況,而人類自認為很成熟的理論體系,其實還有許多有待補充的地方。正如一句話所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對宇宙保持敬畏之心,人類文明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您認為人類目前對宇宙的瞭解處於什麼層次呢?歡迎在下方說說您的想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