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壟斷中國製造業命脈,海外進口均價334萬,國產出口僅10萬

機床被譽為“工業之母”,高階機床更是被看作是製造業的命脈。近年來,國內的機床行業發展迅速,但卻依然沒有擺脫大而不精、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窘境。

外資壟斷中國製造業命脈,海外進口均價334萬,國產出口僅10萬

中外技術差距明顯

與國際巨頭相比,國內的機床行業起步較晚,在核心技術方面有著較大差距。以高檔數控系統為例,國內超九成的高檔數控系統都需要依賴德國和日本進口。

同樣,在國內市場,德日韓等國的外資企業透過多年的深耕,在我國市場積累了較為明顯的人才、技術、產品優勢,本土企業想要在短時間內趕超,具有一定困難。

外資壟斷中國製造業命脈,海外進口均價334萬,國產出口僅10萬

這種核心技術的差距直接體現在機床進出口價格方面。據悉,2014年至今,我國進口機床的每臺均價在25萬美元左右,摺合人民幣160萬元。

而個別國家的機床產品價格甚至更高,比如瑞士。2020年的資料顯示,瑞士向中國出口的高階機床均價已超過51萬美元,摺合人民幣330萬元。

反觀國內出口的機床產品,2000年,我國機床出口均價只有10萬元左右。與國外巨頭的差距,可謂十分明顯。

外資壟斷中國製造業命脈,海外進口均價334萬,國產出口僅10萬

產學研攜手合作

早在2019年,國內數控機床產業規模便已經超過3000億元。對於國內產業界來說,面對如此大的市場規模,打破外資壟斷已經迫在眉睫。

機床作為人才密集、技術密集型產業,國內企業的崛起首先離不開的,便是對理論和技術研發的重視。其次,在理論和技術創新的基礎上,產學研的攜手合作更是必不可少。

外資壟斷中國製造業命脈,海外進口均價334萬,國產出口僅10萬

以全球第一機床出口國德國為例,德國之所以能夠在機床產業中實現趕超,首先便是因為對數控機床學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的重視,並組建了全球首個機床實驗室。

在理論創新的支援下,德國綜合類大學開始設立機床相關專業,為行業輸送了大批優質人才。同時,機床產業鏈上下游也開始通力合作,西門子等數控系統廠商、博世力士樂等零部件廠商等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了機床產業鏈的良性運轉。

德國的機床產業發展歷程無疑給了國內極大的啟發,而國內的機床產業也正走在產學研攜手合作的路上。

外資壟斷中國製造業命脈,海外進口均價334萬,國產出口僅10萬

在今年4月份舉辦的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上,上海理工大學和秦川機床工具集團共同帶來了最新的機床研發成果,在精度和速度方面都可以比肩世界一流水平。

可以預見,在產學研協作的趨勢推動下,國內的機床行業終將打破壟斷迎來春天。

文/禹汐 審/球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