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鄒城石牆鎮西南6公里的東南部的山谷中,分佈在大面積水蝕地貌

山東鄒城石牆鎮西南6公里的東南部的山谷中,分佈在大面積水蝕地貌

山東鄒城石牆鎮西南6公里的上九山的東南部,牧仙山北坡的山谷中,分佈在大面積的水蝕地貌,這裡的岩石在地質時期被海水侵蝕沖刷嚴重,岩石上面不見土,溝溝壑壑緊相聯,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人物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用石頭擊打還能發出不同金屬的聲音。石海佔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是在奧陶紀時期形成的,距今有4億多年。

牧仙山後的岩石呈灰白色,形成這種奇特地貌原因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海水侵蝕:一種是冰川刨蝕。

海水侵蝕開始於5億年前,結束於4。4億年前,是地史上海侵最廣泛的時期之一。在此期間形成的地層稱奧陶系,位於寒武紀之上,志留紀之下。在板塊內部的地臺區,海水廣佈,表現為濱海淺海相碳酸鹽巖的普遍發育,在板塊邊緣的活動地槽區,為較深水環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淺海、深海碎屑沉積和火山噴發沉積。

山東鄒城石牆鎮西南6公里的東南部的山谷中,分佈在大面積水蝕地貌

冰川刨蝕作用是指冰川在流動過程中,以自身的動力及挾帶的沙石對冰床岩石的破壞作用。在奧陶紀末期,全球範圍曾發生過一次規模較大的冰期,鳧山山系也不例外,因氣溫升高而導致大塊的冰層從冰山上滑落,造成土層岩石剝落的奇觀現象。因冰川作用挾帶的土體或巖體發生移動引起的侵蝕。

山東鄒城石牆鎮西南6公里的東南部的山谷中,分佈在大面積水蝕地貌

理論上講,冰的硬度小(0℃時,硬度為1——2;-15℃時,硬度為2——-3;-40℃時,硬度為4;-50℃時,硬度為6),抗壓強度低(0℃時為2kg/cm^(-2)),純粹的冰侵蝕力非常有限。而實際上冰川極強的侵蝕力主要依賴於所夾的堅硬巖塊,與冰川一起運動,在強大的擠壓下而表現出巨大的侵蝕作用。冰川的侵蝕方式主要分為拔蝕作用和磨蝕作用兩種。

水蝕地貌的這種非地帶性奇觀,說明在地質時期這裡曾是海洋的環境,同時又受冰川作用的影響,是北方地區少有的地貌景觀。(劉真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