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這三位大人物,如果不是被諸葛亮所殺,定能統一三國

在三國初期,各個政權都有自己的政治核心人物,彼此有長有短,互相牽制,在一段時間裡維持住了某種微妙的平衡。既然如此,為何三國後期蜀漢政權卻最先被推倒,泯滅塵埃於歷史之中呢?說到蜀漢政權,我們第一反應就會聯想到三顧茅廬的典故,事實證明劉備的辛苦也沒有白費,終於是將諸葛亮這個隱居大能請出山,並使他為自己的霸業效力。猇亭之戰後,三國對峙的局面完全形成,弱小的蜀漢能獲如此之地位,諸葛亮功不可否。但在用人方面,卻也是諸葛亮將蜀漢許多重要的人才逼退至死,導致蜀漢政權後期朝內沒有可以以一敵百的人才。三國中這三位大人物,如果不是被諸葛亮所殺,定能統一三國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哪三人。

三國中這三位大人物,如果不是被諸葛亮所殺,定能統一三國

三國中這三位大人物,如果不是被諸葛亮所殺,定能統一三國

第一個就是馬謖,通常我們都會說諸葛亮在用兵以及戰略遠矚方面神乎其神。其實諸葛亮在用兵大局觀上很出色,但其中很多具體的計謀其實都是這位馬謖想出來的。諸葛亮想殺馬謖的原因很簡單,其主要目的是找一個幫他承擔政治風險的替罪羊,從而把自己從北伐失敗這個大失誤裡撈出來。常言道,戰敗乃兵家常有之事,而諸葛亮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硬生生把這個一直為他做事的人推倒風頭浪尖,最後更是下令殺了他,從中可窺見其為人之冷酷。

三國中這三位大人物,如果不是被諸葛亮所殺,定能統一三國

第二個是劉封,劉備年近中年之時,因膝下子嗣實在是單薄,就過繼了一個養子,名劉封。說起這劉封,他最讓人值得誇讚的就是他的武藝,在率軍打仗方面是一個大佬級人物。但同時,最讓人惋惜的就是他英年早死的悲慘結果,可以說,劉封冤死是三國史上第一大冤殺案件。固然他的死亡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個人性格造成的,但說實話,歷史上恃才傲物的人多得是,因“為人剛猛”這個藉口將他剷除,無疑是可笑至極。說到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諸葛亮的提醒下,劉備擔心這個武藝超群的養子對劉禪的國君地位造成影響,從而將一切危險都扼殺在搖籃裡罷了。也不知劉封死時,會不會後悔得來一個如此父親?劉備如此為劉禪考慮,最後卻得來一個“樂不思蜀”的結果,假如劉備泉下有知,也不知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錯誤決定。在致死劉封這件事上,諸葛亮可以說是付出很大“心思”。

三國中這三位大人物,如果不是被諸葛亮所殺,定能統一三國

第三位就是彭羕,諸葛亮在用人方面一直偏向於正德之人,對於軍事能力出眾的人他始終抱有懷疑警惕的態度。不幸的是,彭羕就是一個軍事人才,這個人才最後被諸葛亮主觀定位為野心太強。之後因為這虛無縹緲的野心之談,彭羕死於監獄之中。

假如這些人沒有死去,假如諸葛亮在用人手段方面再更加妥善溫和一點,憑此強將,難道還會無力抵禦其他兩國嗎?假如劉封再多活幾年,說不定後來劉備奪取勢力範圍的戰爭可以獲取勝利,從而直接改變三國鼎立時期的佈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