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的功用!

大歷史的功用!

(圖片來源:IC Photo)

蘇琦/文

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曾經說過,大歷史不會萎縮。的確,與微觀史、專題史和地區史等相比,從宏觀視野出發和透過宏大敘事呈現的大歷史,更便於人們從總體上把握歷史的走向。透過對宏大的地標式歷史事件的梳理,人們也更容易建立一種歷史框架感,對於那些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在歷史長河中到底佔據什麼樣的位置也能有更為明晰的認知。《世界大歷史:62個大事件塑造700年世界文明》的編者顯然有著這樣的學術雄心,旨在透過他們眼中62個重要的歷史事件,來闡釋他們所理解的700年來世界文明史演進的脈絡和動力機制。

如果有人認為編者對歷史題材的揀選難免“武斷”,那麼作者隊伍的力求多樣化可望對此形成有效的對沖。本書各個專章的作者都是長期浸淫於該領域的專家,令讀者頗有牛刀殺雞之感,能夠充分感受到他們舉重若輕的功力,讓人覺得編者隱隱然有比肩劍橋史的野心與雅量。在每個章節的背後,不僅附上該章作者的學術生涯簡介,更列上了其在這一領域的專著,方便讀者進一步深入閱讀,相當於一份很不錯的按圖索驥的書單。

對於歷史寫作者而言,如何尋找新材料,呈現新觀點,是第一重要之事,否則不過是拾前人牙慧重複沒有太大價值的勞動。而對於編者而言,最能體現其用心和功力的是對歷史事件的取捨。那麼多歷史事件,哪些在編者眼中具有真正的重要性,取決於編者如何定義歷史的“意義”。這本《世界大歷史》的英文書名的意思是“型塑現代世界的事件”,因此取捨的關鍵就是“型塑”和“現代”。一方面,編者擷取了以前不太為人所關注但在編者看來對現代世界的形成有著重要推手作用的歷史事件,另一方面,那些久為人們所熟知的大事件,又從現代推手的角度被賦予了新的認知和解讀的維度。

比如再征服運動或收復失地運動,此前人們更多是從聖戰和西班牙統一的角度來理解,而這本書視其為發現新大陸的推手:西班牙人意識到建立海外西班牙帝國應成為再征服運動的延續,因為格拉納達征服之後,西班牙統治者發現許多無仗可打計程車兵已經變得不願意或沒有能力回到平民生活了。如此一來,戲班的海外擴張就變得順理成章,既可以為王室帶來海外利益,又可以穩定國內生活。而西班牙在再征服運動中所獲得的經驗,使其有能力征服和管理新大陸,將其基督教化和歐洲化,這也解釋了為何當時除西班牙外沒有其他歐洲國家“發現”新大陸。考慮到發現新大陸對現代世界形成的重要作用,如此一來,再征服運動便當之無愧地成為型塑現代世界的關鍵推手,從而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

歷史學界去歐洲中心主義的轉向已經踐行多年,此一轉向在這本書裡自然也得到充分的體現。首先表現在歷史事件“發生”的地域分佈更均衡,觀察的視角更為平衡,更強調共時性,比如在描述英國進入亞洲的時候,同時展現俄國的動盪時期、德川幕府的建立和北美殖民地的發端,同樣的意圖也體現在將俄國農奴解放、明治維新和德意志統一併置的安排中,從而令此前看似孤立的歷史事件成為歷史潮流中彼此關聯的浪花。

此外,有別於此前習見的西方衝擊—非西方迴應模式,在當地發現歷史觀唸的驅動下,本書也試圖更強調地方歷史的自身演進規律,而即使在講述對沖擊的迴應的時候,也儘量展現相關方面在應對挑戰時富有活力及創新的一面,而非一味苛責其因循守舊被動無能的一面。

當然,“大事件”並不僅僅意味著全是一次性事件,有些選題並不是明顯的事件,而是一種歷史潮流,比如地中海時代的終結,殖民主義的終結等等,或是一個歷史時期,比如冷戰時期,以及延續至今的歐洲統一程序和阿以衝突等等,如此安排可以使歷史敘事點面長短結合,讓歷史的層次和麵向更為豐富,也更有縱深感。

比如之前人們想到地中海的歷史,更容易聯想到的是炫目的事件,比如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勒班陀大海戰等等,這些事件足夠爆炸,對歷史也有深遠的影響。不過和這些單一事件相比,“地中海時代的終結”就更能展現歐洲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心,以及歐洲內部和全球貿易的潮流,如何在百年間的長時段不可逆地轉向西北的歷程,也更富有一種沉鬱頓挫的歷史滄桑感。

有時大歷史的節點也未必全是巨大而醒目的歷史事件,從小事件切入更有別開生面之感,比如將北美殖民地的建立與拓展具象到詹姆斯敦的建立上。發生在詹姆斯敦的充滿挫敗並險些全盤皆空的殖民實驗,充分表明沒有什麼命中註定的歷史,歷史總是充滿偶然性的,而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很多都是以後見之明重新確立的,其中不乏對歷史另一種可能性的遮蔽。

從體例上來說,本書的一大特點是其每個章節後面的“歷史評論”,這些跟在歷史事實後面的精彩點評,篇幅上要比它們前面的略顯乾巴的歷史白描大不少,充分凸顯了以史帶論、以論鑑史的特色。與人們所熟知的或從其他資源能夠看到的史實相比,透徹的分析更能讓讀者熟悉眼前的事件在歷史中的地位和定位。而在這些對歷史的評價中,同樣能夠凸顯近年來人們歷史觀唸的變遷,尤其對“政治正確”的強調,這既體現在對地理大發現的“負面評價”上,也體現在對德川幕府和莫臥兒帝國的正面評價上。

對於前者,本書強調了德川幕府的和平紅利:在那個時代,人們很難找到很多為臣民帶來兩個世紀和平的其他政治體系。幕府並沒有進行殖民、剝削、禁錮、掠奪或屠殺鄰國的數百萬國民。透過閉關鎖國,它還保護自己的人民免遭印度人、菲律賓人、印度尼西亞人、非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所遭受的文化、經濟和政治上的種族滅絕。而對於後者,本書則強調莫臥兒人統一印度為印度人帶來了一個超越地方分歧的現代次大陸行政體系,從而使尼赫魯們可以在英國人的遺產之外,透過復興那種曾經造就莫臥兒帝國黃金時代的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來尋求國家力量。

不管上述解讀是否過於正面甚至有翻案文章坐過頭的嫌疑,這種相對於過去對亞洲老大帝國一味的貶斥進行的“矯枉過正”式糾偏,畢竟能讓人們更深刻地體認到歷史的複雜多面,也更能認識到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意義:正是日本的現代崛起和印度的當代復興,讓人們可以從長時段的視角來重新看待和評價遭遇西方之初的種種往事。

從關鍵詞出現的頻率,不難發現編者心目中現代歷史的高頻推手:戰爭、革命和意識形態即各種主義。本書直接以戰爭作為章節名目呈現的就有百年戰爭、三十年戰爭、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等,革命更是琳琅滿目,從科學革命到光榮革命、農業革命、美國革命、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再到歐洲革命、達爾文革命、中國革命、俄國革命等等。

戰爭和革命既反映既有秩序的坍塌,也使新秩序得以建立進而使社會變革成為可能,這一點已為人們所熟知,但每次戰爭和革命是如何與“現代”相勾連的,彼此間又是如何傳承甚至互動的,則更是一個饒有興味的話題了。而這裡的革命更有著霍布斯鮑姆的“雙元革命”的意味,看似主要靠意識形態推動的政治革命與主要靠科學技術推動的經濟革命相互加持,令現代化大潮一發而不可收,甚至於在一些歷史階段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本書跟中國有關的有明朝崛起,滿族人的征服,中國的革命和中國崛起對全球的重要性等若干章節,頗符合中國讀者對長時段“復興敘事”的閱讀預期。而且相關章節基本選用了華裔學者,比如明朝崛起章節的孫隆基教授、滿族人的征服的沈於教授以及中國崛起章節的馬雨欣副教授等等,可謂集中展示了“中國勢力”在西方主流史學界的崛起。

總之,隨著“全球”作為一個歷史展現平臺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大歷史的功用也將越來越凸顯。在一個資訊和認知碎片化的時代,大歷史不僅賦予人們以寶貴的全域性觀和框架感,還可以激發讀者編纂自己眼中的大歷史,只要能自圓其說,並在自圓其說的過程中訓練並呈現自己的歷史觀,如此我們對歷史、歷史認知和呈現的理解都會得到豐富和深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