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需要一檔怎樣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用實際…

傳媒內參導讀

: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讓觀眾在歡樂愉悅的過程中,由淺入深、寓教於樂地認知中華美食,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不少網友在彈幕裡表示,透過觀看節目,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美食地圖和打卡單,更重要的是get到當地特色美食背後的文化與傳承,潛移默化地學習到更多知識點,增強自身歷史底蘊和文化儲備。

文/林夕

創新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節奏,有時候它是一種主動為之。

縱觀三季度一線主流衛視的排兵佈陣,其中美食主題綜藝創新又重新迴歸大眾視野,並且呈現出更多新鮮創意和優勢傳承。由東方衛視、歡樂傳媒聯合出品的戶外美食趣味真人秀節目《打卡吧!吃貨團》,丁禹兮、THE9-劉雨昕、楊迪、岳雲鵬、鄭愷(按姓氏排序)組成吃貨團,他們將完成六大城市的美食打卡(目前已到過上海、哈爾濱、貴陽)。每座城市都會有一位嘉賓作為當地嚮導,帶領吃貨團成員透過各種打卡方式打卡9道最能代表當地的特色美食,嘉賓們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喚起了獨特的文化記憶。

目前該節目已播出過半,優質獨特的好品相也已盡顯,在關鍵時間點,筆者認為對其進行一定的覆盤和總結,或許將對當下節目的“高勢能”創作具有一定的意義價值與參考關照。

我們到底需要一檔怎樣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用實際…

美食與文化的雙向關聯與奔赴

這才是“高勢能”節目創新要做的事

事實上,近兩年人文類主題節目創作日趨主流,既能給大眾帶來愉悅感,也能滋養精神,引發情感的深度共鳴。那麼,作為主流電視平臺的東方衛視,在“大人文”綜藝上的定位與屬性更是清晰可見,本次更是“持續發力”,再度聚焦中華美食文化主題,而製作團隊歡樂傳媒再次迴歸自身較為擅長的真人秀品類,保證了節目的基本盤。所以說,兩者互相支援,相互借力,使得這檔節目從立項到播出都備受關注。

具體來說,《打卡吧!吃貨團》的創新主體、敘事邏輯、嘉賓邀請、環節設定上目標明確,也讓節目的高品質得以保證,從本質上來說,這檔節目創新體現在多個維度和層面上,不單單是聚焦美食品鑑和任務打卡。

我們到底需要一檔怎樣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用實際…

從創新“觸發點”上來說,將“美食打卡”和“歷史文化”巧妙關聯,將現代與古代、新式與傳統完美連線,確實產生了不一樣的創新效果。

具體來說,這檔節目的突出特點其實是“美食體驗+人文風情”明暗雙線的並行。關鍵是,節目組巧妙地找到了一個具象的支撐點——“美食打卡”,這無疑是頗受當下年輕人喜愛的表達方式,透過嘉賓們打卡當地的特色美食,讓觀眾彷彿也一同享用到垂涎欲滴的美食,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滲透美食背後的文化符號和歷史記憶。

諸如,走進貴陽站這一期節目,不僅讓觀眾線上雲品嚐了各式美食,還了解了更多當地的飲食文化。那麼,貴州人之所以喜食洋芋(又名土豆),主要原因在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地貌,產量高、味道好,貴陽人用多彩的烹調方式,演繹著自己對於生活的熱愛。此外、酸湯、辣椒等,也是貴陽人因地制宜,結合多民族文化的飲食產物。

我們到底需要一檔怎樣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用實際…

從嘉賓組合上,人選對了,節目就成功了一大半。

從講好故事的原則出發,如果能讓故事自然推進,顯然是進入了節目製作的最佳境界,自然也是一種高階的打法。實際上,節目組對常駐嘉賓的邀請和發展上,也儘可能採取“不干涉”原則,保證了嘉賓的真性情和節目的真質感。

縱觀幾位嘉賓,透過六期節目下來,彼此更加熟絡親近,更像是一個家族集體,最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家鄉美食的推廣,當真是不遺餘力,其中作為貴州人的劉雨昕,在最新一期節目中,盡顯地主之誼,帶領大家歡樂打卡貴陽各種美食,還身體力行地宣傳自己的家鄉,她在節目中真誠地表示,除了美食之外,貴陽還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黔劇、黔繡、黔銀,以及很多原生態音樂風格,希望大家有機會多來貴陽玩得開心。

我們到底需要一檔怎樣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用實際…

從環節設定上,看似像是一檔打卡任務式的真人秀,但實際上卻是一次“研學美食之旅”。

為何這麼說,從首播節目至今,節目組的用意已經頗為明顯,全過程、全方面、全視角地展示各地美食文化的變化與傳承。實際上,每一道美食背後,都有一段淵源濃情的故事。其中貴陽青巖古鎮走出了貴州歷史上第一位文狀元趙以炯,當地有名的狀元席,就是根據傳統美食四盤八碗改善而成,透過菜品分類,為大家呈現出四手食、四熱食、四涼食,以及八個經典特色小菜。每個菜名都頗有講究,諸如聞雞起舞、囊螢映雪、懸樑刺股、金榜題名等,讓人印象深刻,記憶清晰。

所以說,這檔自帶歡樂感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讓觀眾在歡樂愉悅的過程中,由淺入深、寓教於樂地認知中華美食,及其背後的歷史文化,不少網友在彈幕裡表示,透過觀看節目,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美食地圖和打卡單,更重要的是get到當地特色美食背後的文化與傳承,潛移默化地學習到更多知識點,增強自身歷史底蘊和文化儲備。

我們到底需要一檔怎樣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用實際…

領略祖國大好河山

發掘傳統與民族文化的深層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

打卡美食在這檔節目中不再是點綴或噱頭,而是一種真實的體驗和展現。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文化的演繹都暗含當代人的思想,綜藝節目對文化的演繹同樣如此。關注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要溯源,還需燭照現實,找到文化與現實之間巧妙的契合點。那麼,

《打卡吧!吃貨團》時刻努力將傳統文化與煙火生活進行聯動

,讓年輕觀眾更多認識或喜愛上祖國各地的“絕佳美味”,以及與之相關的優秀飲食文化和傳統,並致力將其發揚光大。

比如,貴州站打卡的十道菜品,酸湯魚、盜汗雞、絲娃娃、豆米火鍋、酸菜炒湯圓、洋芋粑粑、豆豉炒脆哨、戀愛豆腐果、牛癟火鍋、腸旺面,不僅讓觀眾為之口水橫流,恨不得馬上打卡這些美食,

更重要的是隱藏在這些美食背後的意義是,反映出當地飲食文化的變遷和傳承。

我們到底需要一檔怎樣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用實際…

從節目中,我們著實學習到不少貴陽當地的歷史與美食文化,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產酸湯魚的第五代傳承人吳篤琴在節目中講述了自家酸湯傳承的暖心故事,以酸代鹽的民族智慧,以及美味和歷史兼具的酸湯更值得被傳承,她也希望讓凱里的酸湯魚走出大山,走出貴州,牽手世界。

擁有300多年曆史的烙鍋,當時是居民為逃避戰爭逃進深山,於是取來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葷素野菜等食物充飢,最後成為一道美味沿襲下來,從最初的瓦片變化了現在的平底鐵烙鍋,可烙的食物也更加豐富,山珍海味野菜,一鍋容天下,是貴陽人聚餐宵夜的首選,也是外地朋友必打卡的網紅美食。

此外,也讓觀眾深入瞭解到當地的古蹟脈絡,諸如築城廣場、文昌閣、甲秀樓、城南盛跡、壩陵河大橋、西江傳說貴州苗侗餐飲活態博物館。其中,貴州四大古鎮之一青巖古鎮,始建於明洪武十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鎮,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軍事城防演化而來的山地冰城,素有貴陽“南大門”之稱。當下古鎮內仍保留了眾多工藝精湛、設計精巧的明清古建築。

所以說,

判斷一檔節目的傳播效果是否成功,不僅僅是受眾具體知曉了什麼,更應該是能夠對他們的價值觀進行積極引導,以及對自身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的傳承。

民以食為天

真實展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圖景

一檔節目必須要建立自身對事物認知的座標系,而長期用統一的座標系進行判斷,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這檔節目的理念和靈魂。進一步來說,

《打卡吧!吃貨團》頂層設計所要傳遞的精神價值更具深意

,以美食為紐帶連線不同地域的人們,並透過飲食上的變化體現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帶領觀眾見證中國邁進小康型社會的時代變遷,展現出國家偉大的建設成果和中國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圖景。

正如在貴陽站節目最後的走心文案,頗具共情力,讓人記憶頗深,“一個在飲食上頗為講究的民族,必定有著與眾不同的飲食文化,貴陽更是一個世居著多民族的地方,各民族在這裡相容並進,各民族的美食也在這裡融會貫穿。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不再以吃飽為理想,而是追求吃的精緻與創新,食物見證了貴陽的發展變化,貴陽人也用食物化作時間的紐帶,在一代代人的堅守與創新中創造出獨屬於貴陽的城市氛圍和煙火氣。”

我們到底需要一檔怎樣的美食真人秀《打卡吧吃貨團》用實際…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導向是否正確、格調是否健康、品味是否不俗,都是評價主流電視媒體創新節目成功與否的多元維度,甚至說代表了主流風範、媒體品質、文化品格和審美水準。特別是更具公信力的電視媒體,其節目創新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和影響力。而《打卡吧!吃貨團》將抽象的飲食歷史等文化透過具象的“美食打卡”進行落地操作,讓越來越多的受眾,特別是年輕人關注甚至是主動傳播中華美食等傳統文化知識,體現出了東方衛視作為主流媒體所擔當的使命感和不忘初心的責任感。

透過節目的方式讓年輕人愛上或關注到祖國各地的美食和傳統文化,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容易完成的目標。而《打卡吧!吃貨團》在探索這個命題的過程中,已然收穫了不少成熟經驗和方法路徑。不僅讓“中國式美食”被更多年輕人看到和打卡,也讓與之相關的文化記憶被“喚醒與傳承”,同時也將成為一種流行的社交方式,這或許才是這檔節目更為深遠的意義和價值落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