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傻傻分不清?來看看有何區別!

在古裝劇裡,皇帝有很多不同的叫法,事實上有些是很不準確的,因為作為皇帝本人而言,是絕對不可能以諡號自稱的,這是他死了以後才會有的事情。當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編劇的疏漏,這才鬧出了笑話。其實古代的皇帝,除了名字以外,還會有相應的年號、廟號和諡號,是不是傻傻分不清?

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傻傻分不清?來看看有何區別!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諡號。其實在這方面,大家叫得最口順的,就是漢朝那些皇帝,其實無論是文帝、景帝還是武帝,他們生前是不會這樣叫的,這是死後才有的諡號,可以算得是上蓋棺定論。最後一個皇帝劉協,因為在他手裡丟了皇權,所以就被稱為獻帝了。僅從這個諡號中,就能夠看出對皇帝的褒貶。

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傻傻分不清?來看看有何區別!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年號。其實在清朝之前,有些皇帝當的年代雖然並不算特別長,但卻不妨礙他們有多個年號。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因為他在位期間表現一級棒,為此那段時間也被稱為“貞觀之治”,這也因為他只用了一個年號的緣故。不過到他的兒子李治手裡就完全不一樣了。

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傻傻分不清?來看看有何區別!

雖然他拿不出像父皇那樣顯赫的政績,但年號卻七七八八整了14個之多。事實上與大家印象中不同的是,他在位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達到了34年之久。他的老婆此後也當上了皇帝,在短短的21年裡,卻走馬燈似的用了17個年號。他們夫妻倆的總和,就比明清二朝年號還要多。

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傻傻分不清?來看看有何區別!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無法用年號來代指他們,畢竟太多了。同樣的事到了明清兩朝就不一樣了,因為除了朱祁鎮以外,基本上都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大家以年號來稱呼皇帝,比如崇禎帝、康熙帝等等,完全能夠區分清楚,為此就習慣了這種稱呼的方式。

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傻傻分不清?來看看有何區別!

朱祁鎮之所以特殊,是因為他在土木堡當過俘虜,後來跑回去又當了一次皇帝,為此才有兩個年號。當然為了稱呼他,大家就用他的廟號更方便,也就是明英宗。歷史上史上那些帶“祖”掛“宗”的,就都是皇帝的廟號。與李世民、趙匡胤這些皇帝,大家更習慣用唐太宗、宋太祖這些廟號相稱不同,到明清兩朝的時候,大家則更喜歡以年號相稱。

皇帝的諡號、廟號和年號,傻傻分不清?來看看有何區別!

通常情況下來說,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是以祖相稱,後面的子孫當上皇帝,基本上都以宗相稱。不過到了明清兩朝的時候就比較特殊,明朝出了兩個祖,分別是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清朝的時候則多到三個,當然無論努爾哈赤、順治還是康熙,他們都有著比較超然的地位,叫祖也比較合適。

備註: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