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尚義加入後,中芯國際做對了,臺積電“跟風”

關注晶片產業的朋友們都知道,蔣尚義博士此前在臺積電主要擔任研發總監的工作,臺積電能夠崛起為全球第一大晶片代工廠,蔣尚義起到了一定的核心作用。

16年到19年蔣尚義博士在中芯國際工作,隨後的一年擔任了武漢

弘芯的CEO,20年12月

重返加入中芯國際以來,擔任了兩項重要工作,其一是提出要研發先進的晶片封裝技術,其二是對接溝通引進先進裝置的相關事宜。

蔣尚義加入後,中芯國際做對了,臺積電“跟風”

毫無疑問,就目前來說,第一份工作更為重要一些。

根據此前蔣尚義在芯創年會的表示,晶片需求多樣化,中芯國際在先進工藝和封裝技術方面都會探索發展。尤其是在後摩爾時代,可以透過先進的封裝技術來提高晶片的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今年的財務支出是280億,其中大部分用在成熟工藝晶片的擴大產能上,主要是因為汽車領域用到的40nm和28nm工藝有著巨大的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必然要擴大產能。

蔣尚義加入後,中芯國際做對了,臺積電“跟風”

當然了,中芯能夠先後兩次擴大28nm生產線,除了增長的營收支撐,主要得益於中芯國際的28nm成熟工藝是主流技術。因此結果也印證了,對於中芯國際來說,28nm晶片擴大生產線這事做對了。

而且,中芯沒有受到臺積電的“影響”。這裡要提到臺積電的影響是因為,此前臺積電現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28nm供大於求。結果後來沒多久,臺積電卻傳出也要擴大28nm生產線的訊息,因此這對於臺積電而言是很明顯的“跟風”中芯國際了。

蔣尚義加入後,中芯國際做對了,臺積電“跟風”

這是其一,其二是中芯蔣尚義博士提出發展封裝技術後,臺積電也表示重點發展先進封裝技術。比如,臺積電計劃與索尼共同研發封裝技術並且建設封測廠的生產線。從這點來看,臺積電也有點“跟風”中芯國際的意思。

當然,二者都是作為專業從事晶片製造的企業,這裡面要共同面臨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摩爾極限的瓶頸。因此,都要研究先進的封裝技術來改善晶片的效能。

蔣尚義加入後,中芯國際做對了,臺積電“跟風”

儘管拋開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不談,蔣尚義此前在臺積電擔任COO並且帶領團隊取得了領先的成績,如今在中芯國際做貢獻,對臺積電而言,追隨蔣博士的技術理念,保持步調一致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畢竟臺積電和中芯國際技術的進度都有蔣尚義的直接參與。

此外,中芯國際對於人才的重視有目共睹,蔣尚義博士等人才可以靜心實現自己的理想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