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酷愛買買買,買出了中國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

酷愛藏書的政治家

天一閣的原主人,範欽,是明朝時的一位政治人物,同時也是個愛書的人,特別喜歡收藏書。據說範欽每到一個地方去,就要特意去搜集、購買當地的各種刻本;要還是買不了這書,就僱人去抄錄。

他酷愛買買買,買出了中國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

範欽官位還算大。他以進士的出身做官,官至兵部右侍郎,擱今天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了。歷史上的普通藏書家們大多都有點“人傻錢多”的性情,要平衡“藏書”、“生計”這二大人生難題,多傷透腦筋。不過範欽做這樣大的官,當然是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各種書的,他也因此收藏了大量普通藏書家難以獲得的書。

中國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

正是由於對書的喜愛,範欽專門建造了自己的私人藏書樓——東明草堂。書是越囤越多的,範欽在這裡存放了購入的海量書籍,但很快便不夠他用了。修建新的藏書樓迫在眉睫。

他酷愛買買買,買出了中國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

新的藏書樓被範欽命名為天一閣——取自《周易·繫辭上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在《易》中,這些奇數是天的象徵數,偶數是地的象徵數,這些數字正合於天地變化之道,也就構成了易理的變化之道。

他酷愛買買買,買出了中國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

天一閣樓外建構了水池,用以防火,這種“以水制火”的格局,也無不體現《周易》裡的變化道理。

範欽可是十分寶貝自己得藏書的。可如此海量的藏書改怎麼保管?防火防盜當然是必須的。但除了這些基礎的保護措施外,範欽還專門立下了“代不分書”、“書不出閣”的森嚴制度——後來也成為了這個封建社會大家族的嚴厲族規之一。

學者與學術研究

乾隆時期編《四庫全書》,要徵收當時在全國各流通的圖書,天一閣所藏的書目在這項重大叢書編纂工作中發揮了極大作用。天一閣的學術價值可見一斑。

他酷愛買買買,買出了中國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

可惜長久以來,這藏書閣僅限族人閱覽,並不對外開放,就連當時的大學者們也很難進去搞研究。康熙十二年,著名歷史學家黃宗羲登上了天一閣,寫下了《天一閣藏書記》。從這時候開始,部分清代的學者們終於能夠陸陸續續地登閣閱讀書目了。

這一來二去,天一閣的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

他酷愛買買買,買出了中國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

此後幾百年間,天一閣雖然飽受內憂外患的擾亂,所藏的古籍日益稀少而珍貴,而這些典籍在範氏後裔等的保護之後,罹難無數次之後,終於還是能夠傳於後世。這是及其可貴的。

直到今天,天一閣依然保持原有的建築格局與藏書。據悉,現在的天一閣藏書有30萬餘卷,還為此設定了專門的古籍修復部門。同時,古籍數字化工作也在逐步進行。

古代藏書家的精神實在可貴。他們蒐集、整理、儲存各類典籍,對學術文化的發展功不可沒。天一閣凝聚了範氏族人的心血,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它都可以說是一個藏書奇蹟。

而現在呢,在籍合網的中華經典古籍庫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原版古籍圖書了!這就是科技和創新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他酷愛買買買,買出了中國最古老的私人圖書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