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構建5G千兆宇宙,是用力過猛還是高瞻遠矚?

說到國內最熱心推進5G建設的企業,應該會有人覺得是三家運營商,但就小編來看,華為的積極程度或許更在其上,據最新訊息,在2021年的全球移動寬頻論壇上,華為的高管向觀眾表達了華為在5G建設方面的下一階段目標——構建5G千兆宇宙。

華為構建5G千兆宇宙,是用力過猛還是高瞻遠矚?

這與前段時間大火的元宇宙概念有點相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華為高管表示,要建設一張無處不在的千兆體驗網路,從熱點覆蓋到全場景覆蓋,從一人千兆到人人千兆。落實到使用者層面,也就是說,以後每個普通使用者的用網標配將會是千兆5G+千兆寬頻+千兆wifi。

華為構建5G千兆宇宙,是用力過猛還是高瞻遠矚?

說個玩笑話,看到此處,不知諸位是否有錢包一緊的感覺,反正小編是先有了。但從國際通訊格局來看,想在世界5G賽道上領頭,由中國企業來主導5G標準的確立,提升國內千兆5G覆蓋率是絕對有必要的,工信部就曾在今年3月提出要3年內普及5G、頻寬“雙千兆”網路的目標。

使用者們的“意難平”可能回不來了

使用者們的“意難平”是什麼?自然是無限流量的套餐,作為普通使用者,5G時代還有比失去這個更惋惜的事情嗎?17年至19年的時候,運營商推出了很多類似的套餐,價格低廉網速也不錯,尤其是聯通,據瞭解有幾張神卡到現在還能用。

但到了近些年,5G套餐和網際網路套餐都砍掉了無限流量包亦或是突出定向流量業務,這讓資費也肉眼可見的增漲。因此很多使用者都在期待,希望未來1-3年能有新的不限量套餐產生。能產生嗎?如果運營商配合華為同步構建5G千兆宇宙,基本是不可能了。

華為構建5G千兆宇宙,是用力過猛還是高瞻遠矚?

千兆網對接的必要條件

1。使用網線支援1000Mb/s,只要是百兆使用者,使用的網線一般是外皮會標註“CAT5”字樣的五類網線,而千兆網線則需要超五類或者是六類網線。2。需要有支援千兆的路由器和交換機。3。需要有資料流量達到1000兆(約為1G)速度的網路適配卡。

華為構建5G千兆宇宙,是用力過猛還是高瞻遠矚?

綜上,從百兆升級千兆,光纖、交換機、資料介面、光貓等都是要換的,這意味著什麼?這樣大的市場量,裝置商能不高興嗎?

但正如小編所調侃的錢包一緊,早些年的時候,4兆速率的ADSL寬頻每月也不過50元左右。現在,200兆寬頻的資費與幾年前的4兆寬頻資費接近。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寬頻的合理資費空間在100元左右。由此來看,動輒300多塊錢的千兆寬頻確實貴了點。

華為構建5G千兆宇宙,是用力過猛還是高瞻遠矚?

300多塊錢對於現在人們的平均收入水平來說算不了什麼,但目前的矛盾是這樣,千兆下載速率很快,據瞭解實際下載速度也在百兆以上,可是除了下載,普通使用者還能拿來幹什麼?我們日常通話打遊戲看影片,200M寬頻綽綽有餘,有必要多花幾倍的價錢去追求那一點網速上的提升嗎?

華為構建5G千兆宇宙,是用力過猛還是高瞻遠矚?

普通使用者群體的真實想法又是什麼?19年的時候國內開始大規模普及千兆寬頻,兩年後的現在,據工信部資料統計,截至8月,三家運營商的5G套餐使用者已接近6億,但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使用者只有1423萬戶。

用力過猛or高瞻遠矚?

千兆級別的5G網路優勢是超高頻寬,毫秒級別的低延遲,在5GtoB端的應用已經規模化了,例如在工業生產、農業種植、智慧城市、醫療行業等等領域,如果說3G和4G是消費網際網路時代,那麼現在的5G就是產業網際網路時代。

也因如此,建設5G千兆宇宙,從上層主動建設到下層主動需求,中間還有一個關節要打通,那就是5GtoC端的殺手級應用,有人認為是雲遊戲,有人認為是5G訊息,還有人認為是自動駕駛,但商用程度就現在來看還未完全打破固定領域的壁壘。

華為構建5G千兆宇宙,是用力過猛還是高瞻遠矚?

小編認為,以目前5G網覆蓋的深度和廣度而言,5GtoC端的殺手級應用,或許才是企業應該瞄準發力的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