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判“株連九族”時,為何親人們都不敢逃跑其實逃跑才是傻子

觀古今看世界

在古代,歷朝歷代的最高統治者便是一國的皇帝,他是國家的擁有者,乃九五之尊,古時沒有人敢違背皇帝的意志,膽敢陽奉陰違者,被砍頭都是較輕的刑罰,因為還有更加恐怖的處罰,那就是株連九族,一旦親人和家族受到牽連,這些老老少少都要死於非命。

古代被判“株連九族”時,為何親人們都不敢逃跑其實逃跑才是傻子

顧名思義,株連九族就是一個人犯了罪,家族所有的人都要一起受懲罰,死罪也就變成了一個家族的死罪,雖說這樣的懲罰有點滅絕人性,但因為能斬草除根還能滅掉潛在的復仇力量,不少統治者都曾動用過這個刑罰。

《尚書》記載,最早時期的株連九族,源於商湯和夏啟,當時他們在外出徵打仗時釋出了命令威脅手下,警告他們要在戰爭中聽令,不聽話就會將他們的妻兒一起處死,這是最早株連親人的族刑。

古代被判“株連九族”時,為何親人們都不敢逃跑其實逃跑才是傻子

夏朝出了宗法制,並於商周廣泛運用,依靠血緣關係作為重要紐帶,國家和家族的理益被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二者緊密相連,在宗法制地約束下,只要有人圖謀不軌意圖謀權篡位,皇帝便會下令株連其九族,但凡和犯人有一點血緣關係的人都要被處死。

那這時有一個問題了,犯人被判株連九族時,為何他的親人和家族成員都不敢逃跑呢?就不能躲進荒山,改頭換面過新的生活嗎?針對這個問題,咱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古代被判“株連九族”時,為何親人們都不敢逃跑其實逃跑才是傻子

其實遠在漢代初期,漢文帝便十分崇尚儒家思想,他改善了族刑,當時只懲處犯罪的當事人,而到了唐朝時,族刑又開始重新啟用,當時的族刑是依靠血緣關係來判定的,與當事人血緣關係越親,懲罰就越重,最有可能被殺頭,而一些旁系的血緣關係,則很有可能被髮配充軍,或者被流放。

古代講究皇權至上,都認為皇帝是真命天子,那無論跑到哪都是有人會找到自己的,而且古代交通很不便利,平常人是不能隨意出門的,更不能自己養活自己,跑又能跑到哪去呢?他們的生活圈子很小,所以有的人即便被牽連要被懲處族刑,也不願意逃跑,因為一旦沒逃跑成功,反而是罪加一等。

古代被判“株連九族”時,為何親人們都不敢逃跑其實逃跑才是傻子

逃跑成功了,也不知道去哪生存,只要犯罪的人與自己血緣關係不是很濃,最多是被髮配邊遠地區衝軍,何必冒著大風險去逃跑呢?再說,自古常言道:\“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整個國家都是皇帝說了算,你跑又能跑到何處?所以多數人也就不會選擇逃跑了。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