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說文解字》載:“貝,海介蟲也。居陸名猋,在水名蜬。”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甲骨文“貝”。來源/漢典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中,“貝”字就像張開的蛤。不光是蛤,蚶、蟶、蠔、蜆,這些可都是“貝”。說來也怪,這些海洋貝類長得挺像,名字還有那麼多花樣,我們該怎麼區分它們?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01 從“貝”到“蟲”,各有分工

貝類在地球上的生存已超過5億年。根據北京周口店山頂洞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貝殼情形可以推測,其在很早之前就介入了人類生活,充當先民的信仰、堅硬的工具、原始生活的裝飾品,抑或食用、藥用等。

不過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蛤、蚶、蟶、蠔、蜆這些貝殼的偏旁部首,是“蟲”而非“貝”,這或許折射了古人看中哪項功能——是相中美麗且堅硬的貝殼外表,還是將其作為小動物,喜歡它柔軟嫩滑的肉體?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青島海昌海洋公園。攝影/lucky9712,來源/圖蟲創意

其中,貝殼最廣為人知的功能是“貨幣”。史書記載:“夏始知貝為貨幣。貝為水蟲,古人取其甲以為貨,如今之用錢幣。”在一些並不臨海的夏商遺址中,均能看到大量的海貝出土。正是商品交換的擴充套件,使這些貝殼得以成功登“陸”。“至秦廢貝行錢”,貝殼作為貨幣的功能一直到秦朝才逐漸廢止。甚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及,到了明朝雲南等一些地方都還在用,正因“貝”在貨幣流通中作出的卓越貢獻,文字中跟金錢、價值相關的漢字通常都用“貝”字作為偏旁部首,如財、賜、貴。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海貝。攝影/tassel78,來源/圖蟲創意

就算沒法當錢使,貝類憑藉自己出眾的外貌,仍可以魅力不減。《南州異物志》中寫道:“南海中有大文貝,質白文紫,天資自然,不假雕琢磨瑩而光彩煥爛,故名。”

透白肌底上浸著紫色紋路,生下來就美得發光。這一頓誇得,誰能不心動?再看《圖經本草》中有言:“貝子,貝類之最小者,亦若蝸狀,長寸許,色微白赤,有深紫黑者,今多穿與小兒戲弄,北人用綴衣及氈帽為飾……”即便不能擁有大文貝這種尤物,串一串小貝殼給小孩兒玩或者放在衣物上點綴,也是極好的。

作為錢幣或藏品的貝類,多屬寶貝科,也稱寶螺科。憑藉小巧玲瓏的體型、獨特的斑紋光澤、堅固耐久的材質,貝殼俘獲了不少人的歡心。就是今天,誰到了海邊還不得在沙灘上順幾個小貝殼回家?微風一動,貝殼做的風鈴撞得叮咚哐啷,吹響了多少女孩兒的海邊夢。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懸掛的貝殼。攝影/GoneWithTheWind,來源,圖蟲創意

如果說寶螺科是靠顏值出道,那之前提到的蛤、蚶、蟶、蠔、蜆,可以說是憑實力吃飯了。

在不少古籍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浙江通志》中記載:“蛤蜊亦云圓蛤,殼口有紫暈者肥美,善醒酒”,在《朱君以建昌橘子見寄報以蛤蜊》一詩中還提到把蛤蜊作為珍貴的美味贈送給朋友。食者無不津津樂道,名流士族爭先寫文作賦,抒發對貝類美食的讚美。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蛤蜊湯。攝影/tongro,來源/圖蟲創意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還是加固橋基。《本草圖經》裡面提到蠔附著在石頭上生長,高低不平,連起來像一個房子,人們稱此為蠣房,也叫“蠔山”。位於福建泉州的洛陽橋,被譽為中國第一座海港大橋,其中便採用了世界造橋史上別出心裁的“種蠣固基法”。古人利用牡蠣固著在岩石上生活的特性,使他們附著在橋基上生長,以加固橋基。《泊宅編》中描述道:“多取牡蠣散置橋基上,歲久蔓延相粘,基益膠固矣。”為了防止取蠣時引起基石松動,元豐初,知州王祖道還奏立法,禁取蠣。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洛陽橋。攝影/may,來源/圖蟲創意

古人在長期生產實踐中,不斷摸索,對貝類資源展開了豐富地觀察和利用。那麼問題來了,他們分得清誰是誰嗎?

02 古人眼中的蛤、蚶、蟶、蠔、蜆

蛤(gé),是有兩片兒相同貝殼的貝類泛稱,左邊的“蟲”表示軟體類似蟲,右邊的“合”表示殼能開能合。“蚌”與“蛤”算是古人認知中的元老級貝類,一度作為貝類的泛指,“長者通約蚌,圓者通約蛤”,對其他貝類的認識也是對標這兩位。如對蚶的描述有言:“狀如小蛤而圓厚。”

今天提到蛤,可能會想到文蛤、蛤蜊(gé lí)、花蛤等等,這些名詞在古文獻中也並不罕見。那時人們已經意識到:“蛤類至多,不能分別其為何蛤,故通謂之海蛤也。”透過大小和顏色,古人也曉得這些蛤還是不太一樣,但很難對其加以區分和命名。就算有名字,也常常被叫得稀裡糊塗的。這些名稱中,蛤蜊出現的頻次非常高。有人認為,古文獻中的蛤蜊應該有兩個含義,先是蛤類的通稱,包含文蛤等,從唐宋起才開始逐漸劃分,指代那些又圓又大的蛤類。

一開始,蛤作為最普通的海產品,地位很卑微,被視作低檔次的食物。有身份的人要是吃了,純屬自降咖位:“若士食蛤蜊之肉,乃與民同食,安能昇天?”但東晉後,世家大族為追求新口味,嘗試了一下,瞬間淪陷,完全抵抗不住蛤的誘惑,掀起了一股食蛤風潮,一舉扭轉了過去鄙視蛤的觀念。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蛤蜊。攝影/Sergio Martínez,來源/圖蟲創意

蚶(hān),與“酣”同音。因為貝殼表面像古式建築屋頂的瓦壟,又被稱為瓦屋子、瓦壟子、瓦楞子。蚶在《說文解字》中講到“甘”的甲骨文外形是一個“口”,當中的一小衡是指事符號,表示嘴裡含著美味的食物。凡從“甘”取義的字皆與甘甜、美味等義有關。若說“貝”如其名,這蚶是得好吃到什麼程度呢?《嶺表異錄》載:“多燒以薦酒,俗呼為‘天臠炙’”。燒熟後配酒,快樂到昇天,是神仙才配享用的肉。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蚶。攝影/gopfaster,來源/圖蟲創意

蟶(chēng),看到右邊兒這個“聖”字,總是會讓人有些美好的聯想。“甘”是好吃,“聖”不會是好看吧?然而《本草拾遺》中這樣形容到:“蟶,生海泥中,長二、三寸,大如指,兩頭開”。所謂“兩頭開”大概就是閉不攏。蟶子肥了的時候,中間的肚皮肉奶白鮮嫩,頭頂有兩根水管,有時還會噴出水來,如同粗短的手指頭笨拙地比了一個“耶”。可以和“聖”字這種“軒軒如朝霞舉”“濯濯如春月柳”的氣質毫不沾邊。

“蟶”憑什麼和“聖”沾親帶故呢?或許靠的就是撐起的兩個醜腳腳。“聖”的繁體字“聖”,上半部分,左邊是“耳”,右邊是“口”,即善用耳,會用口。除了我們熟知的神聖之意,“聖”還有敏銳、迅速之意。而蟶的斧足大而活躍,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受驚時很快就縮入洞內。所以人家雖看起來不美,但確實實用。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蟶子。攝影/TravelPhotography,來源/圖蟲創意

蠔(háo),又叫蠔,也就是大家常提到牡蠣。相信大家對“蠔”並不陌生,大多數家庭的廚房裡都有一瓶調味料叫“蠔油”。清光緒年間,一位名叫李錦裳的人為了生存,開了個攤兒煮蠔出售。有一天因為忙別的事忘了照看,突然聞到濃烈的味道,這才衝回來,心想:糟了糟了、怕是糊了。結果揭開鍋蓋一看,是厚厚一層沉於鍋底、色澤棕褐的濃稠汁,香郁撲鼻,蘸一點放在嘴裡,直呼美味無比。粵菜主要配料——蠔油,就此誕生。

“蠔”和“毛”有什麼關係?其實,“蠔”是“蠔”的異形字,《本草綱目》對蠔的名字是有說法的:“蛤蚌之屬皆有胎生卵生,獨此化生,純雄無雌,故得牡名。曰蠣曰蠔,言其粗大也。”“牡”是雄性的意思,“蠣”和“蠔”主要是形容它的粗大,其實這是由於沒有了解牡蠣繁殖習性而得出的錯誤結論,在自然群體中,大多數牡蠣個體屬於雌雄異體,小部分為雌雄同體,牡蠣還可以自發“變性”,同一個牡蠣在不同年份或不同的環境條件下,表現出不同的性別。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生蠔。攝影/Maria,來源/圖蟲創意

在一些貝類遺址中,不乏蜆(xiǎn)的身影,但古籍記載卻較為有限。有研究認為,蛤和蠔一直較為得寵,到清朝,人們對海味珍品有新的側重,蚶、蟶、蜆等才逐漸熱門起來。

03 一些科學的識貝技巧

有沒有一些簡單粗暴的技巧,能讓我們在大排檔點菜時,內心毫無畏懼。接下來,我們開始畫重點吧。

牡蠣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們平時稱其為生蠔,閩南語地區也叫蚵仔,被譽為“海底牛奶”。不負責任地說,看起來最醜的、拿起來最膈手的,就是它了。牡蠣的兩片殼不對等,它用左殼固著在岩石或海底木樁上,一般分佈在潮間帶和潮下帶水深不超過10米的範圍內。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覓蠔。攝影/LEO333383,來源/圖蟲創意

外部特徵第二明顯的,就是“比耶”的蟶子了。作為雙殼綱竹蟶科軟體動物,蟶的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形。蟶子喜歡在鹽度較低的軟泥灘裡挖穴生活,夏天暖和就鑽得淺點兒,冬天冷就鑽得深一些。如果我們在近岸的海灘上看到相距不遠的兩個小孔,說不定裡邊兒就有螠蟶,這兩個小孔就是它兩個水管伸出的地方,兩孔間的距離大概是蟶子體長的三分之一。

除了螠蟶,竹蟶也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蟶子,差別主要是竹蟶的殼有紋路,形狀像竹節一般。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竹蟶。攝影/我心向陽,來源/圖蟲創意

蚶同樣也較好辨認,不然對不起它瓦楞子的名號。看到形狀如瓦壟一般的,就是蚶了。蚶子有兩扇很厚很堅固的貝殼,這兩個貝殼都很凸,所以合起來差不多呈圓球形。它也喜歡生活在內灣河口附近的軟泥底質中,因為沒有水管,所以潛入泥面下的深度不大,只是在泥底的表層埋棲。

蚶中分佈廣、數量多的有毛蚶、泥蚶、魁蚶。毛蚶外面有毛,俗稱毛蛤、毛蜆子。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毛蚶。攝影/naraichal,來源/圖蟲創意

泥蚶,又稱血蚶,在南方更為常見。汪曾祺曾寫道:“我吃泥蚶,正是不加任何佐料,剝開殼就進嘴的。我吃菜不多,每樣只是夾幾塊嚐嚐味道,吃泥蚶則胃口大開,一大盤泥蚶叫我一個人吃了一小半,面前蚶殼堆成一座小丘,意猶未盡。吃泥蚶,飲熱黃酒,人生難得。”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血蚶。攝影/smilekorn,來源/圖蟲創意

魁蚶,也叫血貝、大毛蛤,日本人叫它赤貝。相比於毛蚶和血蚶,赤貝的個頭比較大,主要生長於黃海、渤海一帶。

接下來,就開始打腦殼了。古人分不清蛤是有道理的。區分蛤的難度,無異於高考數學最後一道大題最後一小問二次求導。

很多時候人們習慣把蛤類的諸多品種統一稱為蛤蜊。但其實從現代生物分類學來看,蛤蜊是指蛤蜊科,包括西施舌、白蛤,而一些簾蛤科的貝類與其是分屬於不同的科目的,如文蛤、花蛤。

花蛤,也被稱為花甲、花嘎、花蜆子,學名其實叫菲律賓蛤仔,來自簾蛤目簾蛤科花簾蛤屬,其外型特徵為橢扇型殼,淡褐色,帶著漂亮且獨特的花紋。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花蛤。攝影/使用者_5d5937b2,來源/圖蟲創意

花蛤有個兄弟叫油蛤,學名波紋巴非蛤,也是簾蛤目簾蛤科。與花蛤的區別在於殼更加修長,殼質更加光滑,看起來油光瓦亮,所以帶個“油”字。它的花紋更加細密,有點兒像高頻率鋸齒波。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油蛤。攝影/我心向陽,來源/圖蟲創意

文蛤,還是簾蛤目簾蛤科。殼要厚些,與花蛤比起來更偏三角形。這是比較貴的蛤了,有“天下第一鮮”之稱。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文蛤。來源/網路

白蛤,學名四角蛤蜊,則屬於蛤蜊科。體型較小,外殼隆起比較高。頂部白色,幼小個體時呈淡紫色,近腹緣為黃褐色,腹面邊緣常有一條深色邊緣。生長線明顯,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環紋。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白蛤。來源/網路

西施舌,同為蛤蜊科。呈厚實的三角扇形,外殼是淡黃褐色的,頂端有點高貴的幽紫色,開啟外殼,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來,是一條小舌頭。

傳說越王勾踐藉助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計,滅了吳國後,越王想接西施回國。而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國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綁一巨石於西施背上,將她沉於江底。西施死後化為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盡訴冤情,故名“西施舌”。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西施舌。來源/網路

此外,蛤蜊在很多地方被叫蜆子,花蛤就是花蜆子、白蛤就是白蜆子。但其實,真實的蜆子另有其物,它一般是指簾蛤目蜆科下的生物——河蜆。它棲息於淡水、鹹淡水的江河、湖泊、溝渠、池塘內,特別是在江河入海鹹淡水交匯的江河中。所以嚴格來講,河蜆是河鮮,而不是海鮮。

河蜆有很多亞種,比如黃沙蜆,外殼金黃,生活的水質越好,貝殼越黃;而在淤泥中生長的稱為泥蜆,外殼烏黑。一般來講,黃沙蜆的味道比泥蜆要好,而內殼為紫色的黃沙蜆,是河蜆中的上品。

河蜆的形態在不同的階段也會有差異,體現在殼頂的膨脹程度、殼面花紋、顏色及光澤。越老越膨脹、顏色越深、越有光澤。

請依次朗讀:蛤、蚶、蟶、蠔、蜆

河蜆。來源/網路

如很多數學老師所提供的忠告:“我們就把前面的基礎知識掌握好就可以了,那種深難題型就留給學霸吧。”大家量力而行,實在區分不出來也沒關係,好吃就行。

貝殼小小斑斕螺紋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自身身份的標示,更鐫刻了海洋、人類與時間的秘密。正如小時候深信不疑的傳說:“把耳朵放在海螺邊,就能聽到大海的聲音。”摩挲這片小小的貝殼,我們就能走近幾千年來的人類史。

參考資料

1。吳有為, 徐榮。 漁史文選 (第一輯)[M]。

2。朱漂漂。 海洋貝類文化探究—名稱考釋、資源開發[D]。 中國海洋大學, 2015。

3。王賽時。 古代海產品的加工與食用[J]。 飲食文化研究, 2006,000(004):33-48。

4。許慎撰。 說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5。劉月英, 吳小平。 中國古代貝類的記載[C]// 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會分

6。查竹生。 海生貝殼的傳奇——中國貨幣文化漫筆之一[J]。 武漢金融, 1989(7):40-41。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