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打車回家,和司機聊會天”

“那晚打車回家,和司機聊會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編/

嫣紅:

微博:曾嫣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期:2021。10。19

01

好幾次深夜下班回到家,刷著朋友圈的動態,看著別人的精彩生活和收入截圖,那一刻的心情很難描述。

人總是習慣和別人對比,在羨慕對方的同時,還會陷入“自我焦慮”的漩渦。

有些人不用特別努力,依然可以過得很輕鬆,然而,我幾乎每天都扛著疲憊的身軀,日復一日的維持著“體面”的生活。

正因為這樣,更加堅定不想過普通人的生活,不想僅僅是維持生存而已。

忙碌了一個月,看著到賬的工資條,確實我真的開始陷入沉思,質疑自己選擇的對錯,不停和別人進行對比,開始自我內耗。

還完花唄,支付完房租,計算著剩餘的錢,腦海裡一直想著“這樣的生活要維持多久會結束”。

我甚至開始想,當初放棄自媒體行業,轉向新領域的決定,是不是從一開始就錯了??

畢竟,從事自己擅長的自媒體行業,生活會過得輕鬆一些。

“那晚打車回家,和司機聊會天”

02

那天晚上打車回家,我和一位計程車司機聊天。

和他談起:畢業工作一年半載,在一線城市,不過是外人看來過得體面點,但自己清楚,沒有存款,做不了長遠計劃。

他說:你很像我年輕的時候,大多數的人畢業一兩年都是這樣的處境,但我想跟你說,人跟人其實沒有什麼可比性的。

“有些人從出生就決定你們的起點不一樣,所以你會比別人辛苦一些是正常的,不用跟別人對比,亂了自己的節奏。”

回家後,我開始去理清,我的焦慮其本身是工作的意義以及工作收益的較量,就好比人們口中的現實和夢想的取捨。

在兩者的較量之下,為何不能折中一些呢?二十幾歲在社會群體裡像毛頭小子乳臭未乾般的存在。

那我就趁這年齡段去嘗試,去試錯,去冒險,去體驗新的樂趣趕在三十而立之年,有所作為,也不失為一種良策。

我的內心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喊著:要加油啊,不用著急,往好的方向前進就好

人跟人確實,沒有什麼可比性,但今年的自己和去年的自己對比,是成立的。

所以,希望你也一樣,談及往事時,不會陷入自我懊悔的情緒漩渦裡。

最後晚安。

“那晚打車回家,和司機聊會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