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割麥子,農民常準備變蛋啤酒,你還記得嗎

引言

變蛋是一種地方特色美食,根據《隨息居飲食譜》記載,它“味辛、澀、甘、鹹,能瀉熱、醒酒、去大腸火”。不僅如此,變蛋還是許多人的回憶。

說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真是一段既充滿了生活的艱辛又滿載著許多人美好回憶的一個時代。家家戶戶的農民種起地來心無旁騖,苦心經營自家的小日子,雖說苦些累些,但對未來的希望卻從未被澆熄。尤其是一到初夏,極其的炎熱,田間地頭更是被太陽烤的熟透了。可是當時不像現在有大型的康麥因機器可以幫助農民收麥,

一旦到了麥收時節,那最慢也要在一週之內將田裡的麥子收了,否則趕上下雨天可就遭殃了。於是這段緊趕慢趕的麥收時節就是許多人心中獨一無二的回憶。

七八十年代割麥子,農民常準備變蛋啤酒,你還記得嗎

在七八十年代割麥子的時候,農民還會常準備變蛋啤酒,你還記得一群人坐在一起吃變蛋冷盤喝啤酒侃大山時的熱鬧場景嗎?

由於天氣太熱,一家老小出動到田間的時候總是會挑一天中最涼快的時候,大早上天剛矇矇亮就帶著變蛋、啤酒等食物下了地。一口氣幹到天熱的受不了了,太陽正當空的中午頭就放下鐮刀,到地頭樹下的陰涼處。那時大人們會隨便在地上拿起梧桐葉當做大扇子來扇扇涼風驅趕熱氣,小孩子卻還是像不知疲倦似的在田埂上、大路上到處撒歡。

七八十年代割麥子,農民常準備變蛋啤酒,你還記得嗎

等熱氣稍微被樹蔭帶走一些後,大人們就把帶來的午飯從籃子裡拿出來了,一般家家戶戶都會帶上一些變蛋、啤酒,還有的會做一些別的冷盤,饅頭燒餅之類的當作主食。說到

變蛋可能有一些地區的人不瞭解,這是中原地區的一種特色美食。它是用石灰等加水做成糊狀包裹著催熟的雞蛋,由於生石灰遇水會發熱,從而時間一長雞蛋也就成了變蛋。

這就和現在的自熱火鍋、自嗨鍋等等是一個道理。不過這雞蛋一變成變蛋那顏值可就馬上不一樣了。

七八十年代割麥子,農民常準備變蛋啤酒,你還記得嗎

變蛋的蛋清上有時會有好看柏樹紋理,顏色就好似蜜蠟,晶瑩透亮的,放在光源下面甚至能夠透光,蛋黃咬破之後還會流心。

單吃變蛋已經是十分的美味了,要是切成小塊再加點鹽、醋、香油、蒜泥涼拌之後更是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那時還可以在其中加上些拍黃瓜、香菜、花生米等個人愛吃的菜,也是十分可口的。一家人蹲坐在地頭,大人就會一口變蛋,一口酒別提多解乏了。

七八十年代割麥子,農民常準備變蛋啤酒,你還記得嗎

等到吃完飯稍作休息之後,日頭微微西斜,一家人又拎起鐮刀趕赴戰場了,也就是麥地。這時小孩子們已經無心再繼續幹活了,開始嚷嚷著自己一直彎腰實在是腰疼,大人們就會笑吟吟的反駁道:小孩子哪裡有腰啊。其實大人小孩心裡都明白,他們等的呀,就是騎著腳踏車馱著泡沫箱來到地頭叫賣雪糕的小販們。這些人常常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小孩子們個個豎起耳朵,只要聽到了動靜就開始纏著大人要五分、一毛錢去買個雪糕解解饞。

七八十年代割麥子,農民常準備變蛋啤酒,你還記得嗎

許多忙碌了大半天的家長們也會小小的縱容一下跟著出力的這些小孩,

從小販那裡回來小孩一個個舉著雪糕蹦著跳著,簡直就像得到了全世界。即便是這樣,他們還捨不得大口大口的吃,常常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嘬,直到快化了才塞到嘴裡狠狠地解了饞,

並且期待著下次賣雪糕的啥時候來。不過也有的家庭是捨不得給孩子買的,家裡實在是太窮了,孩子們倒也聽話,不哭不鬧,只是看著別的孩子終究有些眼饞。

七八十年代割麥子,農民常準備變蛋啤酒,你還記得嗎

這些場景直到現在還會出現在不少人的記憶中,現在生活好了,想吃什麼樣的雪糕直接到超市就能買到,任何形狀任何口味應有盡有,但吃到嘴裡總覺得不是當初那個味道了。

也有不少家長現在回憶起往事的時候總會不無遺憾的對已經長大的孩子說小時後真是苦了他們,連個冰棒都不捨的讓他們吃。其實這既是一份遺憾也是一份激勵,還是一個家庭生活越來越好的象徵,是一代人特殊的記憶,總會在午夜的時候躡手躡腳地走進我們的夢裡。結語

如今麥子黃了又黃,麥田也換了好幾身衣裳。再回老家,看到的那片麥田似乎從來沒有變過,但再也看不到父輩們彎著腰頂著毛巾在田間揮舞鐮刀的場景了,

那些在地頭奔跑玩耍的孩子們也早已不見。唯獨有一顆顆變蛋和小時候一樣,還是那個樣子。其實現在在一些火鍋店和小飯館還是能吃到涼拌變蛋的,但是似乎也少了那份大汗淋漓後的舒暢味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