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 《沉默的真相》帶有濃重的東野圭吾味 ”

用了兩天刷完《沉默的真相》,觀感頗有幾分驚喜。此劇據說是《白夜追兇》之後唯一在豆瓣上9分的網劇,雖然播放量與前者相比,似乎差強人意,但作為一部反腐反黑的犯罪懸疑劇,它對涉關敏感題材型別劇的操作,有著足夠圍觀的開拓意義。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儘管我只是路人粉,並未看過紫金陳的原著《長夜難明》,但我還是很認可此劇的完成度,整個劇的敘事節奏把控得相當老練,步步追根溯源,層層抽絲剝繭,始終扣緊觀眾心絃。三個時空的線索交替推進,真相的拼圖漸漸完整,隱藏的冰山浮出水面。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懸疑架構精巧而封閉,多線索平行交叉敘事,加之偏暗黑的氣質和悲情的色調,使得《沉默的真相》帶有濃重的東野圭吾味,不禁讓人聯想到《嫌疑人x的獻身》和《祈禱落幕時》。然而與東野圭吾不同的是,這種當代題材的犯罪懸疑型別的影視作品,常常要牽涉到社會現實,因此本劇有一個反腐反黑的中國式主題。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相比東野圭吾式的懸疑外殼,《沉默的真相》在反腐反黑主題之下,所呈現的中國底層社會的破敗圖景和黑暗現實更加令人怵目驚心,也幸好有型別化的標籤和敘事策略,才讓它能夠原貌大致完整地透過稽核,同時難以避免地削弱了它對現實的批判力度。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警匪、犯罪、懸疑等等型別的影視作品,在影像工業化流水線上都有一個成熟的套路。中國影視創作照搬這種型別作品在技術上是沒有障礙的,障礙在於內容。也就是說,我們本來可以拍出中國的《冰血暴》《真探》和《犯罪現場調查》,可事實上我們只能在電視上看到《少年包青天》《神探狄仁傑》,大陸現實題材的犯罪劇集少到可憐。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從《白夜追兇》開始的當代題材犯罪懸疑劇的嘗試依託於流媒體相對寬鬆的稽核機制,到《沉默的真相》,竟然可以融進反腐和反黑的硬核內容,雖略嫌拘謹和笨拙,但仍值得驚豔。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其實懸疑和犯罪影視劇,並不是主旋律偏重的型別,卻擁有著龐大的受眾群體。這一型別影視作品裡的大多數“好人”和“壞蛋”,都是不分意識形態存在的,警察基本是好人,罪犯基本是壞蛋,這個設定拿到美國一樣成立。《白夜追兇》的成功,就在於儘量去除了作品中非型別化的枝蔓,好人不必非要受了宇宙真理的教育才是好人,壞蛋也不必受了西方思想毒害才成了壞蛋,警匪對立天經地義,這大約是中國此類影視作品發展的一個正確方向。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可不受主旋律青睞,並不意味就有更多的創作自由。《白夜追兇》對意識形態小心翼翼的迴避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相形之下,《沉默的真相》在掃黑除惡的大背景下,以更加成熟的型別化處理,與當下社會熱點完成了一次高質量的對接,則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東野圭吾式小人物對悲劇宿命和資本社會的抗爭,被悄然替換成了體制正義與黑惡勢力的對決,看起來也並無違和感。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沉默的真相》若不是採取這種偵破懸疑的架構,而是平鋪直敘地做成反腐反黑劇,我相信在中國特色的閱讀期待中,一樣能成為爆款,像《人民的名義》那樣。周梅森的原著我約略翻過,不客氣地說簡直“不堪卒讀”,但影像化後卻出人意料的大火。箇中原因,不言自明,已經超出了審美範疇。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但是那樣一來,我們很可能就看不到《沉默的真相》。看看原著的書名——長夜難明,生在紅旗下長在蜜罐裡,清平世界,郎朗乾坤,哪裡有“長夜難明”?這覺悟還能過審嗎?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所以原著也好,劇作也罷,對反腐題材做出型別化處理,是極有必要的,而且也增強了文字的審美意蘊,唯一損失了劍拔弩張的批判性。這是可以承受的代價。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從架構、情設、色調到人物形象,《沉默的真相》都力求符合標準的類型範式。故事從地鐵拋屍案開始,乍一看是一個普通的刑偵題材,直到嫌疑人當庭翻供,才引出案中案套中套,主題也不露痕跡地轉向反腐反黑。這種敘事策略的高明之處,並不是單純為了引人入勝,而是從第三方(警察)視角,經過多重敘事來呈現碎片化情節,引導觀眾將注意力集中在案件偵破上,從而大大消解了故事本身的悲劇性。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試想這個故事若是從江陽或侯貴平視角切入,將會多麼悲傷而絕望。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這塊兒真把我看哭了。非常巧妙的一個細節)

第一男主角是廖凡飾演的神探嚴明,一出場的造型就迥異於我們慣常所見的公安形象,陰鬱、倦怠、冷漠,不明覺厲,事實上這是一個典型的型別化造型,類似形象多出現在美式或日式的重口味警匪片中,他既代表著一種強悍的正義力量,又隱喻著法不容情的殘酷,阻拒著觀眾的情緒亂入。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白宇飾演的年輕檢察官江陽更接近於主旋律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正直善良,堅強不屈,捨生取義,這個形象雖具備第一男主角的全部要素,但他只能屈居在回憶視角中。同樣完美人設的支教老師侯貴平,同樣被低調處理。原因我就不磨嘰了。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型別化處理當然有著明顯的弱點,就是它沒有藝術類影像那種對現實深入的銳度和思辨的深刻性,有時它甚至會為了敘事的便宜和流暢捨棄一些必要的邏輯。因此型別片總是不受文青待見。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在《沉默的真相》中,我們也能看到這種型別化處理所留下的BUG,比如新聞報道對案件偵破的參與,這在大陸是不可能出現的;還有身為檢察官的江陽娶了一個造紙廠女工,江陽死後屍檢居然沒查出他得了肺癌,李靜政法大學研究生畢業去開書店等等,都是脫離中國現實的。

《沉默的真相》中最大的BUG,足以顛覆全劇

但此劇最讓人細思極恐的BUG,就是這個案中案的設計,必須基於相對完善的法治體系。在我們當下並不樂觀的司法體制下——張玉環27年冤獄剛獲平反——想實現《控方證人》式的大反轉,不啻於痴人說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