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學生來說,為什麼學比學什麼更重要

學習始終要有自我的覺察在裡面,比如可以讓學生自主去更正試卷中的錯題。大多數錯題他們都能自行尋找,可為何卻頻頻在考試中出錯呢?我想,最好的解釋是他們不是心甘情願地參與,或者說他們不知道學習能給他們帶來什麼。

學生對於很多事情抱有充足的熱情,但就是成績始終提不上去。他們可以去創造、改善自己的生活氛圍,但學習似乎成了他們每天需要硬著頭皮來面對的事情。

學生的快樂可以很簡單,不佈置作業或者可以再多玩一會兒。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談將來、說命運太過於遙遠,就算天天給他們說教未必能使他們的心態轉換過來。

童年,本該是散漫自由、無拘無束的,可教育有時卻恰恰在剝奪孩子的成長需求。我們小時候上初中才學的英語課程,現在普及到了三年級,甚至有些地方就連一年級也開始口語教學。

過早的接觸不適應年齡段的知識,造成大量的課餘時間被不斷擠壓,就連寒暑假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我一直認為孩子是要富有靈氣與活力的,而不是成為一具具被迫接受、無需質疑的空白軀殼。

學什麼真的就那麼重要嗎?學體育能保證不生病?數學好就能算得清賬?作文寫得好沒有技巧加持的成分?學生的智力、品行與興趣,藉助短期培訓真的可以發生蛻變嗎?

只不過是孩子學會了察言觀色、適時偽裝而已。因為孩子清楚,他們只要有一丁點進步中就從期望物件中獲得“特權”,看起來這是這是不錯的雙贏局面。

但再多的優秀表現,也掩蓋不了他們既存的缺點。口中天天誇獎的孩子,在他人眼中往往並不出彩,反而還會顯露一些陋習。

速成的乖巧、上進只會以另一種方式釋放出來,或極端、或呆滯、或瘋狂,這不是孩子們變傻了、糊塗了,而是他們正在找回一個趨於真實的自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太沉迷於某種現象,反而無法讓我們正確看待事物的本質。

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育,就是讓他們帶著枷鎖在刀尖上跳舞,那些賣掉與撕毀的書就是最好的證明。紙飛機是對天空的嚮往,泥巴與氣球娃娃裝滿了他們的想象。

一節課的時間,是多數學生所能付出的最大妥協。誰要是剝奪他們玩耍的自由,就會進入他們內心設定的黑名單。判斷學生是否享受這場視覺盛宴,就看他們的筆尖下能不能跳舞,眼睛裡有沒有肆意綻放花的飄逸。

一個孩子為什麼要學習?不妨告訴他們,是為了認識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與其提醒他們要熱愛大自然,不如告訴他們大自然中隱藏的小秘密。

讓他們自己主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如果說學歷是為未來鋪路,那知識一定是為了服務生活。學歷總有終結時,而生活卻會伴其一生。

好的教育,會助力學生塑造幸福且完整的人生,反之只有少數人會成為我們的驕傲。

我堅信,那些榜上無名的孩子,也不會失去教育的寵愛,他們歷經磨難依然奮勇向前,成為這個時代閃閃發光的榜樣先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