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理查德·詹金斯在其著作《社會認同》中指出,認同一方面指同一性,即兩者之間相同或同一,另一方面指獨特性,即時間跨度上表現出的一致性和連貫性。

從內容來看,認同大致分為自我認同、集體認同和社會認同。認同研究主要回答“我是誰?”“我從何而來、到何處去”的問題。

語言作為人類特有的符號系統,是人類塑造世界和自我的最基本手段與工具。人按照其語言形式理解世界,這種形式決定了人的思維、感情、知覺和意識的格局。

德國現象學大師海德格爾曾說“語言是存在之家”,即語言指示了人的存在,言說是存在自身的本體顯露,語言的貧乏則顯示出人的存在的貧乏。拉康在映象理論中也提到了語言與自我認同的重要聯絡,語言能力的喪失瓦解的不僅是語言與意義的關係,還有人的主體性本身。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因而,語言是構成個人認同的一個重要符號,在主體形成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窈窕淑女》是華納兄弟影業於1964年出品的一部歌舞片,改編自蕭伯納的經典劇作《賣花女》。

這部電影講述了出身寒微、口音低俗的賣花女伊萊莎·杜利特經由語音學家希金斯教授的嚴格教導和訓練,華麗蛻變為一位可以說正統英式英語的優雅淑女的故事。關於這部影片的研究,學界已從電影學、語音學、文體學、語用學和社會語言學等多個角度展開研究。

其中,肖蕾從性別差異角度分析《窈窕淑女》中語言和權利的關係,向婷婷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中由於社會階層和性別差異產生的語言變體,鄧海龍從社會語言學角度剖析影片所反映的語言與身份、語言與性別之間的關係。

這些研究都關注語言與身份、階級和性別等之間的關係,可見這些要素對突顯影片主題的重要性。不過,本文基於以上研究,聚焦電影《窈窕淑女》中的希金斯教授對伊萊莎進行語言訓練的過程,揭示希金斯教授和伊萊莎經由衝突到融合再到超越的過程中,語言認同、性別認同、階級認同和人性認同等多元認同發生的邏輯。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一、我是誰?語言與性別認同

文學作品中的男女性別並非自然性別或生理特徵的外在表現,而是個體在特定歷史時段中,在社會文化支配觀念的作用下建構而成的,即社會性別,與階級、種族、民族、心理等範疇聯絡在一起。

電影女主角伊萊莎與男主角希金斯教授之間的兩性衝突,反映的不是純自然的東西,而是和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等密切相關的東西。

在傳統的父權制語境中,性別偏見仍舊相當普遍。影片中,希金斯教授對女性心存偏見。電影開頭,希金斯教授以充滿蔑視的口吻指責女主角伊萊莎:“你是一個人,有靈魂……而上天又賦予你語言能力,你的話應該是《聖經》、彌爾頓、莎士比亞的語言,別坐在那裡像一隻發脾氣的鴨子咕噥著……”

在希金斯眼中,伊萊莎不是一個合格的人,更別說是女人了,正常人應該說標準、正統、古典的語言,比如《聖經》中的語言。《聖經》作為西方文明的基石,認為上帝創造了萬物,而亞當為萬物命名,男人由此壟斷了語言,在社會中起支配地位,女性只能屈從。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正因為這種觀念,伊萊莎變成了希金斯教授與上校打賭的工具,才出現了電影中希金斯對伊萊莎進行“包裝改造”的場景。

在獲得成功後,上校祝賀並吹捧他,而他自己也沉浸在極大的成功與欣慰之中,絲毫沒有關注伊萊莎的感受。在無意識——意識——改變——成功的一系列過程中,伊萊莎試圖與希金斯所認可的淑女形象融合,雖然最終獲得大眾的認可,可是沒有贏得希金斯對自己的關注,自己在他眼中只是一個向他人炫耀的工具,一個證明他作為語音學家權威和能力的工具。

然而,最後伊萊莎消失了,希金斯的獨白唱段《我早已習慣了她的樣子》以及他對伊萊莎的“謾罵”,都印證了對伊萊莎已心生愛戀。

當伊萊莎說出自己沒有希金斯也可以生活,也可以通過當語音老師來維持生活時,她的想法得到了希金斯的肯定和欣賞。希金斯教授在經歷了訓練伊萊莎、與伊萊莎接觸的整個過程後,他的性別偏見的圍牆轟然倒塌,對男女情感之事產生了新的認知,愛上了伊萊莎,達到了性別認同。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二、包裝的藝術:語言與階級認同

該影片圍繞賣花女伊萊莎說英語方式的變化展開,希金斯教授指責伊萊莎的語言是下等的,冒犯、謀殺了正統英語,玷汙了莎士比亞、彌爾頓和《聖經》的語言。

他打賭說自己可以在訓練伊萊莎六個月後,使她可以如女公爵般出席大使舞會,也能讓她到需要說正統英語的地方找個體面的工作,訓練她成為女王。他指出,一個英國人說英語的方式絕對會影響到他的社會地位,不會說正統英語的人會被社會鄙視。

希金斯的言辭雖然過於激烈,但讓伊萊莎意識到了學習正統語言的重要性,激發了改變自身的慾望,這就是同化過程的第一步,即心理認同,接納她要歸屬的群體的價值觀。

第二步,建構自己的身份。為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伊萊莎隻身前往希金斯教授的住所,希望得到希金斯教授的指導和訓練。經過嚴苛的訓練,伊萊莎最終可以說一口純正的英語。

第三步,獲得社會認同。伊萊莎在上流社會的舞會上獲得嘖嘖稱讚,還被一個混吃混喝的“語言專家”誤認為是某國公主。希金斯教授對她的態度發生了360度的大轉變,開始認可和愛慕她。弗雷迪對她也心醉痴迷,而希金斯教授的母親也喜歡上了伊萊莎。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伊萊莎由醜小鴨到白天鵝蛻變的根本原因在於她能講正統的牛津英語,那麼正統牛津英語的標準是什麼呢?能被上流社會認同的英語就是正統牛津英語。可以看出,說英語的方式與社會等級是密切相關的。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統治階級把於己有利的價值觀和信仰,依賴發達的市民社會諸如希金斯教授這樣的個體和機構,推而廣之到社會的各個階層,透過獲得社會成員的廣泛贊同來實現其合法統治。

實際上,伊萊莎的逆襲,以假亂真,只是包裝後的短暫被認同,因為她只需要在公共場合舉止適當、表現得體,得到社會的認可即可,她的內在包括內在思想、內在情感等則不在考察範圍之內。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賽馬場上,貴婦群像以靜態、特寫鏡頭予以呈現,她們高傲得近乎“完美”的淑女形象躍然於觀眾視野,而伊萊莎卻發出刺耳的加油聲,導致現場一位貴婦直接暈倒。影片透過不和諧的畫面,在誇張與對比中凸顯了伊萊莎做事的不得體。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以口音來區分階層、階級,標準的牛津英語被視為是上層社會的交際工具,也是維護英國等級制度的重要支柱。而非標準的英語被視為是粗俗的、低階的、不入流的,是地位低賤的代名詞。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語言在下層人民和上層階級之間進行劃界,將彼此嚴格區分開來。這種劃界不僅僅是區分語言的高階與低賤之別,還往往是對下層勞動人民進行道德和素養判斷以及衡量的準繩。影片中希金斯教授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代表的是上層階級的統治思想。

他與上校打賭,何嘗不是想證明自己作為語音學家的權威身份,試圖得到上校等上流社會對自己的認可。在舞會上,伊萊莎的完美表現讓他心滿意足,得意洋洋,但他從不曾關注伊萊莎的心理狀態以及她的未來。

在他看來,是他自己成功了,而不是伊萊莎。表面上,伊萊莎得到社會認同,社會等級的冰山似乎開始融化。實質上,影片體現的是對上層階級語言文化的認同和肯定。

三、人性的讚美:對真善美的認同

鄧海龍指出,語言構建身份是一個動態的社會構建的過程,個體的身份會隨著自身的發展不斷建構和發展,人在發展過程中也會隨著環境和自身因素建構對自我的認識。

影片中,伊萊莎接受希金斯的培訓和指導,就是透過改變說話方式建構自我身份的過程。那麼,影片的主題僅僅是彰顯語言對身份構建的重要性嗎?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從本性看,伊萊莎自力更生、獨立向上、善良真實、活潑可愛。當自己的話語被希金斯教授記錄時,誠惶誠恐的伊萊莎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個品格高尚的女孩,是一個好女孩。父親好吃懶做,遊手好閒,指著別人施捨、女兒“賞錢”喝酒度日。

伊萊莎雖然討厭父親的行為,但仍然一次次地原諒父親。她內心是善良的,所謂“百善孝為先”。面對困窘的生活,她沒有抱怨,而是懷著積極向上的態度。電影開頭賣花的場景對此進行了有力證明。為了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她隻身前去找希金斯教授訓練自己,並主動提出付費。

雖然貧窮,卻不願意佔別人的便宜。在整個訓練過程中,伊萊莎面對語音學家,面對權威,敢說敢罵,愛憎分明。

在不堪忍受希金斯教授非人的訓練時,她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成為窈窕淑女,成為國王所愛,報復希金斯教授,異想天開的幻想,加上優美曼妙、搞笑可愛、鏗鏘有力的獨白演唱,把伊萊莎內心的不滿和處死希金斯的狂喜表現得暢快淋漓,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嬉笑怒罵、表達自我的真實的伊萊莎。

再比如,參加舞會完美收官,面對希金斯教授對自己的忽視,她敢怒敢言,維護自己作為女性的人格和尊嚴。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關於自己的未來,她也做出了打算,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工作過活。她是新時期追求獨立、追求自我、追求上進的女性的代名詞。而在上層階級的舞會上,她之所以能大放光彩,贏得讚美,還在於她本身美得光彩照人、傾國傾城。

總之,伊萊莎是真善美的化身。她之所以得到認可,包括語音學家希金斯教授對她的愛慕,弗雷迪對她的痴迷,希金斯母親對她的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她語音的變化,對她語言的認可,更多是對她真善美本性的認同。

結語

改編自蕭伯納《賣花女》的好萊塢電影《窈窕淑女》,一舉斬獲13項奧斯卡提名,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好評如潮。伊萊莎經由希金斯教授的嚴苛訓練、指導和包裝,搖身蛻變為窈窕淑女,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可。

探析電影《窈窕淑女》中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及語言內容的妙用

剖析這一過程,可以窺探該影片所彰顯的語言認同、性別認同、階級認同和人性認同等多元認同的發生邏輯:語言認同不僅僅是語言認同,對伊萊莎語言認同的過程也是希金斯教授對伊萊莎性別認同的過程。

語言認同與其說是對伊萊莎的語言認同,更是對上層社會語言的認同;對伊萊莎自我語言的認同,實質上是對她真善美本性的認同。

伊萊莎以假亂真,作為上流社會出現的他者,揭示了上層貴族階級的虛偽和統治階級所設定的社會規範的種種不合理,引發了人們對自我存在的進一步思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