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奴國環太平洋近岸航線,起於上奴國(日本東京灣),終於下奴國(秘魯魯濱遜群島),一端為東太平洋近大陸之西北極,一端為東南極,全程兩萬兩千公里。前文我們已經講述了上奴國、邪馬國(千島群島&北海道一線),本篇講述該航線的第三站:躬臣國(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灣一線)。

《三國志》躬臣國(阿留申&阿拉斯加灣一線)及環太平洋近岸航線示意圖

“躬臣”二字屬常用字,最為知名者當屬《三國志》時代諸葛亮的《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另如曾平定東南沿海荷蘭海患的明末福建巡撫南居益(~1644)曾上疏:“臣仍躬涉海濤,抵於金門島,連發兵將三千……彭島盡平矣。”再如前燕文明帝慕容皝(huàng,297~348)曾上言:“臣躬徵平郭,遠假陛下之威,將士竭命,精誠感靈,海為結冰,凌行海中三百餘裡,臣自立國,及問諸故老,初無海水冰凍之歲。”

“躬臣國”巧用“臣躬”與肅慎古國的象徵意義有巨大關係。倭國貢鬯,越裳獻雉,月氏貢獅,肅慎貢楛矢,是商周時期德化四海、天下臣服的標誌,四者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四極,各處極遠,肅慎代表北方,所謂北方並非正北之意而是地緣交通概念,如倭國在澳洲但仍未東方的典型代表。

“躬”字用在此處直接含義是因象制名,躬(躳),從呂(脊椎椎節),身以呂為柱也,。言白令海阿留申群島一線猶“身曲則呂見”(如下圖)。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三國志》躬臣國(阿留申&阿拉斯加灣一線)因象制名:“躬”

對應於躬臣國地域的民族族群為,亞洲一側楚科齊半島的楚科奇人,美洲一側阿拉斯加半島的因紐特人,以及作為愛斯基摩人分支的阿留申群島為主的阿留申人(Aleutian),科迪亞克島為主體的阿魯提克人(Alutiiq)等。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肅慎貢楛矢:4500年前的阿魯提克石矛

阿留申群島美洲一端的科迪亞克島,是現代阿魯提克人的祖地和家園,至少在7500年前他們已在此棲居繁衍,早期氣候溫暖,人們用魚叉、石矛、骨鉤等石頭或骨質工具獵食海洋哺乳動物、鱈魚、蛤蜊等。4000年,漁網被髮明或引入,人口開始明顯增長,鹿茸、象牙等被開發為工具和飾品。 阿魯提克人,是愛斯基摩人的一個分支,亦被稱作太平洋愛斯基摩人,他們還分佈在威廉王子灣、基奈半島、阿拉斯加半島等。其實,太平洋愛斯基摩人又何止於阿魯提克人呢?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三國志》躬臣國(阿留申&阿拉斯加灣一線):愛斯基摩人(因紐特)小朋友的童年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三國志》躬臣國(阿留申&阿拉斯加灣一線):愛斯基摩人的日常(因紐特人)

先民於冰河世紀盛冰期的一萬多年前進入美洲,近幾千年來又不斷地進入甚至部分回訪,比如肅慎貢楛矢等,中國文獻中有大量肅慎相關記載,這裡僅就躬臣國點到為止,已明確環太平洋近岸航線的存在,以後的文章中我們會逐步明確中國古文獻中前往美洲的全部,至少是絕大部分航線、路線。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三國志》躬臣國(阿留申&阿拉斯加灣一線):愛斯基摩人(因紐特)的藝術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連體羽絨服貌及其皮草環飾起源於愛斯基摩人的連帽皮襖

本文全部成果及版權歸汶山老師所有。汶山老師變賣家產十年閉關方有上述成果,現網路公開,轉載或使用成果時請給予必要的說明和尊重。汶山老師,古漢語學家、歷史地理學家,組織並主持有中華字熵、中華文鑑、中華論語重譯、古代萬國資料庫等專案。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三國志》西太平洋島鏈航線最新研究成果展示

路帶共同體·太平洋50國:躬臣國(阿留申)太平洋愛斯基摩人

《三國志》“二十四辰國”&“二十二奴國”最新研究成果展示

文化自信,學術自信,路帶共同體必修,瞭解“一帶一路”,學習“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文化強國2035”貢獻力量,敬請持續關注。

汶上門生於1982農場中華家

2021年1月29日星期五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