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丨春雷聲聲萬物長

驚蟄丨春雷聲聲萬物長

聲聲驚雷,大地回春。當24節氣中最具動態畫面感的驚蟄來到時,春已不遠了。

說到驚蟄,有兩則誤解不得不提。一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雲“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然而,上海動物園和自然博物館的“蟲蟲專家”都說,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真正使冬眠的蟲子甦醒的,是氣溫的回升。因此,“驚而出走”改為“暖而出走”更合適。

二是,古人認為春天的斑鳩或布穀是由老鷹變化而來,因此稱驚蟄第三候為“鷹化為鳩”。其實,大型猛禽在二三月開始躲起來繁育後代,而原本蟄伏的鳩鴿科鳥類開始鳴叫,古人就誤以為是鷹變成了鳩。

驚蟄時分,蟲子們吹響了從土裡鑽出的號角。在上海,能看到哪些蟲呢?黃尖襟粉蝶算是一種,它是東亞的特有物種,上海城區內時常可見。黃鉤蛺蝶也是一種,它們以成蟲形式越冬,躲在牆壁縫隙或石頭下面,此時也會出來曬曬太陽,但因為氣溫較低,還是會呈現呆呆的樣子。

驚蟄丨春雷聲聲萬物長

池塘中,蛙類也隨著天氣變暖而活躍起來,開始交配、產卵。清亮的水池中,有時能看到很多黑黑的小顆粒,這就是它們的卵了。此外,蟬、蜜蜂、螳螂、鍬甲等,也都會在驚蟄後開始更多“露臉”。

驚蟄過,蛇出沒。從冬眠中逐漸甦醒的蛇,會漸漸地活動開筋骨,中午或下午氣候溫暖時會出洞呼吸新鮮空氣。剛剛出眠的蛇採食的主動性很差,有些動物園會對蛇進行人工填餵食物,幫助它們迅速恢復胃腸功能,引導蛇自己採食。不過,剛結束冬眠的蛇一整個冬天都沒使用過自己的毒液,濃縮的毒液毒性會大一些,去野外踏青可得萬分小心。

春雷響,萬物長。在一年最美的時節,不妨走出家門,擁抱大自然吧。

新民晚報記者 金旻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