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完全模擬人腦:能還是不能?

電腦完全模擬人腦:能還是不能?

人工智慧(AI)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配備了人工智慧(AI)的機器人越來越聰明、能幹,從圍棋賽到養老院護工,從疾病診斷到影像藝術創作,機器涉足的行業和勝任的工作越來越多,被視為人機大戰中人類守護的最後一條陣線,即球賽和舞臺表演之類以創意、靈感、情感及天才取勝的專業對機器的天然防禦也在減弱。

人們經常將人腦比喻為電腦,好比神經元就像硬體,而大腦則是軟體。人工智慧的興起和擬人機器人問世使這個比喻更令人喜聞樂見。

但是,美國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麗莎·費爾德曼-巴雷特 (Lisa Feldman-Barrett) 認為,這個比喻有問題,會令人產生錯覺。

電腦完全模擬人腦:能還是不能?

生命體和機器的區別

首先,人腦的記憶是一個電流脈衝和旋轉的化學物質不斷構建的過程和結果,同樣的記憶可以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重新組合。電腦儲存和處理資訊的方式則基於邏輯和機器學習程式,至少目前與人腦無法比擬。

其次,識別能力是人工智慧的關鍵成分之一。比如蒲公英,AI可以透過學習準確識別出這種植物,認出它是蒲公英;人腦則不同,會根據它在不同場景下的主要功能、作用對它加以歸類,比如給它貼上蔬菜、野花、草藥等標籤。

費爾德曼-巴雷特說,這種即席類別構建能力(ad-hoc category construction)可能是人腦運作方式的基礎。

最後,人腦是人體的一部分,是人體中樞神經所在,負責統帥一個由肌肉、內臟、骨骼、血管和神經系統組成的生命系統的執行。這意味著持續不斷的協調和平衡幾十個不可或缺的系統,比如消化、排洩、提供能量、對抗疾病,還有調節情緒,控制行為。

電腦完全模擬人腦:能還是不能?

人與機器的主要區別之一是人有心理活動,機器沒有。心理活動的核心是大腦對身體的控制。

費爾德曼-巴雷特寫道:“你曾經有過的每一個想法,你學到的每一個概念,你經歷過的每一種情緒,以及你所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或觸控到的一切,都包括關於你身體狀態的資料。你不會以這種方式體驗你的精神生活,但那是‘幕後’發生的事情。”

擬人機器人安裝了人工智慧,但如果要讓它像人一樣思考、感覺、觀察或行動,必須有一組複雜的系統來調節類似身體的部件,保持平衡,持續執行,這也必須是個持續的互動過程。

即使今天的AI技術已經接近這一步,人的喜怒哀樂和情緒驅動的行為,仍是機器難以企及的。

電腦完全模擬人腦:能還是不能?

為什麼要模擬?

倫敦大學學院計算機科學家彼得·本特利(Peter Bentley )從另一個角度表示,至少今後數百年裡,和人腦一樣的電腦不會出現,即使今天人類已經能創造出逼真的活色生香的虛擬世界,以及日趨精尖複雜的人工智慧。

他是《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科學及數字生物學的 10 節課:自然如何改變我們的技術和生活》一書作者。

電腦完全模擬人腦:能還是不能?

本特利認為,即使電腦能夠模擬宇宙,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似乎也表明可以模擬具有超級智慧的人腦,模擬世界和模擬大腦在精密複雜程度上逼近現實,但至少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成為現實。

他寫道,關鍵是我們有什麼理由做這件事?為什麼要模擬整個宇宙或超級智慧大腦?

未來的超級人工智慧對人類而言就像上帝,人類或許無法理解也無法控制它選擇做什麼。為什麼要給自己造一個虛擬又無所不在的上帝?

從技術角度看,根據摩爾定律,一片電腦晶片上有2。6萬億個電晶體,計算機能力大約每 20 個月翻一番。按照這樣的速度,未來的計算機處理器將具備今天難以想象的強大能力。

但是,宇宙的形成花了138億年,模擬這個宇宙可能需要花數十億年的時間計算,然後才能開始運作。

本特利認為,在今後幾百年裡,人類更有可能利用有限的資源發明人造地心引力或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而不是模擬整個宇宙或超級智慧大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