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編輯導語:近來,訂閱號訊息推送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微信訂閱號訊息列表的排序不再按時間線顯示,而是被打亂顯示,這是出於什麼目的呢?不同排序方式對運營又有什麼影響?本文作者透過分析微信改良訂閱號資訊排序方式這一事件,向我們詳細講述了設計中資訊的不同排序形式及其優缺點,值得一看。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你是否發現,微信訂閱號訊息列表的排序不是完全按照時間倒序顯示,而是被打亂了,甚至可以看到數天前的文章被插入到今天的訊息裡面。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這是為什麼呢?

每時每刻,我們都會接受大量資訊的“轟炸”,除了一些預設或常見的排序方式,越來越多的掌握大量使用者資料的公司會透過對使用者習慣,進行預設排序,提高使用者的閱讀效率。

這也是微信公眾號訊息列表

閱讀效率最佳化

的目的所在:即訊息會

根據使用者閱讀喜好,對其一定時間內接收到的訂閱號內容進行排序上的最佳化。

那在資訊排序方面,除了時間排序之外,還有哪些常見的排序型別?相對應的,它們的使用場景、優缺點又是什麼?

接下來,我們詳細介紹資訊

排序

的相關知識點,大家系好安全帶,發車了……

一、排序的價值

通常意義,排序並不是頁面的核心元件和功能,因此設計師與產品的注意力很容易將其忽略。這就造成其帶來的體驗與商業價值也並不明顯,被湮沒在產品中。但隨著資料的增加以及場景的聚焦,排序的價值就會慢慢凸顯。

通常情況下,排序有如下價值:

1. 提升資訊檢視效率

通常我們都會對頁面的佈局、權重進行細細構思與體現,但是針對資料排序卻缺少相應的關注與設計。如何將使用者關注的資料排列在海量資料最前方,快速推薦給使用者,避免使用者的翻找,提升使用者的閱讀及查閱效率,這才是排序功能真正的核心體驗價值。

2. 圈住使用者,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時長

這類的產品總會把使用者關注、感興趣的資訊優先推送給使用者,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沉浸其中,大量擠佔使用者的時間,例如抖音的內容演算法。

3. 我不給你想看的,我只給我想讓你看的

這類的產品,故意將使用者需要的資訊掩藏在強推的資訊裡面,故意給使用者增加閱讀負擔,引導使用者檢視被強推的資訊,實現不(shi)可(ren)告(jie)人(zhi)的目的。如百度的競價排名,就是“我不給你想看的,我只給我想讓你看的”。

二、排序的原則

排序是資料展示的邏輯層,無論資料的多寡,只有使用者關注的資料才是有效資料。在此基礎上,排序的原則可歸納為四點:高效、清晰、統一、美觀。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作為隱性的資料展現要素,兩個核心的原則是高效與清晰,在實現資料清晰展現的基礎上,滿足使用者對資料的深層次的需求。

統一與美觀則作為排序的輔助原則,體現了設計師最後的倔強,而不僅僅是資料的有效展示,還有設計師對使用者、場景的思考與情緒表達。

三、排序的型別

在實現排序核心體驗價值的基礎上,以使用者是否需要操作,排序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主動排序與被動排序。所謂的主動排序就是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調整展示資料的順序,微調或整體改變資料的展示規則,已達到快速找到並查閱的目的。相應的,被動排序就是不需要使用者操作,資料預設呈現給使用者的順序規則。

通常情況下,二者並不完全割裂,被動排序常常作為頁面載入後的排序方式,而後,使用者在被動排序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如to B類產品CRM的一些頁面,載入後通常採用時間倒序的被動排序規則,使用者在其載入的資料基礎上,在進行相應的主動排序。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常見的被動排序規則有時間正序/倒序、字母順序、筆畫順序、使用者喜好、翻閱記錄等等。隨著演算法的逐漸普及以及排序演算法的發展,根據使用者喜好與翻閱記錄越來越成為排預設排序的首選。

但從設計層面,預設排序的實現設計師是無能為力,只能根據統計結果設定相應的規則,設計技巧很難有用武之地。因此,我們在本文更多的探討主動排序的方式的優缺點。

下面就簡單分析一下,幾種常見的主動排序方式的優缺點:

1. 拖動排序

拖動排序是指透過手指或滑鼠長按,觸發拖動操作,然後將目標資料調整到相應的位置。

如在SAP Fiori設計規範指南Tree的應用中,就定義了拖動排序的互動方式。

如圖: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優點:

操作靈活,可滿足多形式的排序要求;

操作便捷高效,相容性強,特別是少量資料時;

視覺化操作,所見即所得。

缺點:

長表格的中,如果排序跨度較大,就比較困難,特別是PC端的跨頁面拖動;

實現效果的調校需要絲滑動效的加持。

2. 指定排序

指定排序即為每一項資料置頂相應的順序編號,實現流動性的排序功能實現。如在金蝶雲的單據錄入中,有些環節對單據體的順序有嚴格的要求,希望調整單據體分錄的順序。使用者需要在自定義行號中輸入所處的編號,可實現以及自定義行號的升序排列。

同樣,在to G產品中,線上會議需要將與會領導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那麼填寫順序編號就是比較經濟和相容性的實現方案。

優點:

排序穩定,指定順序的資料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操作簡便,直接輸入想要的順序數字進行排序,特別是對長列表比較友好,如跨頁面排序。

缺點:

大量資料時,有可能涉及到兩種排序規則,實現關鍵資料的指定排序,剩餘資料另外一種排序規則;

當需要在以及完成排序的資料中插入資料時,互動上就稍顯複雜需要考慮資料的替換與插入後的後續資料的編號問題;

如果臨時插入了權重較低的內容,操作成本較大。

3. 逐步排序

這種排序方式設計師會比較熟悉,在sketch與figma中,常常會用到將某個圖層進行連續調整已達到相互疊加的效果,滿足視覺要求。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逐步排序比較適合頁面中資料的微調,操作較為精細。

如在一些產品的屬性配置中,一般情況下數量有限,但有時候需要對屬性的順序進行微調,往往會採用這種精細度較高的互動方式。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優點:

符合使用者心智;

操作穩定性高,不會出現錯誤排序;

操作精細、適用於微調。

缺點:

不適合長距離的資料移動排序。

如果資料調整到的目的地比較遠,一次點選很難完成目標,所以需要頻繁的操作,同時隨著資料的位置移動,滑鼠位置也要相應的微調,然後進行下一次的移動操作,因此需要不斷重複“點選-移動-點選”的操作。

4. 置頂/置底排序

這種排序方式設計師也會比較熟悉,在sketch與figma中,常常會用到將某個圖層進行置頂、置底操作。使用者可以對選中的資料,一鍵顯示在最頂部或最底部。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優點:

如果需要將某一內容優先展示,操作很方便。

缺點:

批次資料的排序就比較複雜;

如果僅僅是資料的排序,而不是單純的將某一內容優先展示,操作起來就會比較複雜。

5. 條件排序

條件排序即透過設定某種規則,實現需求資料的整體排序,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條件排序的規則也可以作為被動排序的排序規則。除了之前提到時間正序/倒序、字母順序、筆畫順序規則外,常見的還有電腦桌面的檔案排序規則,如檔名稱、檔案型別、建立時間,資料的升序與降序,如距離的正序等。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優點:

適合資料的整體排序,一鍵完成;

使用範圍比較廣,可以是資料型別,也可以使用者的檢視頻率,如閱讀數量等;

可以實現多條件的交叉排序。

缺點:

不能指定某個資料的特異化顯示。

6. 其他

除此之外,也存在一些類似排序的互動方式,例如跨組織架構的人員的移動、跨檔案結構的檔案的調整,通常會採用拖動或移動到的方式進行調整,他們的排序是對所處結構的“排序”調整。

研究一下,體驗設計中的排序問題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種移動並不是排序,而是所屬結構的變更。但在組織結構的調整中,如果允許節點之下子節點的拖動排序,就可以看作是組織結構的排序。

四、結語

排序是互動元件、互動規範中的小透明,常常被湮沒在下拉選擇等元件中。同時,排序後的互動與視覺效果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僅對展示的內容屬性有關。

相較於使用者,設計師對展示內容的屬性的關注度遠沒有使用者高,這就造成設計師對實時資料展示的忽略。

資料並僅僅是資料,如果不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將毫無價值。

因此,

資料的呈現規則以及互動方式,需要設計師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提供妥善的解決方案。

#專欄作家#

弘毅道,公眾號:體驗設計師(uxd-s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使用者體驗設計及相關領域,致力於個人設計經驗、觀點及見解的分享。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