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恐龍多重?科學家找到兩種方法,結果卻截然不同

在6500萬年前的大災變後,稱霸地球1億4千萬年之久的恐龍終於走下歷史舞臺,讓長期瑟瑟發抖的哺乳動物嶄露頭角。

如何知道恐龍多重?科學家找到兩種方法,結果卻截然不同

滅絕原因今天依然眾說紛紜,人們只能從化石一窺億萬年前的地球陸地霸主們,毫無疑問,地球存在過的最大陸地動物就是恐龍,最重的超過百噸!科學家是如何從剩下的骨頭化石推算出他們的重量的呢?推算結果靠譜嗎?

如何知道恐龍多重?科學家找到兩種方法,結果卻截然不同

動物的體重是其生物學的一項基本屬性,它決定了動物可以吃什麼,可以跑多遠和跑多快,平時生活習性是什麼樣的。

因此,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中,古生物學家樂此不疲地推斷恐龍等已滅絕動物的身體質量。得到當時動物精準的體重資料後,可以很好地幫助人們瞭解這些早已死去的生物的生存情況。

在以往估計恐龍體型有兩種方法,但是兩種方法得到的資料總是有點出入,結果經常不一致!

如何知道恐龍多重?科學家找到兩種方法,結果卻截然不同

在過去給恐龍稱重的第一種方法是先重建這個動物可能的樣子,它體型可能有多大,然後估計它的骨頭、肌肉和其他組織的總重量。這種方法包含了需要恐龍化石儘可能的完整,才能得到精確的解剖資料,不過現實總是不完美,完美的恐龍化石總是稀缺。

所以古生物學家總是慎之又慎,為了重建整個恐龍骨架模型,不好收集的要收集一個多世紀,比如雷克斯暴龍;而一些恐龍你只能找到它的幾塊骨頭化石,憑藉這點資料來重建的話肯定存在很大的出入。

第二種方法是測量某些關鍵的骨骼引數,比如肱骨和股骨的粗細和長度,然後將這些測量結果注入由現存動物資料構建的比例方程中。就可以得到這些骨頭理論上可以承載多大的身體重量,但是這也存在一些出入。

如何知道恐龍多重?科學家找到兩種方法,結果卻截然不同

這個四肢比例方程假設恐龍四肢的大小和體重的比例與現代動物是一樣的。這個方程適合預測今天的靈長類動物、有袋動物。但是恐龍的身體結構和今天動物相比總是存在一些差異。

上面這兩種方法因為不充足的資料量本身就會有些誤差,兩者一對比時就會發現誤差更大,讓古生物學家十分糾結。

比如用第一種方法重建生活在大約8000萬年前阿根廷的無畏巨龍模型,它的體重應該在27噸到38噸之間,但是從它的腿骨測量顯示它承受的身體重量,在44噸到74噸之間。

如何知道恐龍多重?科學家找到兩種方法,結果卻截然不同

這種估算資料偏差,造成目前我們知道的恐龍重量,都不一定是準確的值。一支古生物研究團隊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公佈了對這兩種方法的對比結果。

研究團隊調查了過去115年裡發現的400多隻恐龍的復原模型,並用比較從復原模型估算的身體重量和從恐龍四肢骨骼得到的體重資料。

如何知道恐龍多重?科學家找到兩種方法,結果卻截然不同

復原模型預測區間與四肢骨骼推算區間有時存在一定的重合,雖然兩種方法得到的資料存在差異,但這兩種測量方法不應該彼此對立,兩者存在重合區間時,估算體重才比較精準。而差異較大時,透過完整化石構建模型得到的體重資料更具說服力。(圖片來自網路,如侵刪)

參考:《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body mass estimation in non‐avian dinosaurs》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