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解散大連工廠,外企撤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相大不簡單

文:君折

前言

“在上個世界七八十年代,我國剛實行改革開放,引進了很多日韓、美、德企業在我國投資建廠。憑藉低廉的用工成本和廣闊的市場,這些外資企業在我國既打響了知名度又賺得盆滿缽滿。但是現在外資企業卻逐漸勢弱,紛紛退出中國市場轉移生產線,這是為何呢?”

東芝解散大連工廠

近日,東芝大連公司啟動解散和清算程式,這個大連人記憶中存在30年的東芝集團即將關停。東芝集團早在1991年就在大連建立了自己的首個生產基地,主要研製工業馬達和電機播送用訊號發射器。生產最高峰時,東芝集團在大連的員工高達2400人,能進東芝工作成為人人羨慕的物件。

當時的東芝集團規模龐大,生產的商品質量也很優秀。以電腦為例,東芝電腦採用了液晶屏,顯示效果優秀,同時採用的音響出色,穩定性高。在市場上一度佔有極高的佔有率。但是隨著業務的逐漸調整,大連生產基地的產品品種越來越少,東芝將生產線轉移至越南和日本國內,收縮業務後撤離中國。

東芝解散大連工廠,外企撤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相大不簡單

東芝在幾十年前是當之無愧的“日產之光”,在這家企業誕生了國本國內第一個電燈泡、第一臺冰箱,還有全世界第一臺膝上型電腦,被視為日本製造的代表。上世界70年代進入中國後,東芝逐漸從一個生產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型成為了主攻通訊、電子的綜合企業,不僅有全球第二的半導體業務還有晶片等等。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東芝完全走在了風口上,半導體、通訊哪一樣不是當下大熱的行業。

可惜東芝發展的太早了,轉型完全踩雷,錯失了市場機會。

東芝解散大連工廠,外企撤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相大不簡單

東芝的衰落之路

2006年,東芝擊敗了競爭對手拿下了美國西屋電氣77%的股權。這次競爭,東芝花費了54億美元,是報價的3倍之多。為什麼如此大手筆呢?當時通用和日本三菱在電子和半導體業務發力,東芝覺得這兩項傳統業務競爭太大,沒有選擇堅持研發,而是轉頭準備開發新業務。於是半導體業務上,東芝錯失了機會。

放棄半導體業務的東芝將快閃記憶體業務授權給了英特爾,英特爾改良了東芝發明的NOR,開始大賺特賺。到了90年代,資訊化席捲全球,日本經濟泡沫破裂,東芝不得已全面收縮,雖然看到了記憶體的前景,卻還要2-3年才能回本,短視的東芝再一次選擇了放棄。而隔壁的三星花大力氣挖到了不少東芝的工程師開始研究記憶體,並在2年後成功拿下全球儲存器領域的No。1。

東芝解散大連工廠,外企撤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相大不簡單

消費電子業務上,東芝也沒有保住最後的榮耀。中國製造業興起,美的、海爾、格力等家電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東芝在中國市場上接連受挫。這也就是為什麼東芝花54億大價錢也要購買西屋電氣的原因,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減少,核電正在得到各國的青睞。

這一步也沒錯,但是隨之而來的是2008年次貸危機,東芝交出了史上最差成績單,淨利潤赤字3435億元。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引發核洩露,不少國家暫停了核電業務,東芝無法拿到新訂單。沒有利潤怎麼辦?高層動起了歪腦筋開始財務造假,漏洞高達2248億日元,事情敗露後東芝股價暴跌,市值縮水40%,蒸發萬億,社長再鞠躬也於事無補。

東芝解散大連工廠,外企撤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相大不簡單

外資企業紛紛撤離

東芝的敗落,除了時運不濟,管理層在戰略眼光和危機意識方面也都存在著巨大的欠缺。近些年,除了東芝,還有不少日韓甚至美企都加緊了撤離中國的步伐。2017年,日本尼康關閉了無錫中國生產子公司;2019年,三星關閉了中國惠州最後一家手機工廠;富士康先後輾轉美國和印度建廠。

這些企業紛紛撤向了勞動力更加廉價的東南亞地區,或者直接回國,不少人都認為是我國的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在中國建廠已經不符合規律。曹德旺也說:現在的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上班。這些可以統歸為成本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我國的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強,外企不得不撤離。

東芝解散大連工廠,外企撤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相大不簡單

外企撤出中國的深層原因

就拿家電領域來說,東芝在國內遭遇了一眾中國品牌的圍堵。電視行業我國目前有TCL、創維、海信等新品牌;電子則前有聯想、神舟等老品牌,後有華為、小米等新勢力;家電領域美的、海爾、格力也沒有吃素的。國產品牌不斷崛起,外企的市場份額不斷被吃掉,逼迫他們不得不撤離。

首先是我們成長太快了。在以前,先進技術掌握在別人手中,我國廠商鉚足了一股勁,學到技術就搞研發。那螢幕來說,三星之前的OLED技術世界第一,我國一直需要依賴進口才可以完成各個電子裝置的生產,但後來京東方的出現讓國產螢幕打破了國際的壟斷,不被“卡脖子”後,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螢幕出口國,市場份額達到50%以上。

東芝解散大連工廠,外企撤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相大不簡單

其次是我國價格比較低。國產品牌比較喜歡搞價格戰,誰的價效比高誰賣得好。以前一臺東芝、西門子冰箱沒有萬元拿不下來,現在3000-50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配置不錯的冰箱。今年的國產家電“霸主”美的半年的淨利潤就達到了150。09億元,是格力和海爾的總和。兩相比較,國產品牌的受歡迎程度肯定更高。

最後是我們的消費者民族品牌和自信心提升。在以前總覺得國外的品牌就是最好的,連電飯煲、馬桶等都需要去日本買,而現在會優先考慮國產品牌。在尼爾森分析公司的資料中,68%的中國消費者會偏好國產品牌。而且現在國產品牌也越來越注重品牌營銷,還開始向國外市場滲透。

東芝解散大連工廠,外企撤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真相大不簡單

結語

“日韓美企紛紛撤離我國,歸根結底是我國的製造業在不斷創新和升級。技術先進,又透過規模化降低了成本,價效比高,製造的產品符合全球標準。目前我國的製造業已經佔到了全球經濟總量的26。2%,相信隨著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和升級轉型,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