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少數派專欄是 Matrix 社群中的一部分,我們會不定期挑選專欄中最優質的文章,展示來自使用者和開發者的真實體驗和觀點。點此 瞭解什麼是少數派專欄,點選 檢視全部少數派專欄。

少數派專欄是 Matrix 社群中的一部分,我們會不定期挑選專欄中最優質的文章,展示來自使用者和開發者的真實體驗和觀點。點此 瞭解什麼是少數派專欄,點選 檢視全部少數派專欄。

本文來自 科研利器 專欄,主要分享科研、教學日常中使用的工具與技術。關注專欄,隨時掌握最新資訊。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最近我在閱讀兩本與卡片筆記系統相關的著作。一本是《卡片筆記寫作法》(How to Take Smart Notes 的中譯本)。這本書的封底上,你可以看到我寫的推薦語。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另一本是《智識的生產技術》。《智識的生產技術》作者 梅棹忠夫 教授是理學博士,研究生態學和民族學。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智識的生產技術》初版於1969年。其中有不少章節,都在探討卡片筆記系統的使用。我突然間想到了,尼古拉斯盧曼,也是從1960年代,開始利用他的卡片筆記系統來進行學術研究和創作的。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1960年代,兩位學者,分處東西方,不同學科範疇(盧曼研究的是社會學),使用截然不同的語言(德語和日語)進行研究、發表和交流,而他們都對卡片筆記法如此傾心,是不是一種巧合呢?

《卡片筆記寫作法》一書的作者 S?nke Ahrens 博士曾經在葫蘆筆記直播中,提到過一個有意思的事情——他曾經參觀過卡片筆記的專門展覽。

那裡面既有盧曼卡片盒,也有其他「看上去十分類似的」筆記卡片。只不過,在 S?nke 看來,二者有顯著的區別。關於區別,你可以檢視 葫蘆筆記在 B 站的影片回放 裡 S?nke 原汁原味地敘述。我在知識星球裡面,也用中文詳細介紹過,連結在這裡。

既然 S?nke 提到這個展覽中有很多種「看上去十分類似的」筆記卡片系統,我便意識到,這些近似系統的創造不能僅用「巧合」來解釋了。而是許多人殊途同歸,都獨立發展或者借鑑傳承了卡片筆記方法。

在生物發展史上,這屬於常見的「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環境類似的時候,不管原本物種的特徵如何,最後都會在環境的壓力之下,不斷演化出類似的外觀、結構和功能。例如說遠古時候的鯨,長這個樣子。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看這模樣,就是給自己留了條回到陸地的後路。但是一旦深入海洋,經過長期的演化選擇,鯨就變成了今天看到的形狀,看起來和遠祖差別巨大,反而和魚更加類似了。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如此多不同領域的知識工作者,走上使用卡片筆記之途,那共通的環境壓力究竟是什麼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外部的資訊環境。1960年代,人們已經開始感受到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的時代來臨了。事實上,「Information overload」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就在1964年 Bertram Gross 的 「The Managing of Organizations」 一書中。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彼時還沒有全球資訊網,但出版業的繁榮,已經讓很多過去讀書、記筆記,創造知識的方法遭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這種挑戰,在《智識的生產技術》一書裡面,從序論開始,便被反覆提及。

而外部的資訊壓力,還僅僅是環境壓力的一個方面。更要命的挑戰,源自內在,即我們人類的頭腦。人類的頭腦,大概一直被吹捧得過頭兒了。

靠著它,我們從東非裂谷邊緣苟延殘喘的猿猴族群,一路爬到了地球食物鏈的頂端。人類被(人類自己)公認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對於自己的頭腦能力,我們是信心百倍的。但是,資訊過載的年代,我們的頭腦遭受到了極為嚴峻的挑戰。想想看,如果有這樣一臺電腦,你要不要買?

儲存空間極為狹小,很容易裝滿,經常自動刪除一些資料,以便騰挪空間

時不時會對已存內容進行修改,且不告知使用者

處理簡單問題,工作起來很順暢;一旦遇到複雜問題,立即自己關機躺倒不幹

你可能會質問我——這破電腦,要它做甚?沒錯,咱們不會買這麼一臺「殘次品」。可如果你沒得選呢?很不幸,我們人類天生的這個頭腦,面對目前的資訊時代,就是這樣的一個不合格裝置。人腦的工作記憶,只能照看個位數的組塊。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我們總以為自己對周圍環境無所不知,可以同時專注於各個方向。但魔術師們顯然不會認同。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我們(時常)會遺忘。遺忘還是小事兒。更要命的是,我們真的會修改自己的記憶。認知科學的入門讀物裡,便有足夠令人信服的案例證據。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我自己有記日記的習慣。有時翻看到10年前的日記,經常會倒抽一口涼氣——這兩件事情的發生順序,我後來居然完全記反了?!這還遠遠不算是最麻煩的。如果大腦效能差、可靠性不足這些你還能忍的話,那大腦對任務複雜度「欺軟怕硬」帶來的拖延症,恐怕就會讓你感受到焦慮和絕望了。

我在課上做過調查,不少學生對拖延症這個事兒,採取的便是「放棄治療」的態度。剩下那一部分呢?確實其中某些還抱有希望,試圖「戰勝」拖延症。但是在這場「自己打自己」的戰鬥中,意志力真的能夠起作用嗎?若你嘗試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

反正我透過與多屆學生的交流得知,面對拖延症,很多人若要想暫時贏得一場「戰鬥」,也得藉助外力。那外力,叫做 deadline 。所以很多人轉頭崇拜 deadline ,尊奉為「第一生產力」……

拖延症沒有那麼神秘。面對容易的任務,你會拖延嗎?不,根本不會,你幹得可帶勁兒呢。讓你拖延的,一般都是那些複雜的任務。什麼算作「複雜的任務」?這麼說吧,對知識工作者來講,所有能帶來競爭優勢的任務,都算。我們大腦自身的缺陷,會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祖先未曾見過的資訊時代,喪失競爭力。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上面列舉的三點,還只是我們頭腦在面對高強度資訊環境下,表現出來的一部分不足,是明顯而淺層的。

但這些已經足夠給我們的知識創造形成障礙了。你,認命嗎?1960年代,這批卡片筆記系統的創造者,不肯認命。認識到人腦面對資訊洪流的不足後,他們想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去改變現狀。若要直接改變大腦的神經結構,他們當時的技術水平還遠遠做不到。於是,他們轉而採用了更為可行的方法,可以當作是彼時的賽博格(Cyborg)玩兒法——卡片筆記系統。

卡片筆記首要解決的,是我們記憶空間狹小的問題。你頭腦中一旦試圖記事兒,就很難再專注處理其他任務。於是記筆記最大的用處,便是清空頭腦內部儲存空間,存在外面。這樣,只需要輕微的代價,就順應了大腦「善於遺忘」的天性。你會更加輕鬆。這裡我得插一句,記筆記的一個副作用,是反而幫你更好記住它。這是一種典型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你以為記下筆記可以更好忘掉,結果反倒記得更牢。其原理,你得去諮詢認知科學家。但是這種現象,是事實。於是不少人試圖採用卡片筆記法來記憶學習內容,應對複習考試。這顯然不算是盧曼或者梅棹忠夫們的本意。不過既然好使,那用起來又有何妨?

其次,針對大腦容易篡改記憶內容,便更需要一個外部筆記系統了。因為只有寫下來的東西,才有可能保持不變。要達到記下來的目的,使用其他介質也行啊。例如小本子就挺好,為什麼一定是用卡片來記?這是個好問題。

如果我們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記錄,那確實記在哪裡都可以。例如小本子、書的空白處,甚至是餐巾紙上,也可以嘛。但是,我們的目的,是知識創造。知識創造,特別是複雜成果的知識創造,需要對筆記進行深加工。

如果你面對的是一本書、一個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讓你頭疼,你大腦的「欺軟怕硬」特性就出來作用了。這樣的任務,太困難,太硬核了。算了,咱別做了。更可怕的是,一旦你的大腦做出這樣的決策,它會立即啟動工作狀態,幫你編合理的理由。例如說:

時間還早,急什麼?

這會兒多讀一些書,收效更多的。

明早精力充沛的時候,做起來效率會更高,對吧?

你心悅誠服接受了大腦的勸說,把資訊加工任務丟在一邊,高高興興等待著那個合適時機再來做。

問題是,許多人這輩子都再也沒有等來那個時機。

因為當你有了靈感,記錄下剛剛閱讀或者思考到的內容時,一系列的環境因素,都會給你帶來衝擊與動力。例如說此時你感受到的文字、影像、聲音、氣味、交流的人物……在你匆匆記錄下來的時候,你是把很多的因素,一股腦快速壓縮在了這些簡單的文字或者草圖上。

快,你必須得快,否則很多想法轉瞬即逝。但是,若不及時加以整理,你手裡僅有的,也就是那被壓縮得有些可憐的文字。而與之相伴的影像、聲音、氣味、交流的人物、周圍的景觀、擺設……統統都淡化在你的記憶裡,難以找尋,甚至乾脆是被刪掉或扭曲了。

哪裡還有「合適的時機」?你看,要進行嚴肅的知識創造,你就需要對自己的筆記進行深加工。可是如果記載下來的內容足夠長,足夠複雜,你的大腦就進入「罷工」狀態。怎麼辦?

這就需要卡片筆記系統。如果每次,你只能把文字記載在一張卡片上,那你寫作的長度就有限。既然有限,將來整理的時候,面對一張卡片,你就足以去說服自己的大腦:

看看,就這麼點兒內容,做了不就得了?你能行的!

還記得嗎,大腦不僅「怕硬」,而且「欺軟」。看到了一張卡片這樣量級的資訊加工任務,便確認遇到了「軟柿子」,會立即戰鬥力爆棚,發揮出你自己平時未曾見到過的積極性和效率。當然,如果你想到的,只是把原先的1000字,變成了10張100字卡片,讓大腦一張張順序處理,格局就小了。

卡片的另一大好處,是給了你把玩和排列組合的機會。拿出一張白板,把10張百字卡片鋪在上面,你可以進行各種排布,並且用筆進行勾連,在連結上還能加上新的卡片,作為補充和更替。這樣一來,你記載下的內容,就會在邏輯上變得更加視覺化,連結也更加合理,充滿張力。這就完了嗎?當然沒有。

此次的記錄,可能往往針對的是同一個主題、同一個上下文。它們之間雖然聯絡緊密,但是往往難以讓你有新的洞見。而如果此時,拿出你之前已經做過的卡片,它們可能記錄於一年以前,或者是閱讀其他領域書籍時記錄,那麼這些卡片和你當前卡片之間,就屬於不同的上下文。

當你把不同上下文的卡片放在一起把玩和排列組合時,可能會出現阿基米德洗澡時那個靈光乍現時刻,突然具有了超出當前主題、當前領域的洞見。

資訊時代總感覺大腦不夠用?也許是時候嘗試卡片筆記了

這並不是什麼玄幻小說的情節。要知道,今天的交叉學科發展,恰恰就是因為不同的領域學科基因結合後,放在合適的情境下,立即可以大爆發狀態來迅速填充生態位。對於研究者而言,就是迸發出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你自然不必有這麼大的野心,打算天天在 CNS 這些頂級期刊上面灌水。但是透過這種方式,提出一些別人琢磨過,卻沒有想透的問題解法,也很有成就感啊。反之,如果天天只是重複別人的話語,或者是拿著別人給的公式代入資料做計算,難以讓人興奮。不是嗎?

所以你看,能驅動自己頭腦高效運作,梳理當前話題邏輯脈絡,還可以與其他上下文遠端聯想形成突破……卡片筆記法在當時的情境下,算不算一種創新的應用呢?

小結

本文從兩本系統講解卡片筆記法的圖書入手,思考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會不約而同地使用卡片筆記法來進行知識創造?

我們回顧了大腦在資訊時代暴露的幾個問題,包括「容量不足」、「資料風險」和「欺軟怕硬」,並說明卡片筆記如何有效迴應上述問題。

但此處我必須強調,卡片筆記法並不神秘,更不值得我們頂禮膜拜。把1960年代卡片系統創制者們的話當成金科玉律,將其實踐手段不加分別地全盤接受,就令人苦笑不得了。

卡片筆記只是那個時代能夠使用到的一種「先進技術」,它就是為了有效解決實際問題而產生的。但是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如果你手裡明明已經有了馬克沁機關槍,卻把它當成鐵錘上戰場掄敵人,這畫面讓我目不忍視。

別忘了荀老夫子的名言: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我知道,讀到這裡你會不滿足。因為你更想知道的是,在今天這樣一個數字裝置普及的環境下,你該如何更好地利用更為現代化的工具,進行知識的有效創造。彆著急,等下次(若我克服了拖延症),咱們再接著說。

祝進步!如果你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如果本文可能對你的朋友有幫助,請轉發給他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