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武談非遺:傳統"兩匠"成就文旅"三品"

牧青按語

《孟子·盡心上》:“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 匠,本義木工,後引申指有專門技術的工人,有製造、教習、巧妙地構思等意義。楊副廳長在本文中指出:“匠人匠藝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珍貴的現代旅遊資源,是文旅融合的典型業態和重要載體”。此語中的。

匠人匠藝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非遺是其頂級形態。非遺傳承人一定是匠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是匠藝。再者,就是匠心,所謂匠心,是創新,也是精心。基於匠人匠藝匠心之上的旅遊文創產品,可以是精品、奇品、極品(楊建武語),乃至絕品和孤品。這與旅遊的特色化是正關聯的,旅遊講究新、奇、特,最好是獨、絕、孤,無創新不引領,無奇絕不誘惑,無特色不旅遊,無孤品不壟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旅遊的典型資源,旅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非遺可讓旅遊更精彩。(參閱《馬牧青: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旅遊有六大“催化”作用》)

楊建武談非遺:傳統"兩匠"成就文旅"三品"

本文系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建武在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所作題為《匠人匠藝:“詩與遠方”的“不謝之花”》的主旨演講。

古語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今天在場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手藝人或守藝人,我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因為一個人來參加這個會,這個人就是趙普先生。我與他雖認識不久,但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特別為他能從聚焦在鎂光燈下萬眾矚目的明星主持人到甘坐冷板凳、默默寡聞的“守藝人”由衷欽佩。對於傳統匠人匠藝的保護,我們有著共同的認知與感受,本次大會選擇在餘杭良渚舉辦,足見用心之良苦。

良渚是中華5000年文明的實證地,良渚玉器因鬼斧神工、巧奪天工的微雕而名揚天下,成為中華文明匠心匠藝的重要源頭。於我個人而言,今天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下面,我作為一名文旅工作者,從本職本行業出發,談點個人體會。

匠人匠藝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珍貴的現代旅遊資源,是文旅融合的典型業態和重要載體。匠人匠藝是“詩和遠方”的古韻之花、爛漫之花、多彩之花。

楊建武談非遺:傳統"兩匠"成就文旅"三品"

匠人匠藝古韻之花,成為鮮亮文化標識

傳統匠藝是傳統文化滋潤的古韻花朵,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工之鄉”的浙江傳統匠藝百花齊放,多姿多彩。在217項國家級非遺中,傳統技藝類美術類有68項,佔31%;886項省級非遺中,傳統技藝類美術類330項,佔37%。其中不乏杭羅織造、龍泉青瓷、樂清細紋刻紙、西泠印社篆刻等著名人類非遺。

它們中有的成為靚麗文化名片。如極負盛名青田石雕、龍泉青瓷和寶劍都集中在麗水,合稱“麗水三寶”,是響噹噹的地方金字招牌,由之衍生舉辦的龍泉世界青瓷大會、青田石雕文化節等都成為極具影響力、標識性的旅遊活動和文化品牌。

有的成為獨特文化使者。青田石雕、東陽木雕等精美工藝品常被作為國禮送贈給各國元首。如青田石雕曾作為中國藝術的代表贈送給美國總統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東陽木雕《壽比松齡》贈送給英國女王等,匠藝成為促進國際交流的“文化使者”。

有的成為精神文化承載。每一門匠藝背後都蘊藏著一種特有的精神核心,比如木雕石雕“化腐朽為神奇”、“點石成金”的創造精神,琢玉“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的專致精神,篆刻“一諾千金”的契約精神等等,再有永康,自宋代起就有許多銅匠、鐵匠、錫匠涉千山萬水、進千家萬戶打銅修鎖、釘秤補鍋,最終崛起為“中國五金之都”的艱苦創業精神。這些都是浙江精神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內涵,是傳續文脈、彰顯中華優秀傳統的精神昇華。

楊建武談非遺:傳統"兩匠"成就文旅"三品"

匠人匠藝爛漫之花,成就非凡旅遊魅力

匠人匠藝如絢麗的爛漫之花,給旅遊體驗增添了的無限魅力。

一是成就旅遊“精品”。匠人匠藝作為集觀賞性、藝術性和體驗性於一體的旅遊資源,成為眾多旅遊景區的重要依託。我省的東陽木雕、龍泉青瓷、泰順廊橋,都被作為核心資源打造出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二是成就旅遊“奇品”。“世界根雕在中國、中國根雕看開化”。衢州開化有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叫根宮佛國,它的締造者徐谷青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匠人,畢生專注於根雕、痴於根雕、醉於根雕(其藝名就叫“醉根”),最終建成了“北有故宮,南有根宮”之譽的全球最大根雕博物館。前不久,成功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還被評為浙江省首屆“最美文旅人”。

三是成就旅遊“極品”。杭州河坊街有一聲名遠播的“江南銅屋”,全銅鑄就,銅牆鐵壁,古樸華貴,參觀者絡繹不絕,這就是著名的朱炳仁大師銅藝銅雕。此外,朱老精心打造的雷峰塔、峨眉山金頂、桂林銅塔、靈隱銅殿等銅建築,於旅遊而言,個個都是承載深厚歷史文化的一等一的絕美精品。

楊建武談非遺:傳統"兩匠"成就文旅"三品"

匠人匠藝多彩之花,成全多元文旅業態

作為文旅融合的重要載體,匠人匠藝成為串連起“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的多彩之花,催生形成一系列民俗化、情境化、產業化的旅遊多元業態。

有讓你看的。如我們去烏鎮,古街上有一叫“宏源泰染坊”,在這裡可以看到藍印花布從軋棉籽、紡紗線、織棉布到染花色傳統工序的全過程。

有教你做的。許多匠人匠藝被作為研學旅遊產品開發出來,成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基地,如我們今天所在的良渚古城遺址,就入選了2019浙江十佳研學旅遊目的地。孩子們在這裡不但可以學“考古人”鏟開沙土“發掘玉器”,也可以象“泥瓦匠”一樣用黏土堆築古城模型,穿越5000年去觸控文明源頭。

還有供你買的。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匠藝開發為玲瓏滿目的旅遊商品:吃的,五芳齋粽子、金華火腿;穿的,杭嘉湖絲綢、奉化紅幫裁縫;日用的,張小泉剪刀、王星記扇子;懸掛的,甌繡甌塑、仙居花燈;擺設的,各種木雕、石雕等等,不勝列舉。

匠人在轉行,匠藝在消失,傳統匠人匠藝保護刻不容緩。旅遊賦能、產業啟用,使傳統手工藝獲得新生。

先請大家看一組我老家的照片。今年國慶節回到這一地處縉雲、仙居兩縣邊界的小山村時,我拍了幾張照片,看後深也為古人高超匠藝驚訝不已。大家請看這兩堵數十米高迎風聳立的斷牆,底層塊石壘砌,上端青磚豎疊,歷經數百年滄桑風雨,依然巍然不倒,簡直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但至今誰也不知道是當年那位能工巧匠的勤勞智慧結晶。

但令人無奈的是,隨著社會轉型,傳統匠藝的生存土壤、生長空間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匠藝之花正在日漸枯萎。現在的鄉村,一大批傳統工藝正在消亡,一撥撥師徒相傳的匠人也正在老去或轉行。

敢問路在何方?對於頻危的傳統手工藝究竟應該怎麼保護?我認為,藝貴在用而不在於藏,用則必須流,一要流傳,二要流通,三要爭取流行。所以,我非常贊成趙普校長的“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分享是最好的傳播”的先進理念。旅遊賦能,產業啟用,推動傳統工藝與旅遊市場的結合,無疑是一條光明大道。這裡也有幾個經典案例:

一是“拯救老屋”迎來“報春燕子”。松陽的“拯救老屋行動”,本意是對農村瀕危老房子進行搶救性保護。意外之得卻使得一批傳統泥水匠、木匠得以重新出山、有了用武之地,也使那些古老的技藝得以復活、延續和傳承。如今松陽高山民宿遠近聞名,鄉村有了人氣、財氣和煙火氣。圖上一幢修繕後的老屋引來春燕築巢,就很有象徵意義,預示傳統匠藝迎來了復甦的春天。

二是“風情古鎮”滋養“五匠之花”。寧海前童古鎮在打造旅遊風情小鎮時,深度發掘木匠、油漆匠、泥瓦匠、竹篾匠、雕刻匠的“五匠”文化,透過名師帶頭、名匠開路,打造竹編體驗館、木雕體驗坊、植物染體驗店,舉辦“十里紅妝”中式婚禮,全年帶動150萬人次旅客來遊玩體驗,直接帶動工藝品銷售1000萬元以上,走出了一條產業化發展新路子。

三是“溪口老竹”煥發“嫩枝新芽”。天下溪口二十八,龍游溪口靠竹發。龍游溪口鎮竹編工藝歷史悠久,素有“竹海古鎮”美譽。近些年,該鎮依託老街專門打造鄉愁產業的竹木工坊,請來清華大學教授為老手藝植入新創意,引進青年創業團隊創新運營方式,連續多年舉辦竹編大賽,傾力推出的“竹夠好看”、“竹夠好用”、“竹夠好玩”一項項創新設計運營,使傳統竹編這一門手工藝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傳播,也讓古老技藝之花常開不謝。

四是“工匠小鎮”成為“城市會客廳”。江西上饒市區有個以“工匠文化”為核心的靈山工匠特色小鎮,這裡不僅有傳統古老的茶油工坊,還專門有一條彙集紙傘、造紙、扎染、根雕、石雕、陶瓷、竹編等傳統技藝的魯班街,天天人流如織,現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上饒城市的會客廳。

精益求精、繡花功夫的匠心是文旅專案建設和產品開發必須庚續繼承和弘揚的精神。

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時代在發展,一些傳統匠人的失業和匠藝的失傳也許是不可逆轉之勢。但我們堅信,蘊涵在匠人匠藝之中的那種千百年傳承下來的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核心——匠心精神將永遠不會消逝。

我常說,咱們搞文化旅遊的其本質也是匠人。如果文學家是將作品寫在紙上,藝術家是將作品呈現在舞臺上,那麼我們則是將作品揮灑在祖國的大地上。因此,挑戰性更強,難度更大,絕不允許任意地亂塗亂畫。無論搞規劃、做專案、出產品都必須謹之慎之、一以貫之地繼承和弘揚匠心精神。最近,根據省政府主要領導指示,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在緊鑼密鼓地制訂出臺如何以繡花功夫實施文旅產品的“微改造”行動,目的就是透過實施精美環境、精良設施、精緻體驗、精心服務、精細運營的五大工程,努力讓文旅專案和產品少出或不出次品、劣品、廢品,力求更多成為名品、珍品、精品、甚至是極品、絕品,真正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上對得起祖先、下對得起子孫。讓匠心得以弘揚、匠藝得以傳承,讓遠方留得下詩的記憶,讓人們記得住夢的鄉愁。

最後,我以一首打油詩來結束今天的演講:

老枝發新芽,手藝合時尚。

文旅齊加持,綻放不謝花!

(本文略有刪節)

原標題:楊建武:推動傳統工藝與旅遊市場結合 綻放匠人匠藝“不謝之花”

圖片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授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