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新雲岡--探尋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建設的生態路徑

發現一個新雲岡--探尋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建設的生態路徑

圖為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內的一處景觀牆,牆體使用材料多為當地廢棄石材。

發現一個新雲岡--探尋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建設的生態路徑

圖為雲岡研究院的一處圖書館。該圖書館由廢棄鍋爐房改造而成,館內書架、欄杆、樓梯及裝飾多由當地工礦企業廢棄金屬機具改造加工而成。

發現一個新雲岡--探尋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建設的生態路徑

圖為7月14日,雲岡石窟景區內,一處由大同當地工業企業廢棄物改造成的涼亭正在施工中。

發現一個新雲岡--探尋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建設的生態路徑

圖為雲岡研究院圖書館內的一處閱覽室。該閱覽室由燃煤鍋爐改造而成,原鍋爐內的管網等結構均未變動,呈現特殊的美感。

獨具韻味的“雲岡文化牆”,由廢棄水泥塊、舊石板築成;景區內的塔林、鐵塔,構建來自當地工礦淘汰的金屬機具;弧形的牆垛,來自廢棄工廠的舊煙囪;鍋爐房改造成了圖書館,而某個靜謐的閱覽室則由一臺完整的燃煤鍋爐“變身”而成……

如今,走進大同雲岡石窟景區,這樣“別緻”而用心的景觀隨處可見:它們或莊重肅穆,融合在石窟藝術之中;或野趣質樸,與遊客身心完美貼合;或朦朧粗獷,散發著歷史的神秘感;或莊重大方,與千年石窟群的氣場相得益彰。

這是一個“新”雲岡,是雲岡石窟景區石窟藝術之外的系列新景觀,它們鑲嵌在石窟景區內,既“呵護”石窟,又為石窟添彩。這是文化遺產領域踐行生態環保理念的中國範例。

7月13日,雲岡石窟研究院“掌門人”、雲岡研究院黨委書記張焯為記者講述了這個“新”雲岡的故事。

雲岡石窟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A級旅遊景區,世界文化遺產,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佛教石窟藝術寶庫。從2008年開始,雲岡石窟開啟周邊環境三年綜合治理行動,景區面積擴大了近10倍。如何管理好、維護好、保持好雲岡景區的嶄新形象?如何繼承好、弘揚好絢麗多彩的雲岡文化?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續做大做強雲岡景區?在景區建設中,雲岡人踐行生態環保理念,用實際行動,探索出了一條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廢物利用的雲岡路徑。

發現一個新雲岡--探尋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建設的生態路徑

圖為雲岡研究院黨委書記張焯接受記者採訪

張焯介紹,近年來,雲岡利用當地石材廠廢料、鐵道舊枕木、倒閉工廠煙囪石、工礦淘汰機具、碑頭碾盤碌碡等廢舊材料,打造出了2處塔林、20餘尊鐵塔、7座環保型廁所、1座蝸牛公寓、11處電瓶車停靠站、20餘座休憩小木(管道)屋、20餘個鞦韆椅、5公里長的木棧道、20餘處售貨亭值崗亭、近百座雕塑、上百個木桌凳等景觀,改變了景區建設中大投入、大規模、快速度的“工業”模式,避免了資源浪費、缺乏特色、質量低劣等弊端,走出了一條節約型、可持續、有特色的發展之路。

發現一個新雲岡--探尋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建設的生態路徑

圖為用水泥排水大管道改造而成“蝸牛公寓”外景

“蝸牛公寓”如今是雲岡景區的一處網紅打卡地。這處“蝸牛公寓”是由2017年大同市政施工中替換下來水泥排水大管道改造而成。當時張焯看到碩大的水泥管道即將被砸碎變成廢物,便主動找到相關部門負責人,將這批水泥管道要回雲岡。隨後,進行精心設計、繪圖,指導工人施工製作,最終打造出了綠色環保的網紅打卡地“蝸牛公寓”。公寓內外處處彰顯藝術範兒,將廢棄物品利用到了極致。比如公寓內的洗漱臺是用礦山淘汰下來的各種金屬管、絞車輪製作而成。公寓內頂系廢木板架設,外頂鋪設太陽能發電板,所發電能支援公寓照明和冬季取暖系統,在保證自給自足的基礎上還向景區供電,是節能環保的典範。

發現一個新雲岡--探尋大同雲岡石窟景區建設的生態路徑

圖為雲岡研究院的廢舊材料收集和加工基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廢棄材料來到這裡,經過設計加工,變身成一處處宜人景觀。

近年來,景區新開闢的停車場、電瓶車停靠站、園林小廣場、景觀式擋土牆,40多條景區園路,以及雕塑景觀和功能性用房,都是利用城鄉廢棄的路牙石、舊石條、倒閉工廠的煙囪石,雲岡洞窟簷工程剩餘的大小木材,當地煤礦電廠淘汰的鐵礦車、舊風筒、絞車輪、大鐵罐,以及當地農村收集的碾盤、碌碡、碑頭、碑刻、石柱、塔件、上馬石、拴馬樁、石翁仲等舊石雕改建而成。

據初步統計,雲岡景區建設迴圈利用廢舊材料後,消化固體垃圾廢料4萬多立方米,為國家節省資金約2億元。雲岡石窟景區已成為歷史與現實相結合、優秀文化傳統和時代精神相結合、學習環保理念和陶冶道德情操相結合的重要場所,每年來景區自覺接受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教育的大中小學生、各類遊客約80萬餘人次,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