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蓮、香蒲、再力花…花漾“夏雨荷”,大明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通訊員 聶晶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作為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和國內唯一的泉水湖,大明湖自然栽種養護了各種水生植物。

如今,漫步明湖畔,滿眼都是荷花、睡蓮、香蒲、蘆葦、黃花鳶尾等水生植物。它們不僅裝點了環境、淨化著水體,還進一步提升了這裡的生態環境。

睡蓮、香蒲、再力花…花漾“夏雨荷”,大明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荷葉田田荷香襲人

明湖賞荷成為風尚

要說大明湖畔的水生植物,首先要提的就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荷花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濟南的市花。

早在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中就有“濼水北為大明湖”的記載。在唐代,大明湖因荷花眾多,一度被稱作蓮子湖。到1958年,大明湖建成公園開放後,進行了大面積的清淤,在湖東、南、西三岸淺水區保留了近百畝荷田,點綴明湖景色,成為獨特的園林植物景觀。

目前,大明湖共有荷田近20處,面積百餘畝,主要種植明湖紅蓮、明湖白蓮、明湖重臺蓮、明湖碧蓮。如今,這些荷花都長勢良好,成為大明湖乃至濟南的一大特色。

為持續提升荷田景觀,2012年大明湖園區組成荷田復壯課題研究小組,對十餘處荷田逐一建檔,實地調研,分析研究影響荷田景觀的不利因素,從立地條件、氣候因子、藕種、管理措施等4個方面進行歸納,確定每種影響因素的具體原因和表現。同時,針對影響荷田景觀的每種因素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形成補土提溫降水深、防浪、補植、病蟲害防治、施肥、驅魚除草、防止人為破壞等一系列復壯技術。

正是憑著一系列荷田復壯措施及荷田面積增加措施,大明湖的荷田面積不僅逐漸增加,荷花的整體花期也比以前延長近2個月,從6月初一直持續到9月底,荷田景觀和生態效能均得到很大提升。

睡蓮、香蒲、再力花…花漾“夏雨荷”,大明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裝點環境淨化水質

水生植物美化明湖

除了荷花,大明湖景區還種植了10多個品種的水生觀賞花卉,如睡蓮、香蒲、蘆葦、黃花鳶尾、再力花、梭魚草、千屈菜、水蔥、慈菇等。

睡蓮也是觀賞性很強的水生花卉,品種豐富,花色多變,花期5-10月,長達半年。大明湖的睡蓮主要種植在王蓮池、鐵公祠內,品種為耐寒睡蓮與熱帶睡蓮的雜交品種,花色更為鮮豔,且耐寒性強,可自然越冬,減少冬季養護的成本,更加節約 、生態。

香蒲,就是人們所說的蒲菜,起源於中國。株高2米左右,葉片狹長,隨風輕舞。大明湖的蒲菜與白蓮藕、鯉魚一起,並稱明湖美味,享有盛名。

千屈菜也稱水柳,夏季開出串串紫紅色小花,花朵繁茂,花期長,與香蒲一起在湖畔水邊形成優美的的線條景觀。

再力花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地區,植株高大、葉片寬大如扇,小花紫紅色或藍紫色,成串開放,亭亭玉立。梭魚草開藍色花,成片種植,開花時整齊劃一,可謂水中的薰衣草田。

目前,這些水生植物散佈在大明湖畔的各個角落,不僅裝飾著明湖的美,還能不斷淨化水質,為多種水禽、涉禽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這也是為何近些年大明湖的鳥類種類數量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建設生態園林景區

水生植物不僅具有淨化水體的作用,其長勢良好也從側面反映出大明湖園區生態環境的不斷提升。近些年包括大明湖在內的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整體的生態環境一直在不斷改善最佳化。

如今,走進景區,就走進了天然氧吧,這裡清泉湧流,滿目蒼翠,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與景區的天然優勢有關,但也離不開景區對生態園林景區建設的重視。

睡蓮、香蒲、再力花…花漾“夏雨荷”,大明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睡蓮、香蒲、再力花…花漾“夏雨荷”,大明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