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肖復興:藤蘿聚“高光”

□肖復興

天暖之後,月季園北邊的藤蘿架下,總會坐很多人,都是北京的大爺大媽,偶爾,也會有中年或年輕人,一般是週末休息的時候。天壇裡,有很多藤蘿架,為什麼這裡人氣最旺,多少讓人有些奇怪。可能與地理位置有關,一邊有月季園,一邊又靠著丁香花叢,花開季節,花香濃郁;又因為這裡南北通透,即使寒冷的冬天,也有陽光普照,很是溫煦。

再想,也不見得對。前門大街,在北京中軸線重要的南端,清末民初,一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再到上世紀90年代,人氣很旺。前些年,重新改造之後,地方還是那個地方,但北京人很少再到那裡去,去那裡的,大都是外地來京的遊客。看來,人氣聚攏,跟人心相關,這與物理學中的趨光作用類似。

坐在藤蘿架下,一邊曬太陽,一邊畫對面正聊天的幾個人。他們的年齡,比我小几歲,有男有女,正在聊電視劇《人世間》。這部電視劇剛熱播完,聽他們大嗓門兒地議論,顯然都很喜歡。我覺得,這部連續劇是最近最好的作品,便專心聽他們嘰嘰喳喳地議論。

他們在議論周家的人裡面誰演得最好,各有各的看法,誰也說服不了誰。有人說,媽媽演得最好。立刻有人反對:太胖了,哪像那時的人呢,還不如鄭娟媽像。

有人說,爸爸演得最好。立刻有人反對:是不錯,就是前幾集,後面基本沒他的戲了,除了臨終前睡在炕上的戲之外,幾乎成打醬油的了。

有人說,鄭娟演得最好。立刻有人反對:是挺好,就是從頭到尾一副悲悲慘慘的樣子,說話不清楚,嘴裡跟含著熱茄子似的,不好聽。反對聲立刻響起:你是聽人家說話呀,還是看人家表演呀?

一位老爺子擺擺手,說平心而論,還是秉昆演得最好。

反對聲停了半晌,另一位老爺子說話了:確實他演得好,只是,他也實在是太苦了,幾乎家裡所有的苦,都讓他一人給吃了。再說,他雖然最苦,和六小君子的哥們兒一樣,也都是光字片的底層人,可怎麼就他一個人那麼特殊?哥哥是大官,還有個省長的女兒做嫂子;姐姐又是大學教授,姐夫還是著名導演;他自己還有馬守常那麼個當官、給力的朋友。他怎麼就那麼得煙兒抽?有一個算一個,誰有這樣的本事,這樣的福分?有這樣的關係戶?要說,有這其中一個兩個也可以。要風有風,要水有水,都佔全了,這也太巧了吧?我覺得,秉昆的真實性打了折扣。

立刻,又有人反對:你這要求也太苛刻了,這是電視劇,不這麼編,怎麼編?你編一個試試。

有人又說秉義演得好,有人又說冬梅演得好……把周家人,從老到小,上下三代,品頭論足,挨個兒都扒拉一遍。還沒有見到一部電視劇,能有這麼旺的人氣。

這時,一位大嬸站了起來,指著我說:那位大哥,你別光在一旁拾樂兒,你也說說,到底誰演得最好?

我只好走了過去,說:這部電視劇選的演員個個兒稱職,演得最好的,還得是秉昆!鄭娟演得確實不錯,但她的性格基本是吃苦耐勞、隱忍善良,這樣的角色,相比較討人緣,好演一些。秉昆不一樣,他要面對的是父母,是哥哥姐姐,是鄭娟,還有鄭娟的媽媽、弟弟和楠楠,還有他姐姐的孩子玥玥,自己的孩子周聰,還有那個“壞蛋”駱士賓,還有自己的哥們兒六小君子、五十年來人情冷暖的顛簸變化。這些人的年齡、經歷、性格與命運都不相同,演秉昆的雷佳音要面對這麼多人,他的表演就顯得更豐富些。

剛才,說秉昆演得最好的那位老爺子,像見到了知音,說:看,還是秉昆演得最好吧。

立刻,有人搖頭不同意,依然頑固地各持己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說黃鼠狼是香的,他說刺蝟是光的。你一言,我一語,爭得亂成了一鍋粥。好多路過的人,望見爭論這麼熱鬧,忍不住圍過來看。

敢說,這是近年來一部人氣最旺的電視劇,這也是藤蘿下人氣最旺的“高光時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