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再掀露營熱,帳篷和草地是這屆年輕人的休閒“標配”嗎?

今年的“五一”假期,露營相關話題花式登上微博熱搜,成為小長假的“流量擔當”。攜程釋出的《春季出行趨勢報告》資料顯示,3-4月的露營產品預訂爆滿,環比增長120%。另外,據投資界統計,在淘寶平臺,已累計超26萬人加購露營帳篷;而在拼多多上,露營相關的防潮野餐墊銷量超過10萬;京東上,多個露營裝置在30天內超10萬人種草。

草地上支起一頂帳篷,鋪上一塊野餐墊,架起一套餐爐,張羅起一套燈具桌椅——露營無疑是今年最為流行的戶外休閒方式,帶動著露營經濟也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行業風口。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4年至2020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增至168。0億元,複合增長率13。9%。預計2022年增速達18。6%,市場規模達354。6億元。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受到整體旅遊市場增長帶動,以及消費者對短途旅遊和更貼近體驗自然的傾向,預計未來將持續增長。

“五一”假期再掀露營熱,帳篷和草地是這屆年輕人的休閒“標配”嗎?

生活化、品質化,是近幾年露營的變化趨勢。露營裝備的款式和規格愈發地多,城市居民的露營頻率也在提高。一些資深露營愛好者開始全套購買高階露營裝備搬去戶外,將露營視為一種高品質生活方式。

艾媒資料顯示,28。8%的中國露營消費者選擇1-2個月露營一次,35。4%的露營消費者選擇3-6個月露營一次,19。0%的露營消費者選擇1年露營一次。而喜歡露營的,大多是一些年輕群體。相比之下,這群人更看中露營帶給他們的心理感受,例如朋友圈中被點讚的照片、被羨慕的旅程。

“五一”假期再掀露營熱,帳篷和草地是這屆年輕人的休閒“標配”嗎?

要獲得這樣的心理感受,前提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露營一次的消費,對於年輕人來說算不上便宜,但又屬於偶爾嘗試一次可以負擔的範圍。基礎露營一般在千元以內就能實現,但如果需要做飯、過夜、或增加氛圍,費用就得往上。如果露營裝置還涉及高階品牌,消費金額甚至可達上萬元。

除此以外,露營還包含一些基礎消費,如營地門票、交通費、食材費等。額外潛在成本也是不容忽視的部分。尤其是露營在近一兩年開始走向精緻化,露營體驗和體驗環節不斷升級,出現了“露營+N”的消費場景多元化態勢。 “營地+景區”模式、“營地+田園”模式、“營地+研學”模式、“營地+體育”模式、“營地+玩樂”模式的接連出現,賦予了露營經濟層出不窮的魅力。

“五一”假期再掀露營熱,帳篷和草地是這屆年輕人的休閒“標配”嗎?

對於露營愛好者來說,昂貴和令人嚮往的往往不是露營本身的使用價值,而是它們所賦予的符號與意義。

露營經濟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都展示出了其作為行業風口的價值,這樣的價值還有多少放大空間、還有多久的可持續時間,一時間還無法給出答案。發完朋友圈後,露營裝置會不會堆在儲物間吃灰,草地和帳篷還是不是下一個假期的“標配”,還是要拭目以待。

本文部分資料及圖片內容節選自艾媒研究院釋出的《艾媒諮詢|2021-2022年中國露營經濟產業現狀及消費行為資料研究報告》,檢視高畫質完整報告及更多相關行業資料可登陸下方連結:

https://report。iimedia。cn/repo11-0/39497。html?acPlatCode=kc&acFrom=bg39497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