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打尖還是住店”,“打尖”是啥意思?看完長知識了

古人出遠門時,當天肯定到達不了目的地,晚上只能找個客棧休息,客棧相當於現在的酒店,除了可以住宿,還提供吃的東西。在歷史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幕,客人走進客棧,店小二熱情地迎上去問道:“您是打尖還是住店?”同行情況下,客人會讓店小二來一壺好酒,再弄幾個小菜,然後準備一間房。

古人常說“打尖還是住店”,“打尖”是啥意思?看完長知識了

許多人心裡或許會產生疑問,店小二為何不直接問是吃飯還是住宿,而是把吃飯說成打尖,不怕別人聽不懂嗎?其實,每個行業都有常用語,“打尖”就屬於古代客棧工作人員的行話,只要不是第一次住客棧的人,基本都能理解。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古人把吃飯稱為“打尖”?有四種比較靠譜的說法,看完讓你長知識。

一、“打尖”是指一個動作

古時候的客棧,最初多為車馬店,只是暫時歇腳的地點,並不具備住宿的功能。古人騎馬前往較遠的地方,半路需要讓馬吃點食物,補充一下體力,才有力量繼續前行。客人到了客棧門口,店小二會結過韁繩,隨後牽著馬來到後院,把削尖的木棍插在打進地下,這個動作就被稱為“打尖”。

古人常說“打尖還是住店”,“打尖”是啥意思?看完長知識了

由此可見,“打尖”原本是為了方便餵馬。隨著時間推移,客棧的功能越來越全面,從專門服務於車馬的場所,逐漸演變成客人吃飯和住宿的地方。試想一下,客人既然來到客棧,給馬補充食物和水只是其次,他本人也要填飽肚子,甚至休息一晚再趕路。久而久之,“打尖”一詞就成了客人吃飯的代名詞。

二、“打尖”的意思是把飯盛滿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如果有人到家裡做客,哪怕窮得揭不開鍋,也會用最好的飯菜招待,彰顯待客之道。給客人盛飯的時候,主人會把儘可能把飯盛滿,直到冒尖才端上桌。到客棧吃飯也是如此,勞累了一整天,肚子必然餓得咕咕叫,想好好吃頓飯,但身上並沒有多少錢,吃不起大魚大肉。

古人常說“打尖還是住店”,“打尖”是啥意思?看完長知識了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客棧老闆考慮到那些不富裕的客人,在店小二上菜的時候,會安排他把飯盛滿,菜不夠,飯來湊,只要客人光顧客棧,怎麼說也得讓別人吃飽飯。正因如此,“打尖”就表示把米飯裝到冒尖,後來引申為客人到客棧吃飯的意思。

三、“打尖”指的是“打火”

《水滸傳》第六十回有這麼一句描述:“且說吳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此處直接用“打火”,意思跟“打尖”相同,兩個詞語都表示吃飯。打火做飯或生火做飯很好理解,為何非要說成“打尖”呢?背後大有文章。

古人常說“打尖還是住店”,“打尖”是啥意思?看完長知識了

眾所周知,古代房屋大多用木頭建造而成,茅草屋也隨處可見,一旦遇到明火,房屋很容易失火。出於對火災的害怕,人們對“火”字非常忌諱,而“尖”與“火”看起來很相似,於是就把“打火”稱為“打尖”,目的是圖個吉利,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理安慰。

四、“打尖”指的是“打間”

清代知州福格在《聽雨叢談》寫道:“今人行役,於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皆不喻其字義,或曰中途為住宿之間,乃誤‘間’而為‘尖’也。”意思是說,以前到客棧吃飯,常用的說法是“打間”,因為“間”與“尖”同音,就有人錯用“尖”代替“間”,也就有了“打尖”一詞。

古人常說“打尖還是住店”,“打尖”是啥意思?看完長知識了

以上四種對“打尖”的解釋,聽起來都有一定的道理,你更贊同哪種說法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頂部